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嫁成亲

外祖母会在出嫁前一日来。

萧菁菁再次患得患失,她没有再见过四爷。

“郡主。”紫嫣秋雨几人担心。

“郡主。”突然采薇从外面走进来。

萧菁菁不知道该做什么,看着窗子外面,屋子里放了冰,还是有些热,嫁衣绣完,她抬头看过去,打算去看看豆豆。

“郡主,四爷派人来要见郡主。”

采薇看着郡主。

“四爷?”萧菁菁很多日没有见到四爷,也没有四爷的消息,不由自主。

“四爷让人送了一封信来,要给郡主,人就在外面,郡主?”采薇开口。

“让人去花厅,我马上过去。”

萧菁菁对采薇道,紫嫣几人相视一眼。

“是,郡主。”采薇走了出去,萧菁菁站了起来,带着人到了花厅,采薇到了外面,看到纪四爷派来的人,和纪四爷派来的人说了一声。

到了花厅,先进去见了郡主,又出去带了人进来。

“郡主。”

采薇带着人进来,走到郡主面前:“人已经来了。”

萧菁菁看着后面进来的人,她已经看到了。

“属下给郡主请安。”来人行了一礼,抬起头,看向菁华郡主,想到四爷的交待。

“四爷让你?”

萧菁菁开口。

紫嫣几人也看着,侍卫取出信递了上去,恭敬的:“四爷让属下给郡主送信,把信亲手交给郡主——”

萧菁菁看向他手上的信,让采薇取过来。

采薇得到郡主的示意,知道郡主让她取过信,她上前,取过信,交到郡主手上,萧菁菁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看了一眼,里面只有一句话。笔走游龙,是四爷的字。

“还有十日,菁儿,等我来亲迎,到时戴上那对血玉手镯,乖。”

萧菁菁看着上面四爷的字,就像看到四爷,听到四爷在她耳边低语一样,心跳得很快,脸微红。

她让自己不要多想:“我知道了,告诉四爷,我会的。”

采薇几人不知道四爷又说了什么看向侍卫。

“是。”侍卫低下头。

萧菁菁过了一会,平静下来,采薇几人隐隐猜到四爷信中写的是什么,四爷和郡主两情相愿。

“侍卫告退。”侍卫没有再说。

萧菁菁让人送侍卫下去,采薇送了侍卫出去,萧菁菁拿着四爷的信回到闺房,她让紫嫣把之前四爷送来定亲礼那对血玉手镯取出来。

紫嫣几人看了看对方,猜到四爷应该是提起血玉手镯,想到那对纪四爷送给郡主作为定亲礼的血玉手镯,血玉手镯很少见。

她们小心的取出那一对血玉手镯。

“郡主。”她们小心的取了捧到郡主面前。

“打开。”萧菁菁看着面前精致的匣子,让紫嫣几人打开,紫嫣用钥匙打开锁,几人打开匣子,通红如血的手镯映入眼帘。

紫嫣几人看过再看还是觉得美。

萧菁菁看到了四爷送的血玉手镯,伸出手取出一只,温润冰凉,她取出另一只来。

戴在手上。

紫嫣几人看着。

萧菁菁戴好两只手镯,坐到琉璃镜前看了看,刚刚好,白皙的手腕上,多了一对血色的手镯。

“郡主戴着很好看。”紫嫣道,郡主戴着真的很好看,郡主本来就好看,更美,美得惊心动魄。

秋雨几人也点头。

萧菁菁没有戴太久,取了下来,放回匣子里,让紫嫣几人锁上,放起来,紫嫣几人不明白郡主为什么取下来。

“成亲时再戴。”萧菁菁道,紫嫣几人知道郡主为什么取下来。

纪府,竹园,纪尧轻笑着,手轻轻转动着手上的玉板指,看着为小丫头重新布置的花园。

小姑娘喜欢的他都让人种上了,不知道小丫头会不会喜欢。

“四爷。”

