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王要回来了吗?母妃说过,父王很喜欢她,大姐姐?
“母妃,我想听父王的事。”
吴府也是高兴的,因为文哥儿武哥儿也跟着安郡王去了战场上,还有吴府下面的人,现在要回来了。
很好,很好,没有死在战场上,听说受了伤,受了好几次伤,有几次很危险,不过都熬药一样熬过来了。
好了起来,经过这几年的磨练,也算是身经百战,不再是刚开始那样的新人还有新兵。
在大营也不同,好像还立了什么功,可能会有封赏什么的,文哥儿武哥儿都不再是小兵了,都成了副将。
待到封赏了——不知道封赏是什么就是,一家子都开心,都是一阵高兴,宫外还有一些人也在高兴,也有期待的,比如靠不上太子殿下的,太子殿下看不上的,投机取巧的都期待秦王殿下回京。
也一部份人看着。
宫里,和宫外是一样的,熙和帝在理旨意,太后娘娘等了这么久,等来了战事结束。
秦王安郡王,都是好的。
都得了大胜,她非常高兴,同样期待秦王回来,不止是她,宫里还有人。
宜妃什么也顾不上,就让宫人们准备,禧贵妃担心,她的儿子和太子走得很近。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就和太子殿下走近,太子殿下会送些东西过来,她的也爱说太子哥哥的好。
皇上也知道。
秦王回京,她担忧。
转念一想,她又不再担忧,太子殿下是储君,她的儿子还是太小。哪怕太子殿下和回京的秦王发生什么,她只要注意一点。
儿子那里她会看住,不让他再经常去找太子殿下。
“来人。”
“贵妃娘娘。”
“午门献俘,大肆封赏啧啧,秦王携胜归来,还有安郡王,你说孤该怎么做,孤真是有个好兄弟,看看父皇多高兴。”
她平时也会教,但。
县主的事,她还是有顾忌没有多说。
嬷嬷也不说:“姑娘很喜欢去纪府,是一件好事。”姑娘都跟着纪府的两位小公子上学,练字,虽然这么小。
“嗯。”贺侧妃点头,带着笑容。
“姑娘和禛公子们亲近。”嬷嬷说,丫鬟:“……”想到懂事的姑娘,还有纪府两位小公子。
两位小公子时不时会来。
贺侧妃附和起嬷嬷的话来:“郡王爷回来看到也会高兴。”嬷嬷再点头,高兴姑娘和纪府两位小公子关系好。
也不是她们特意教,侧妃娘娘也没有教过。
她们只是多提了一下菁华郡主,菁华郡主偶尔会回来,但也不是经常,可是姑娘就是喜欢这位大姐姐。
也喜欢和纪府两位小公子玩耍。
纪府两位小公子,大一点的禛公子最喜欢带着姑娘玩,聪明机灵还有小大人一样,小一点的公子不喜欢说话,也爱睡觉,可是什么都知道。
禛公子是表面像纪太傅,小一点那位公子心思她们都猜不到,那位小公子才多高一点。
姑娘倒是和他们投缘,两位小公子也不嫌姑娘这位长辈,是的,辈份差在那里。
“老奴也觉得,侧妃娘娘,一会就叫姑娘过来,等姑娘练完字,就教姑娘吧。”嬷嬷提意见。
“好。”贺侧妃同意,叫人去看下女儿练完字没有。
嬷嬷派了人去。
就在这时,门外有人到来,嬷嬷还有丫鬟看出去,贺侧妃也一样看了看,问了起来。
“郡王爷派了人回京城。”门口的婆子回答,郡王爷还送了信回京城,婆子一说,嬷嬷丫鬟听了转向侧妃娘娘:“侧妃娘娘郡王爷派人回京还送了信。”
贺侧妃点头,让人进来,嬷嬷跟着示意外面的婆子请郡王爷派回来的人进来说,不一会。
“侧妃娘娘。”
“郡王爷让你回京?”她们见到了郡王派回京城的人,问了问知道郡王爷是派人回京说他的归程的。
嬷嬷丫鬟婆子再次望着侧妃娘娘,侧妃娘娘接到了郡王爷的信,郡王爷竟然送了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