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艰难的日子里

人总是好点面子的。

父亲也一样,看着人家穿着崭新的衣服,也想跟人家一样,能穿的像点样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父亲把自己的一件上衣用墨水染成了黑色,乍一看,跟人家的皮夹克有点相似。用一点被废弃了的猪油擦了擦那双破鞋,没想到意想不到的光泽显现了出来。

但是天公不作美,那天一场大雨将父亲染成了一个黑人,他的同学们都仰天大笑,笑着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也想臭美一下!

贫穷到底是什么?

贫穷是活着找不到活着的尊严。

父亲后来到县上读书,为了省点钱,爷爷把父亲托付给了在县上生活的姑奶家。作为父亲的姑姑,自然对父亲疼爱有加,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但是,姑奶家的几个孩子每次看到这个乡下来的人,心里对这个乡下人是无限的鄙视与厌恶。

父亲站在那个并不欢迎他的小城里,在雨中,在风雪交加的天气里,他在想,这就是贫穷。贫穷就是没有一点尊严。

为了维持那个贫穷的家庭,爷爷付出了太多。

在繁星点点的夜空里,他挑着一担胡麻走向几百公里外的地方,沿途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村庄,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乞讨与借宿,才能到达县上,把那担胡麻换成纸币,再经过日夜跋涉回到家里……

然而,经历过那些艰难困苦的人,永远不把那些经历挂在嘴上。爷爷在世时,我几乎没有听到爷爷提起那些令人痛苦的日子。

拾起吃馍馍时掉下的渣子,再把渣子喂到嘴里。在如今看来,这个不卫生的小举动是多么不雅。然而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又是多么艰辛……

那是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年代,一个国家正在摸索着属于自己的道路,一个个平凡的家庭,寻找着生存之路。全国上下,都处在一片政治浪潮中,谁也不知道未来的日子是怎样的,大家都知道,这条路永远是正确的

在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父亲和姑姑们老早就去了学校,尽管肚子里没有一点油水,但是还是坚持去了学校。农村人虽然穷,但是最看得起读书识字的人,不知道有多穷,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去接受教育;那时候父亲兄弟姐妹们共同的愿望不是过上多么好的日子,只要啥时候能吃饱上一顿饭就已经很满足了。

二大是最后一个去学校的人,奶奶把几个黑面馍馍交给了二大。

“你把你哥他们的馍馍都拿上,去了学校交给他们!”二大应了,把馍馍塞到自己的挎包里。

他刚出了家门,心头就有种把所有的馍馍吃完的冲动。已经记不清楚有多久没有吃饱了!二大每走几步,就把书包掀开看一下馍馍丑陋的模样,就当时的条件,有这种馍馍吃就很不错了。

二大的心情十分复杂,这馍馍他是吃呢?还是不吃呢?他的脑子里盘算着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二大聪明的脑子终于心生一计。

他躲到一个墙角里,四处张望了一下,没有人路过。他迫不及待的拿出包好的馍馍,又小心翼翼的用指头扣着吃完了馍馍中间的部分,二大想着,他既要把奶奶交待的任务完成,还要让我的父亲他们没有话说。

当姑姑们和父亲拿到馍馍的时候,已经是快中午了。

他们拿到的馍馍分量显然少了很多,但是一眼看上去还是一个完好无缺的窝窝头。可是一掰开才发现中间却是空心的。

父亲和姑姑他们一看到馍馍的模样,就知道是二大在中间吃了个过水的馍馍,他们只是淡淡一笑,在那样的形势下,为了填饱肚子,耍点手段也是正常的,谁也不会怪罪谁。

姑姑在下学的路上顶多也是抱怨一下二大。

“我把你个狗吃的,你怎么把馍馍吃成空的了?给我们留下一张皮子!我们现在饿的走不动了!”

二大立马回道:“谁让你们走的那么早的?我总得有点回报吧!让你们不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