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那样的一个上司

现在想起来,令人哭笑不得还有他的“模棱两可”。

有一次,要向上级部门上报一篇总结,我花了好几个小时写好了总结,交给他审核。他认认真真的仔细看了一遍,一脸犹豫的告诉我:“这恐怕还不行,里面好多措辞要好好修改一下才行!”

我认真的问:“领导,那你指导一下,该怎么改一下才好呢?”

他惊讶的看了我一眼,对我说:“怎么改那得看你自己怎么改了,总之不能让人家看了笑话!”

在他的要求下,我们好几个人围在电脑旁修改着那篇已经面目全非的总结。后来他也围了上来,坐在电脑前负责敲键盘的是老秦,他刚写好了一句话,我的那位上司就在后面说:“这样写恐怕不好吧?”

老秦又赶快删了刚才写好的那句话,我们好不容易想到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老秦继续打上去,他又在后面念叨着:“这样也不太好吧?”

此时的老秦不知道是应该删掉呢?还是删掉呢?那篇总结写下来,老秦已经是大汗淋漓,几乎接近透支。

在他主管的那几年中,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像是要逃避一场瘟疫或者是要躲避一个导弹一样,我们下面的员工总是在慌乱中装模作样。每一次来,我们的愚蠢往往赤裸裸的暴露在他的面前。

他有一次对着我,满含讽刺的说:“我看你现在就是一个大忽悠,以后我得叫你马忽悠!”我想解释点什么,但是最后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于是虔诚的对他笑了一下,然后诚恳的接受了“马忽悠”这个称号。

后来,他退休了。

在他退休后的几年内,我极度的不适应他走后的工作环境。他走了后,好像很多工作不再有标准,很多事只要干的差不多就行,不再是那么追求完美。

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又滋生了,要是他还是我的上司,这件事可以干的更好一些……

有一段时间内,他的举动与行为让我们感到很生气,我们经常在背地里这样说:“要不是在他的手底下混,早就把他顶翻了!”

有一段时间内,我经常对大家说:“那个人其实挺好的,至少他的心是善良的,不会把你真正逼上绝路!”

有时候一想,这种善变的性格正是人性的弱点,人有时候不就是这样吗?当一个人对你好的时候,你就会认为他是你心目中的好人。当一个人对你的态度稍微有些怠慢,我们就会无时不刻的贬低他。

他,就是我以前单位的一位上司。

说起这位上司,现在还是挺怀念他。以前作为他的下属,总是千方百计的防着他、躲着他,感觉他婆婆妈妈的性格确实让人心烦。当他不再是我的上司的时候,才感觉内心好像少了些什么,好像一下子没了标杆,后面推着自己走的那个人突然没了……

他是我工作以来见过的最为敬业的人,当我感到疲惫的时候,我总是看见他还在那里坚挺的到处转着检查工作。再看看他的年龄,五十多岁,瞬间觉得有些自愧不如。

有一天晚上,他负责值班。一颗极强的责任心催促他下到班组去查看一下岗位上的情况,他穿过一个个昏暗的厂房,步行了半个小时左右才到达了他管辖的一个班组。其实这样的检查换作其他人就不会去做了,但是他不这么想,他认为他有这个义务去做这样一件事。再低头看一看胸前别着的党徽,他的那种使命感就更加强烈了。

在这样的寒冬里,他的脸上已经冻的发白。

他推开值班室的门,看见岗位人员正尽兴的玩着手机。那一刻,他的内心一下子感觉一落千丈,他多么希望看见的不是玩手机的画面,而是一个个正襟危坐,坚守着属于自己的岗位。怒火一下子涌上心头,被冻的苍白的脸上一下子红晕了起来,他刻意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

这天晚上上班的这两个人平时表现一直很差,在他眼中看来,这些年轻人需要时间的历练才能成长,他不想就这样轻易的结束年轻人的前途。

这两个年轻人看见他们的领导走了进来,于是在慌乱之中收起了手机,来到本来属于自己坚守的岗位上。

“你们就这样上班着呢?一人抱一个手机玩着?”他生气的问道,语气不是很好。

这两个年轻人沉默不语,他看了一眼眼前的这两个年轻人,他们的表情里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完全没有年轻人身上应该具备的谦虚与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