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同学们放风的时间。
下午的两节课,一节是班主任的,另一节是自习。班主任肖文忠的课,有些时候比自习课还灵活。上自习时,教室里又多了几个空位。
肖文忠进来,“咱学习不怎么样,回家挺积极,若学习有回家这劲头,何愁考本科。”
“老师哟,你哪理解同学们回家的那个急切心情。”黄进同肖文忠说。
“既然来上学了,还想什么家?明年考上大学,你也一星期回家一趟吗?”肖文忠也很无聊,与学生拉闲呱挺解闷。
“老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都是农村孩子,不就是想着回家给父母干点农活去。要不,怎么对得起那几百块钱的复习费。”郑春声说。
“哟,真有这个心,明年考学肯定没问题。就怕是不在学校里,也不回家吧。”老师说。
“哪能,咱不是那样的人。老师,你看看,咱像那样不懂事的人吗?好歹的,咱人品在这里摆着呢。”吴若水说。
“干嘛,你也想回家?”
“现在不走,想开运动会的时候走,我先提前向你请假,到时别说不辞而别,又来罚款。”吴若水说。
“我也算一个吧。”刘武说。
“都不准。”班主任笑眯眯的,“咱同学得使劲学,一年也快。等会打了点再走。”
他一抬下巴,完全是商量的口气。
班主任回了家,同学们便坐不住,纷纷拔锚,管它铃响铃不响。
吴若水也想走,但学习不饶人,他只好强迫自已留下,再看会书。
“怎么,一瓢,不走了?”黄进问。
“别人都走了,好歹的,我再多学一会,等于赚了。这会天忒热,没法走。”其实,天并不热。
教室里,没有几个人,除去吴若水,还有侯一山、赵正国,魏超凤,张亚洲、王应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