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回 还能走多久

瑜真传 灵竹子 3291 字 11个月前

“还有这回事啊?”晴柔嘿嘿笑应,“怎的我没听额娘说过呢!”

许是觉得不值一提罢!“每个娘亲为自己的孩子做什么都觉得是理所应当,不会刻意去讲。”尤其是失去过孩子的瑢真,在她眼里,根本不会嫌弃孩子哭闹,巴不得身边有人打岔,否则这深宫中周而复始的寂静能让人发疯!

淑嘉皇贵妃这么一去,留下一个孩子,众妃皆有意帮忙抚养,瑢真也想将他留在身边,可又深知自己没有话语权,不愿与人争,干脆也就没跟皇上和太后提。

晴柔自宫中回来后,将姨母的心事告知母亲,瑜真很想帮瑢真争取,便问傅恒有没有法子。朝政之事找他大都没问题,但这后宫之事可就不好干涉了,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好出面跟皇上探讨这些后宫琐事,但又不忍拂了瑜真的愿,于是想办法让福隆安请五阿哥帮忙找令妃说好话。

此时的令妃在宫中深得圣宠,且她本人正怀着身孕,应该没有抚养十一阿哥的打算,若是能由她在皇上面前提一提舒妃,兴许皇上也就会同意此事。

纵然做不成一家人,但福隆安有求,永琪自会尽力,爽快应下,答应得空到令妃面前求个人情。

那些想抚养旁人孩子的,要么是自个儿没子嗣,要么就是不得宠,如令妃这般两样皆有的,自然没那个心思,恰巧舒妃温顺淡泊,她瞧着也喜欢,五阿哥既开了口,她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

皇后乌拉那拉氏也想抚养永瑆,太后只道她这几年才诞下两位阿哥一位公主,需要休养,实不该再分心去照顾其他孩子,打算从其他妃嫔中物色合适人选。

问及令妃的意思,她将妃嫔们比较了一番,最后举荐了舒妃,太后无甚异议,皇上想起舒妃曾经失去一个孩子,往后再没怀上,如今将永瑆交由她照拂也算是弥补对她的亏欠,于是就此应下。

没敢抱希望的瑢真接到圣旨的那一刻喜极而泣,身在宫中的她尚不知晓自己的姐姐为了她的心事费了多大的周折,抹泪叩谢圣恩,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将永瑆当做亲生孩子一般疼爱。

此时的她并不晓得,自己的一份善心,竟还能成就日后的一段姻缘,剪不断理还乱。

冬去春来,已是乾隆二十一年,福灵安和连千山已从军营归来,被皇上安排在乾清门行走,奎林因为守丧少去了几个月,仍得去军营继续受训。如此一来,他便不能时常陪着春凌,心里还十分舍不得,但男子汉该以前程为重,儿女情长暂放一边,道别之后,他又赶往军营,临走前还特地将身上的一枚贴身玉佩赠与她,嘱咐她若是想他了就瞧瞧。

春凌却觉得他的离开对她而言如释重负,再不必强颜欢笑的去侍奉。一个人的日子落得清净,即使她不爱奎林,可也始终谨记自己已是他的女人,恪守妇道,不再对他人报什么念头,偶尔遇见亦武也是绕道而行,再未与他多说一句话,只盼他能清净的走他的路。

三月花开,瑜真最为期盼的一日终于到来,因着她半夜就开始腹痛,傅恒连早朝都没去,一直在家中陪伴,晴柔亦守在母亲门外,焦虑的等着,希望母亲能为她添个可爱的小妹妹,太夫人自然希望这一胎还是男孩儿,所有人都在等着盼着,直到正午时分,终于听到孩子的啼哭声!

张廷玉一事,傅恒一直放在心上,瞅准时机在皇上面前进言,心知皇上最不喜欢旁人拿先帝遗诏来压他,傅恒闭口不提遗诏之事,只论后人,

“张廷玉确有过失,但他知人善任,为朝廷提拔了许多人才,且张氏一族便有十九人在朝中担任要职,他们都感念于皇上对张家的隆恩,一心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

有过当罚,有功当赏,张廷玉已然受到应有的惩处,配享太庙,是实名,亦是虚名,乃是皇上对臣子最高荣誉的肯定,他十分在乎,也为这名垂青史的一笔而奉献自己的一生,皇上若是全了他这个心愿,他也去得心安,更可彰显皇恩浩荡,赏罚分明!“

乾隆不得不承认,起初只是意气之争,看不惯这居功自傲的老头子,想给他敲个警钟,哪料他不识抬举,几次三番的让人下不来台,乾隆这才深究他的过失,杀鸡儆猴,让一众官员都以他为例自省之。

后来乾隆终于得偿所愿,成功打击了张氏一族,听闻张廷玉晚景凄惨,又于心不忍,但始终不愿表现出悔意。

如今听闻他病逝的消息,乾隆也开始反思,自个儿对一个八十多的老功臣是否有些过于苛责?

更何况,张廷玉是唯一一个令先帝特别嘱咐过后事的臣子,他若不遵遗诏,文武百官又会作何感想?史书又会记下怎样的一笔?即使傅恒不提,乾隆也能想得到后果,

反正也是身后之名,倒不如全了张廷玉的遗愿,也可为自己落得个宽厚仁德的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如傅恒所期待的,乾隆还真就顺着他这块台阶顺势而下,最终答应将张廷玉的牌位供奉在太庙之中,让他成为大清配享太庙的汉臣第一人!

这也算是他唯一能为张阁老所做的了!

回想前尘,鄂尔泰,讷亲,张廷玉,这些曾经在军机处举足轻重呼风唤雨的人物,皆一一化为尘土,往日的风光褪尽,只留功过任后人评说。下一个,便该是他了罢!

傅恒也无法预料,这条看似辉煌的独木桥能走多久,只能坚守本心,一步步踏踏实实的向前迈着,为瑜真,为儿女,为家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优渥的圣眷。

在他看来,自己一时的荣耀算不得光辉,能为后世子孙积攒恩宠和人脉,才是最大的意义!

十一月中旬,这一日天气甚好,太夫人难得有精神,想去后园逛逛,众人便陪她一道,在园中摆了瓜果糕点,府中女眷皆在此吟诗作对,说笑逗趣,好不热闹。

正开怀之际,小厮带着一位公公入内,原是嘉贵妃金佳氏在宫中病逝,皇上有旨,凡四品以上命妇皆得入宫。

瑜真这才恍然,怪不得傅恒说好今日会早些回来陪她,却迟迟不见归来,原是宫中有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