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年,红军来了。村里人不知道红军是善是恶,于是全部撤离到了地道内。唯独马姓老汉没有撤离,他依然躺在炕上抽烟。红军住了一个晚上后离开了,临走之前留下了许多粮食和物资。据说还有信件,是感谢信。从此,村里人才知道红军是好人。
后来,全国解放。地道被人们遗忘了,它静静的躺在那条山脉中。直到有一天,一群小孩钻了进去,点着火把,拿走了里面的铁勺,砸碎了里面的灶头。
小孩们见地上有一堆白骨,都吓的往后一退。一个胆大的孩子拿起白骨一看,说是羊的骨头,小孩们才放下恐慌,继续往前行进。但是越走越黑,看见地道内有被大水冲过的痕迹,部分地面已经塌陷,所以孩子们停止了探险,意犹未尽的撤了出来。
地道的故事已经鲜为村民所知了,它也不再被人们记得。它静悄悄的躲在那方矮墙后面,见证着村里的巨大变化。
不知道在哪一天会不会在地道的前面立一块碑,把这条见证了村落保卫战的实物保护起来。把这些故事讲述给后人,让后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在村里有一条地道,现在远远望去,地道的前面只有一方矮矮的土墙,土墙的周围杂草丛生,要是不仔细端详,肯定想不到土墙的背后另有玄机。
那是一段村里的近代史,那个年代兵荒马乱,全国各地硝烟弥漫,战火一直烧到了我们那个村落。
在西北,当时被号称“西北王”的马步芳统治。马家军为了打仗,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搞的到处鸡飞狗跳、怨声载道。我们村叫“马家湾”,但与马步芳没有半点瓜葛。
马步芳的军队并没有因为我们村的名字而放过对我们的村民进行残害,经过几次的洗劫,这帮土匪把村里祸害的一片狼藉。杀了人,放了火,抢了我们的粮食。他们手中有枪,而我们的村民手无寸铁,只能任凭土匪们肆意妄为。
万般无奈之下,村民们开始想办法自救。他们想出了一条活路,那就是在村里挖一条能守能攻的地道。村里没人反对,大多数村民遭受过马家军的迫害,对马家军既恨又怕。
挖地道的事情迫在眉睫,村民们抽出青壮年日夜奋战在地道挖掘的工作中。为了保密,挖地道的工作基本是在晚上进行,趁着麻麻夜色,男人们在里面挖掘,妇女孩子们负责转移土壤。在皎洁的月光下,在烈烈炎日下,在风雨交加里,他们不敢止步。妻子给丈夫擦去汗水,孙子给爷爷送来干粮,全村人都参与其中,争取在下次土匪进村之前挖通地道。
十米、二十米、三十米……地道在逐渐向深处推进。在短短一个月内,地道已经挖了两百多米。挖累了,就坐下抽根烟,烟抽完接着挖。就这样,一条长达一千多米的地道在人力的作用下向前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