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要让猫狗房再进一些,应该就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了吧。
小皇孙们多了,长大了,也不如以前安宁了。
“几个臭小子!”
熙和帝看了一边进来的总管太监,沉着声音威严的,不悦的,总管公公低下头去,听出来。
想到不久前。
“再让朕知道他们又闹!”熙和帝这时说了一声,声音威严,带着冰冷,总管公公感觉到,抬头。
“皇上,陛下,几位小皇孙——”
“朕看太子秦王是管不了!”
熙和帝不再说话,站了起来,不高兴,眉头微皱起来,总管公公等了一会也没有等到皇上说话,不由抬头。
皇上。
熙和帝目光盯着他,忽然走动了几步,然后走了回来,看向他:“朕记得那两个混小子还没有入学,回京城后一直在宫里学规矩?”
他想起来了什么。
之前一直没有想到那两个混小子也不小,到了该上学的时候,先前是在边关不方便,如今在京城。
东宫的已经在上学,他们也该上学了。
“是,陛下。”
总管公公赶紧回答,知道陛下指的是秦王府的两位小皇孙。
两位小皇孙还没有入学。
只有太子殿下东宫的小皇孙入了学。
秦王府的小皇孙一直没有。
“那就让他们入学,直接入尚书房,一起上学。”
也不是说马上就要让他们入尚书房,急于一时干什么,都没有人想到,她也是才想到,要是没想起来,不也没事?
先等等看,也许不用她说什么,皇帝那边已经想到,就算没有想到,她也可以说别的办法让皇帝自己决定,她想好了,也说了,盯着宫人。
宫人嬷嬷都听到,行了一礼,听完太后娘娘的话,抬起头来。
其中一个宫人下去,嬷嬷还有两个宫人没有走。
太后看了过去,不高兴,还在这里干什么,还看!
嬷嬷对上太后娘娘的目光,赶紧的别开目光,不敢再这样:“太后娘娘不派人去皇上那里——”宫人不敢说话,低下了头,不敢再看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还是不悦:“哀家为什么要派人去?”
“太后娘娘——”嬷嬷头低得更低,太后站起来,她才不会派人去见皇帝,怎么可能,她都想好了。
想着皇帝做的,还有自己的决定,自己为什么要和她们这些宫人嬷嬷说。
她们知道什么?什么也不知道,还有胆子问她为何不派人去,她的心思,她的心思——
她们也可以想一下皇帝怎么对她的,还有玉妃,要是想了就不会问出这样让她不高兴的话来。
她们还是她身边的人,一点也不知道哀家想什么。
想到这,太后就更生气,从那天她派人去玉妃那里,玉妃找借口没有来后,皇帝在她这里听到不想听的走后就没有再来过。
没有派人也没有亲自来,连问也没问,玉妃更是不来请安,先不说皇帝那天不听她说完就走那个样子,她至今想着还不高兴。
就是玉妃做的种种,明明皇帝知道,太后可不相信玉妃做的皇帝不知,皇帝可能私下说过玉妃,但没有传出来,也没有派人来,她这里没有半句话。
她可是太后,他娘,皇帝呢。
为了一个玉妃,一个玉妃啊,时间过去越久,太后看得越是明白,清楚。
玉妃就是一个找死的,早晚会死,太后已经记在心里,要不是皇帝还有她这里有一片为母之心,哼。
太后再想一遍,皇帝那里。
就像是皇帝忘了,故意不来,她这个太后可以说没什么重要性了,玉妃才是心头肉。
皇帝看你何时后悔。
既然都成了这样,她为什么要派人去皇帝那里,除非皇帝先来这里,先派人来,她才会和说起来,不然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