一个婆子过来。

纪尧看她一眼。

“四爷,已经布置好了。”婆子行了一礼,抬头道。

“好。”纪尧知道他为小姑娘准备的房间布置好了,让她下去,过了一会。

一个侍卫从外面过来,行了一礼,纪尧听到声音转身,转着手上的玉板指,知道信小丫头收到了,眼中多了温柔。

不知道小丫头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这些日子,没有机会见小丫头,他着实想了。

还有十日他就要亲迎,把小姑娘娶过门,娶到身边,让她跟他的姓,他的心颇不平静。

“四爷,信已经送到菁华郡主手上了,菁华郡主看过。”

侍卫道。

“然后。”纪尧转着玉板指。

“菁华郡主说会戴上。”侍卫开口。

“哦。”

纪尧笑了,想着他的菁儿,菁儿,还有十日。

“四爷。”又有一个婆子过来,纪尧看过去。

“四爷,老夫人让你过去,说四爷你有空刚好商量一下亲迎的事。”婆子是老夫人院子里的婆子。

“好。”纪尧颔首。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

萧菁菁数着日子,天气也更热,亲迎的前几日,天气忽然凉了下来,父王回了京。

“父皇。”

她带着人和贺氏一起迎接父皇。

“菁姐儿,再过两日就要出嫁了。”萧成看着面前的菁姐儿,又看了下贺氏。

“郡主大了,就该出嫁,纪太傅对郡主很好。”贺氏在一边说,萧琳琳几人站在一边。

“走回去。”萧成笑了笑,大手一挥。

亲迎前两日,紫嫣和秋雨两人带着人去了纪家,安床,安郡王府热闹起来,父王在前院接待。

后院由外祖母接待,贺氏在一边帮着接待。

不少人也第一次见到这位新侧妃,见跟在吴老夫人身后,不由都点头。

发现这位新的侧妃性子爽利大方后,观感好了不少,对比原来的吴侧妃,心中都有数。

纪家派人送来了催妆的盒子,凤冠霞帔,各牲海味,礼品,盖头等,吴老夫人都看过,点头。

萧菁菁之前很紧张,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亲迎前两日,平静下来,发现每一个人都比她紧张,外祖母只要有空就会嘱咐她一些事,亲迎前一日,几位表妹都来了,除了表嫂没有来,表嫂的月份大了,不好走动。

“表姐。”吴雲笑着。

“表妹。”萧菁菁看着几位表妹,还有几位庶妹,她的嫁妆装了整整一百二十抬,还满了,差点就装不下。

“表姐要出嫁了。”吴雲开口。

萧菁菁红了脸。

几位表妹没有呆太久,几位庶妹也离开了,明日庶妹和几位表妹会来送嫁,外祖母没有走,留了下来,贺氏来了一趟,用过晚膳,灯光亮起,外祖母走了进来。

“贺氏怎么样?”吴老夫人问菁姐儿。

“和父王相敬如宾。”

萧菁菁回答。

吴老夫人没有再说别的,坐着和她说起话来。

都是一些嘱咐。

渐渐夜深了,外祖母没有走,萧菁菁靠着外祖母,偎着外祖母。

“睡吧,睡一觉,明日外祖母的菁姐儿就要嫁人了。”

吴老夫人不舍的拍了拍怀里的菁姐儿,这么大了,还偎着她,她笑着说。

“外祖母。”

萧菁菁看向外祖母。

“到了纪家,作为新媳妇,多看多听少说话,要知道言多必失,不要想着着出头,你是四房的媳妇,也不需要你出来当家作主,出头,也不要作了别人的刀,就好好的和永叔过日子,明白吗,守好四房的院子,就行了,万事心里有数就行,别的不要多管,纪老夫人你是接触过的,是个好说话和外祖母一样,不喜欢太过锦软的,也不能太好强,争抢,你好好的,外祖母也能放心。”

“我知道,外祖母。”

萧菁菁记得前世出嫁前一晚,是吴氏来陪她,陪了没有多久,就离开了,提得最多的是纪宁。

外祖母派了周嬷嬷来。

她没有见。

前世,外祖母也是为她担心,她却恨着外祖母。

外祖母才是真的疼她的人。

“有什么事,也不要一个人强撑着,可以告诉永叔,不知道怎么做的,等永叔回来,和永叔商量,四房外祖母打听过,也没有什么掩的——夫妻之间要相互信任,不要心里藏着腌着,猜来猜去,有事就问,就说,永叔是个好的。”

