而在这段时间里,长安的形势开始变得越发糟糕。突厥虽按兵不动,始终未曾进攻长安,但对周边村落,镇县却是没有放过。不断出击的弯刀骑兵,将大批粮食搜刮回军营,然后点燃了村落,驱赶着百姓投往长安城。而
长安城周边,所有的行道都被突厥把持,商队已经不可能同行。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倒也没有什么,长安毕竟是关中重地,其城内的粮食储备远在洛阳之上,所以,养活数万百姓根本没有太大压力。
但天寒地冻下,无人伐薪却成了天大难题。
随着城内柴火木炭日已消耗,这些物资的价格已开始节节攀升。不少老百姓,在被逼无奈之余,已经开始饮鸩止渴般的拆起了房屋。不得不说,突厥人的这招很阴险。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恐怕用不了半个月时间,整个长安城就会化作幽寒之地,无数人会因此被冻死。再然后,就是士气彻底崩溃,突
厥不废一兵一卒,便可拿下长安。
“混账,围而不攻,这帮突厥蛮子到底想要作甚。”
长安郡守府内,数十人齐聚一堂。其中,有军中将领,亦有长安属地的文官。他们脸上均带着难看神色,或是垂首沉默不语,或是焦躁的在大厅间来回踱步。“长安重地不比其他,突厥人若只是单纯的打草谷,并不会引来公愤,但若是直接攻伐长安,怕是会捅了马蜂窝。所以,依本官看来他们肯定是在等。等李阀前来,而后打
着对方旗号,名正言顺拿下长安。”
一个文臣打扮的老者,叹息的摇头道。
“文公此言有理,不过,李阀虽然连战连捷,声势浩大,但毕竟没有突厥这般人强马壮,他们想要横渡黄河,击溃屈突通大将军,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吧。”“不管容易还是不容易,某等都要做最坏打算。故而,留给某等的时间不多了,某等必须想办法,快些打败突厥,即便不能将其歼灭,也要想办法将他们赶回草原。否则,
不仅长安危矣,东都那边恐怕也会因某等迟迟不动而心生不满。”
先前开口的将军皱眉说道。
“唉,此事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无异难于登天。”一人反驳道:“与李阀叛军一战,我骁果儿郎阵亡两千余,伤者更是无数,虽如今号称还有八千战力,可实际能提刀作战者,恐怕连五千都难以保证。而那些反骨仔,他们
能背叛朝廷一次,未尝就不会背叛第二次……”说到这里,厅堂气氛有些凝固,不少人脸色微微泛红,但却不敢出声反驳。毕竟,长安护卫军不战而降已成了事实,尽管这和他们并没有太大关系……
长安,鹅毛大雪掩盖了满目疮痍的大地,却散不尽大战后带来的苍凉血腥。王海披着大氅站在城楼间,寒风呼啸,将他花白的头发吹得乱舞飞扬。
“侯爷失踪第几日了?”
“一十又二!”木鱼抱着长弓,神色疲惫的依在篝火旁。这个猎户出身的少年,此时竟已有了几分老成之态。
“十二天啊。”王海长叹一声,虽然知道李秀宁不太可能杀死周成,但他心情依旧变得沉重许多。突厥大军在外虎视眈眈。而城内除了八千骁果外,就只有那重新回归大隋怀抱的万余守卫军。尽管李阀的叛军被打散,四处奔逃向别处,但长安城的危机却没有解除,反
而变得越发严峻。
在这个时候,作为主心骨的周成,失踪了十二天……
王海很茫然。
在习惯了那个不靠谱儿的主子后,他突然发现如果周成死了,自己还真不知该何去何从。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传来。
墨十三抖落着身上雪花,面无表情的走进城楼。
“情况如何?可曾找到师尊。”木鱼打起精神抢先开口。
“那日城外突袭,李秀宁与周成同时失去踪迹,我沿着三个方向追查数日,方知两人为突厥所俘。”墨十三吐出口浊气,没等两人开口,便淡淡道:“不过,前些时日,突厥中军大帐为绝世强者袭击,乱战之中,周成被人救走至今下落不明。所以,你们不需要担心了,虽
然还不知道他身在何处,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现在至少还没有死。”
“没死,就好!”
王海深吸口气,目光微亮少许。
“听闻朝廷的诏书已达长安?”墨十三点点头。对于周成的失踪,她似乎并没有太多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