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佛家传世不衰的名言(2)】

超级战兵 一丝不苟 3880 字 11个月前

14、省过

九十八、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九十九、智者每天检讨他自己的言行。

一百、在战场上征服百万雄师,远不如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是最伟大的征服者。

一百零二、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传布别人的过失如同去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一百零三、认识你自己的弱点,而且力求改进。

一百零四、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一百零五、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

一百零六、忏悔包括改过!

15、言行

一百零七、由自己的行为导致不好的结果,宛如铁生锈后,就会受锈的腐蚀。

一百零八、行为使众生产生低贱和高尚的差别。译注:这里所谓的‘行为’,包括了思想、言语、和身体的动作三种。

一百零九、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一百一十、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见识,依照完美圣者所启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认真负责的人,永远受大家的爱戴。

一百一十一、我不但教导外在的行为,而且更注重内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导弟子身体不可表现坏的行动,不可思考或谈论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时我也教弟子表现良好的行为、思考和谈论健全的事物。

一百一十二、一个人言谈时,应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话去批评别人。

一百一十三、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一百一十四、不要在别人背后说他们的坏话。

16、学习

一百一十五、不学习的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一百一十六、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忠诚热心的人,尽责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

一百一十七、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情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因素。

一百一十八、不及时努力学习,年轻力壮时就懒散不堪,生活没什么目标和思想,怠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智慧之路。

17、教育

一百一十九、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的心理倾向。

一百二十、教育应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适当的时机!

一百二十一、一个人应使用恳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话语。

一百二十二、一位好教师讲话应中肯而避免谈论不相干的事物。

一百二十三、在所有的礼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贵。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乐中,真理的喜悦最大。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第二章送到。警示名言,不可不学,能够领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

8、障碍

四十五、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四十六、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四十七、灵明的知觉有五种障碍: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忧虑、疑惑。

四十八、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四十九、没有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五十、在恶行未成熟以前,行恶的人总以为自己干得天衣无缝,但等到恶行成熟时,行恶的人便尝到不好的后果。

五十一、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五十二、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五十三、所有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五十四、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五十五、贪爱、憎恨和愚痴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杀害、盗窃、邪淫是身体的三大污垢。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讲粗话、撒谎、花言巧语是语言的四大污垢。

五十六、一个人做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做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

9、愁苦

五十七、执著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给自己带来忧愁。

五十八、对任何事物没有贪执的人,就没有苦恼。所以我说,在这种境界里没有忧愁,没有激烈的情欲,也没有失望。

五十九、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六十、世界变迁不已,并非是常久不变的。

六十一、任何事物,有生必有灭。

六十二、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六十三、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著棍子赶著牛群到牧场。

六十四、变化和无常是生命的特征。

六十五、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六十六、甚至当一个人拥有快乐时,这快乐仍然无法永远持久。

六十七、‘一切有条件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当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这真理时,他便开始厌离种种的苦恼,这是达到清净的路子。

六十八、能真正洞悉苦恼的真相,也就能够知道苦恼的来源、没有苦恼的境界和消除苦恼的途径。

10、待人

六十九、待人热诚,举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满著喜悦,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七十、情感是由过去的缘份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如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