吴老夫人又道。

“嗯。”

萧菁菁望着外祖母。

“只要关好门,好好过日子,事也不会找上来,在永叔的面前,不要端着,女人家不能真的学女训学傻了,要拿捏好分寸,纪家也就纪大夫人有点糊涂,因为纪宁的事可能会——还有就是馨丫头,别的没有什么。”

萧菁菁静静的听,眼晴发热。

“外祖母。”她想哭。

“不要哭,菁姐儿,要笑。”

吴老夫人也舍不得。

------题外话------

哎,成亲不好写啊,卡了一个多小时。

吴氏绣着手上的男子荷包。

“娘。”见娘不说话,萧柔柔又叫了一声,摇了摇娘的手。

墨书也看着侧妃娘娘。

吴氏又绣了几针,把最后几针绣好,让墨书拿好,打好结,咬断线,放下绣花针,看了看手上的男子荷包,理了理,交给墨书让她放好,抬起头来,叹了口气,柔姐儿还是没有改掉冲动的性格:“娘阻止也没有,就算出现,就算找你父王,也改变不了什么。”

墨书行了一礼,退了下去,把侧妃娘娘绣好的荷包放好,侧妃娘娘这些日子做了不少,等王爷来给王爷。

“那娘就什么也不做,娘就在这里绣这些荷包给父王吗,父王又不知道。”

萧柔柔看了眼墨书拿走的荷包,知道是娘做给父王的。

以前娘也经常给父王亲手绣荷包,以前是以前,现在娘还是给父王绣荷包,上次父王走时还生着娘的气。

她也知道娘话中的意思,知道父王生着娘的气,娘就算去了,也没用。

娘觉得只要把荷包给父王,父王就会消气吗?

“等你父王来的时候找个机会给你父王,你父王就知道了,这样更能让你父王知道娘心里有他,一直惦记着他。”就不算白费,吴氏拉住柔姐儿的手,知道柔姐儿是替她担心。

“娘的心意父王就算知道也——”

萧柔柔忍不住。

“有的事只要做了,就不会没用。”吴氏又和柔姐儿说了一些道理。

“纳妾的事是无法阻止的,上次娘就和你说过,不过是一个女人,西院少女人了?没用就是没用,现在娘和你不能回去,能做的就是让你父王消气,然后。”然后什么没有说。

“娘,你做这些,父王来了看到,心里也会消气?到时候娘就能求父王了?父王也会答应?”

萧柔柔完全明白了娘的意思,想到娘教她的,她为二爷做的,二爷也越来越宠她,之前只是一时没有想到。

“明白了?女人最大的武器就是以柔克刚。”吴氏笑了。

“嗯,娘这是另辟蹊跷?娘只能在这里,就要另寻他法。”萧柔柔拉着娘的手。

“对,这也是娘上次为什么不在意的原因。”

吴氏笑着点头。

“娘,父王——”萧柔柔想到从小到大,娘为父王做的:“娘对父王真好,父王呢。”

“那是还不够,娘出现得太迟,你父王心中已经有了人,活人有时争不过死人,有时死人又不如活人。”

吴氏叹气。

“娘说的是?”萧柔柔想到什么,在她心中,娘才是最好的,萧菁菁的娘不过是占了一个名份,哪里比得上娘,一个死人而已,父王也是宠娘的。

“不说这些。”吴氏不想继续再说:“柔姐儿,你要记住嫡出的,在外面,总是比庶出容易,不过只要有一个男人的心,那什么也不是问题。”

“娘,二爷说父王给他写了一封信,二爷问我了。”萧柔柔忽然想到二爷和她说的话。

“哦?你父王写信了?”

