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发展

宗女荣华录 凤栖桐 2483 字 9个月前

又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时间里,成烟罗带兵收复了鄂省以及皖省,几乎和北路诸侯平分天下。

而薛枫这一年多的时间也四处征战,打败了很多诸侯,最后天下三分,只剩下秦翊、薛枫还有一位叫越宏的诸侯。

秦翊建立了南齐,薛枫打着十皇子的名义建了北周,而越宏则建了西夏。

这三方势力之中,秦翊占据了南方各处,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并且南齐人口众多,百姓拥护,呼声最高。

其次便是薛枫,越宏势头最弱,不过,这个人性子刚毅,为人最讲义气,他身边纠结了很多江湖侠士,越算起来,武力值最强。

三方势力逐渐明朗,便开始划地而治,互不干涉。

实在是打仗打的人口稀少,并且急需修生养息,不得不休战。

薛枫那边忙着安抚百姓,忙着恢复生产。

而越宏则想大肆买粮,大肆练兵。

反倒是秦翊这边不慌不忙,以前如何,现在还如何。

他在各处开设免费的学堂,叫六岁以上的孩子都能够免费上学读书。

自然,也不会像现代九年义务教育那样叫孩子们读九年书。

南齐的学堂可以叫孩子们免费读三年书,务必叫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识字,三年之后,如果还想读书,便要交少许的学费。

便是如此,百姓们也都感恩戴德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耕作,杂交水稻每一年都能够丰收,还有玉米和红薯花生等作物也在南齐的土地上扎根,因为产量高,百姓们种植的也不少,这几年下来,南齐的粮库年年都是满满当当的。

最叫秦翊和成烟罗高兴的是,南齐的百姓忠诚度最高。

这些百姓简直就是将秦翊奉若神明的,只要官府发下什么告示来,不用人说,百姓们总是会自动执行,没有什么唱反调的人。

发展势头这样好,秦翊自然更要利用形势拼命安稳后方,再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和另外两方势和一决雌雄。

秦翊一惊,后又安稳坐定。

“应该没问题的,流民进入南齐的时候,都是仔细的检查过的。”

可成烟罗却不放心。

“那么多人,总有混水摸鱼的,我想着,咱们应该好好的排查一番。”

只是,这么多人要如何排查?

成烟罗正在苦思冥想的时候,秦翊倒是笑了:“没事,这事并不难办,我想来想去,便是姓薛的派了探子来,这探子也应该想方设法混进韶州,只要咱们把韶州这边管理好便成,先排查韶州,再查各州府。”

“那我去安排。”

成烟罗起身就要往外走。

秦翊一把抓住她:“不急,这事你莫管,我去安排便成。”

成烟罗回身,秦翊把她拽过去抱到膝上,将头埋在她颈间:“好容易偷得这浮生半日闲,总不能白白浪费掉吧,陪我坐一会儿,我怕以后便是连陪我一会儿的时间都没了。”

他这话说的人心里都酸酸楚楚的。

成烟罗也难得感性了一回。

他抱住秦翊的腰,和秦翊紧紧贴在一起。

过了几天,谢玉宁便叫各地发了明诏,并不承认那位皇十子的身份,并且叫板薛枫,说是只认玉玺,不认人,还说南齐秦丞相和成将军是曹太后托孤重臣,奉太后之命照顾少帝的。

另外,谢玉宁还在诏告中说明成烟罗本身便是宗女,由她来照顾少帝理所当然。

原以为诏告天下之后,薛枫那边会安生一点,可却没想到薛枫不知道怎么弄的,在打败了白将军之后,又接收了几股小势力,势头越发的大了。

而他也用皇十子的身份诏告天下,说他薛枫才是元康帝托孤重臣,还说皇十子身份无疑,另外,还给皇十子办了登基大典,改元宁安,并且,他自己还自封为摄政王,管理一切军政大事。

这薛枫的野心昭然若揭。

南齐这边君臣没有理会那些诏书,他们心中也生了紧迫之感,也开始闷头发展。

成烟罗带着铁柱等一些军中将领四处征战,先是拿下紧邻的闽省,又拿下赣省和黔省,再度扩张地盘,同时也跟着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