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臣守国门

考官皆敌派 文理风 2509 字 11个月前

太后也连连点头:“先生您别生气,都是那奴才巧言令色,才骗了哀家,先生放心,哀家回去杖毙那个该死的奴才,您一定抱紧陛下,陛下身子金贵,断不能出一点闪失啊!”

第二次,太傅vs两宫太后,太傅胜。

再一日

傅书抱着小皇帝,一脚跨过玉栏杆,骑在上面,看着下面深不见底护城河水,涕泗横流:“先帝啊……”

追来的两宫太后见此情景,腿一软,双双跌倒在地,太后趴在地上大哭:“先生当心陛下啊,陛下这几日又重了些,您千万抱住了啊!”

太皇太后也哀求道:“先生您快把陛下放下,陛下如今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您千万别把他掉下去,您说的,哀家准了。”

第三次,太傅vs两宫太后,太傅胜。

………

………

第n次,太傅vs两宫太后,太傅胜。

又见太傅抱着小皇帝要跳护城河

……

大臣甲:太傅大人次次抱着陛下跳河,难道就不能换个招,他不腻么?

大臣乙:谁让两位娘娘就吃这套。

大臣丙:果然招不在老,管用就行。

大臣丁:两位娘娘就陛下这一个孙儿儿子,太傅又是不要命的,两位娘娘哪里敢赌。

——

两宫太后:这天杀的傅书,又带我孙儿儿子跳河!

傅书:皇帝越来越重,以后可怎么办?

小皇帝:先生,河里有鱼,好好玩,我们下次还来看鱼好不好!

“死了?”

“成帝薨时才二十。”

田仲听了,不由感叹道:“还真是英年早逝啊,可惜了。”

王夫子也深有同感道:“要是成帝活到这,也还不到五十,这天下易主的事,只怕压根就不会发生。”

“然后呢?”

“成帝一死,当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而这件事,也成就了后来这三位。”

田仲忙问道:“什么事?”

“成帝大丧之日,柔然之主摩提可汗趁国内旧主刚丧,新帝年幼,悍然起兵三十万,直捣边关,一日之内,外围城关数处被破。”

“这是乘人之危,行不义之兵,该死!”田仲愤愤的说。

“是啊,只是当时柔然势大,来势又凶,许多人只想着逃命,哪里还管别的,甚至连朝中大臣,宫中太后,太皇太后,都想带着小皇帝逃命。”

田仲听到这,突然说道:“不能逃,皇帝不能逃,百官不能逃,一旦逃,只能逃到江南,那样整个北方就都丢了,民心也丢了,从此朝廷只能在南方偏安,偏安不能久存,这朝廷也离灭亡不远了。”

王夫子诧异的看了田仲一眼,说:“想不到你小小年纪还挺有见识的,居然说了和当时那三位同样的话。”

“呃,哪三位?”

“就是我刚刚说的那三位人杰。”

“奥。”

“说起来成帝还真是一代明君,虽然英年早逝,可这识人的眼光,却真是无人能及。

当初成帝病重时,太子才一岁,成帝知道太子年幼肯定无法治国,就在临终前找了三位辅政大臣进行托孤,而这三位大臣,就是他最信任的赵承、田靖和傅书。

礼部尚书傅书为太傅,丞相赵承和信武侯田靖一文一武。

而在此柔然大军压境,朝廷危急之际,三人经过短暂的商量,站了出来。

傅书仗着身为太傅,皇帝之师,直闯后宫,从正收拾东西,打算南逃的太皇太后、太后那里抢了小皇帝,然后一路抱着才一岁的小皇帝上了大殿。

丞相赵承直接敲了上阳宫的大钟,把文武百官都召集到了大殿,然后在大殿上慷慨激昂陈述南逃害处,并且严令所有官员,不得南逃。当时有些权贵不听,嚷着不逃会死,尤其以当时的国舅为甚,结果丞相二话不说,直接拿出当初成帝的托孤圣旨,让御林军将国舅拿下,当场击杀,朝中众人顿时噤若寒蝉,再无人敢说南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