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是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网络世界的我,或许灵魂才更丰满,现实中只是一副臭皮囊而已。
我的室友也给我总结了下现实中男人们对女人身体的兴趣点,幼稚的男人在意脸,正常的男人在意胸,有点内涵的男人在意腿。我不知道我在意什么,如果换成电脑,我想我在意的是性能,最好是cpu多核,gpu也要足够好,帮我完成一个训练任务分分钟就可以搞定。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做有内涵的男人。
而在网络上,女人们的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有脸的晒脸,有胸的晒胸,有美腿的晒腿。他们晒的所有照片逃不过我的火眼金睛,毕竟我的研究方向也有图像处理,视觉只不过是像素的排列组合而已,怎么组合来的,我可以怎么组合回去。但知道太多真相的我很痛苦,一是因为很难遇到我喜欢的人,二是因为我做不了太内涵的男人。
抛开照片本身,或许我仅仅会需要一个有趣的灵魂。在每个id后面,它可能是一个大叔,一位大妈,一个聊天机器人,或者仅仅是一条狗而已。你很难遇到和你在思维层面同一维度的人;如若不然,能在某一个维度某一个方向无限接近也好。然而这很难,这是复杂的多维向量距离问题。所以基本可以得出结论:找个可以结婚的人,其实在网络上根本没有可能。
我也很少聊天,偶尔被我的机器儿子虐了,我才换个地图刷刷存在感而已。我没想好我想要遇到什么样的人,我只是想在网络浪一圈,万一遇到个什么人发生个什么事儿我也不好意思拒绝的,于是安装了最流行的app交友软件。
记得很早很早以前看过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痞子蔡师兄把网络上的人分成三种:
第一种人会在网络上突显其次要性格。
一般人应该具有多重性格,而在日常生活处世中,所展现的为主要性格。次要性格很可能被压抑,也很可能自己本身并未察觉有这种性格。但在网络上,代表自己的,已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些英文字母。少了所有的应酬与必要的应对进退,也少了很多利害关系。于是猪羊变色,反而在刻意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展现自己的次要性格。
第二种人会在网络上变成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人性千奇百怪,一定会有某些性格是你特别欣赏与羡慕的。但很可惜,这些性格未必为你所拥有。于是你会很希望成为拥有这些性格的另一种人。而网络正好提供这个机会,让你变成这种人。举例而言,平常沉默寡言的,在网络上可能会风趣健谈。而害羞文静的,则很容易变成活泼大方。
第三种人会在网络上变成他“不可能”成为的那种人。
上帝是导演,它指定你必须扮演的角色,不管你喜不喜欢。而网络上并没有上帝,因此所有角色皆由你自导自演。于是你很可能在网络上扮演你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扮演的角色。
经过对自己人性的初步解剖,把各种复杂的情绪思想做了偏微分分析,我神奇地发现,这三种人似乎都与我有关。从个人签名佐证了这一点:
我主要的性格是理工男的严谨务实,次要性格或许就是幽默浪漫闷骚天真;
我更期待自己是一个像我室友那样内心温暖强大的暖男大叔;
作为老师眼里的乖乖学霸,其实偶尔也想更叛逆更风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