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权色隋唐 孱弱 2290 字 11个月前

壮汉随意扫了眼,便将串五铢白钱丢进书生怀中,后者点头哈腰,千恩万谢着告辞离去。

而这样一幕,在洛阳各处均有上演,在宋师道被抓的第二天傍晚,杨广案头就已被堆的满满。左边是弹劾周成的奏章,右边是来自民间的请愿,中间则是荡浊死士收集来的“传单”和“小词”。

“呵呵,朕说什么来着,这小猴子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杨广轻笑着丢下纸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种词宇文家的丫头,能做出来才是奇怪。”

“现在看来,圣人这大隋第一智者的称号,当真没有封错。如果那周成只是莽撞抓人,即便圣人想要护他,却也得顾及天下大局,可现在,一个闻之悲戚的故事,一首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小词,让整个洛阳都对周成生出了同情心里,可怜那宋师道,订亲没成,反而落得个千夫所指的下场,此时若任由其发展下去,宋阀势必会被牵连,名声自此一落千丈。”

老太监微笑着上前,将茶杯填满,这才躬身退后轻快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是再不满意,也绝不敢轻举妄动,依老奴看,怕是用不了多久,宋阀就会前来求助于圣人了。”

“噢,那依你看,朕是该答应,还是该拒绝?”

“听闻岭南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圣人不如给他们个平叛机会,戴罪立功?”

“哈哈……”

杨广长笑一声,起身将弹劾的奏章通通推下桌案,“传旨,明日酉时,朕在麟德殿内宴请百官。嗯,你亲自走一趟,告诉那只小猴子,私下里的动作可以停一停了,凡事……过犹不及!”

“喏!”

老太监嘴角一勾,躬身退出殿外。

{}无弹窗第84章十年生死两茫茫

其实,周成还真希望宋师道能控制不住怒火,对自己悍然出手,可惜宋师道并不傻。以宋阀目前的实力,退守岭南,保一世富贵没有问题,但若想进取逐鹿,却是力有未逮了。所以,韬光养晦,合纵连横很有必要。再所以,宋师道就被带走了。以至于宋阀和宇文阀原本该名动洛阳的订亲仪式,还未开始便草草收场。

这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秘闻司主事大夫,被圣人亲封的大隋第一智者,一出手就将宋阀嫡长子扫进大狱……这绝对的牛人啊。作死都能作出高难度来。话说,他难道不知得罪一个门阀世家,在大隋意味着什么?你即便圣眷在浓,也不可能比得过一个门阀世家,对王朝稳定做出的贡献吧。

然而,就在不少吃瓜群众,觉得周成必死无疑时,独孤凤前往秘闻司衙门话画押作证的消息突然在洛阳大街小巷流传开来。

这下子吃瓜群众们懵逼了。一个皇家宠臣,也许敌不过宋阀碾压,但若在加上独孤氏,那情况就不一定了。

如今年头,乱喷不要紧,可喷的时候没看清形势导致引火烧身,那就是地道的傻逼了。原本如雪花般飞进紫薇城的弹劾奏折顿时少去小半。但事情的热度,却没因此而消散多少。反倒是因为一份份突然流传在洛阳大街小巷的“传单”变得越演越烈。

“传单”没有之乎者也,也没有道德教义,他用很平凡的笔墨,讲述了一个很婉转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正是最近风头正劲的寒门书生周成,和名动洛阳的大隋第一美女,宇文明秀。

这其中,有两情相悦的甜美,也有发愤图强的励志,有对爱情的忠贞坚守,也有绝望时的黯然神伤。当然,之所以黯然神伤,完全是因为某个浪荡公子的出现。他以权势压迫,威逼利诱,极尽无耻之能事,生生将宇文明秀逼上了订亲的正堂。

据知情者爆料,当时的宇文明秀已是心若死灰,将见血封喉的鹤顶红藏进袖内,好在关键时刻,周成抬棺而来,以必死决心,悍然揭穿宋师道通敌叛国的内幕,最终爱人得救,但年轻的官员却陷入到无尽的危险中……

“是正义战胜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天人永隔,相守已成绝难,没有人知晓,我只能从这首小词中,看出宇文明秀此时的心态,和对前景的悲观。”

某家酒楼内,一个说书人长吁短叹的抽出张纸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