吴氏做的一切主要就是为了柔姐儿,只要柔姐儿能扶正,她就了了一大心愿。

“嗯,二爷问我,我说一切但凭二爷决定,二爷说会和父王见面。”萧柔柔开口,高兴起来,眼中有开心。

“娘放心了。”

吴氏笑容加深同时还有点忧心,柔姐儿对楚王府二爷虽然不像礼哥儿当初一样喜欢,也是喜欢的,她担心柔姐儿受伤:“以后我的柔姐儿会越来越好,有些人老天迟早有报应。”

“娘你知道父王明白会来?”萧柔柔一听,想到娘好像知道父王会来。

“不是明日就是后日,你父王娘了解。”

吴氏颔首。

“娘你说萧菁菁知道不知道我们的存在,父王有没有告诉萧菁菁?”萧柔柔问。

“不会,你父王不会说的,暂时不会。”吴氏摇头。

“为什么?”萧柔柔不知道娘为什么知道:“娘怎么知道。”

“你父王对你很愧疚。”吴氏把她的猜想说出来,萧柔柔听着。

“夫人。”婆子的声音忽然在外面响起,萧柔柔一听,看向外面,吴氏也听到了:“柔姐儿看看。”

“嗯,娘。”萧柔柔点头,走了出去,没有让人进来,到了外面,看到婆子站着,她骄傲昂着头,学着萧菁菁的样子,睥了婆子,让丫鬟退开:“什么事。”

“夫人。”

婆子看到眼前的夫人,行了一礼:“夫人,老奴派人打听了,安郡王爷还有菁华郡主去了一处庄子上,带了不少人,那处庄子是吴府的……吴府的老夫人带着人一早也到了,还有一位姑娘。”

“父王真的去了。”萧柔柔心中想着很不高兴:“还有呢,多久了?”

“夫人,已经好一会了,别的没有了。”婆子眼中闪过什么。

“让人继续看着,小心点,有什么报上来,知道吗。”

“老奴知道,夫人放心。”婆子行了一礼。

“下去吧。”

父王果然纳妾去了,萧柔柔没有再问,昂着头吩咐完婆子,回到里面,看到娘,她过去,很不高兴埋怨的:“娘,父王果然去了。”

“不是早知道吗?”

吴氏看向柔姐儿笑了笑。

“可是。”萧柔柔还是觉得父王可恨。

吴氏劝起柔姐儿来,老太婆还有萧菁菁那个臭丫头看上的人她已经知道,老太婆选人的标准听说是王爷定的,她也让人打听过。

吴府的庄子上。

“我想好了,能服侍郡王爷是我的福气。”

贺氏不卑不亢。

萧成:“好。”没有多说。

“希望你能和菁姐儿好好相处,府里的事,你入了府就知道,本王也不多说,本王常年在大营,不会再继娶,现在府里的事都是菁姐儿几个丫头管着,菁姐儿已定了亲,等菁姐儿出嫁后,就要你来管。”

“我知道。”

贺氏从容不迫。

“过两日,本王会派人到你家里下聘,进宫请旨。”萧成开口。

“谢安郡王爷。”贺氏心里定了下来。

另一边,萧菁菁扶着外祖母的手,丫鬟和婆子跟在后面,吴老夫人看着庄子里的变化,带着菁姐儿慢慢走着,说起庄子的来历。

“这个庄子好多年没有来过了。”

“外祖母为什么多年没有来?”萧菁菁看向外祖母,周嬷嬷和身后的婆子说了什么上前来,扶住老夫人的手。

“不用扶,有菁姐儿扶着就好,你去安排一下,庄子上太久没来了。”吴老夫人没有让她扶,让她去看看,必竟庄子空闲太久。

好在庄子上的人都是府里的老人。

“是,老夫人,你和郡主说话,老奴去看看,再过来。”周嬷嬷行了一礼,知道老夫人想要和郡主说说话,她退了下去。

和婆子丫鬟说了声,让她们跟着就好,但不要打扰了老夫人还有郡主,她要去见见庄子上的人。

“外祖母前些年身体不好,就没有来,这个庄子不由便荒废了,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的。”

吴老夫人回答道。

“外祖母。”

外祖母在母妃去世后不久身体就渐渐不好起来,萧菁菁想到那个时候自己只相信吴氏,不相信外祖母,也不亲近外祖母,气外祖母,要不是赵嬷嬷在,她很可能会完全信了吴氏,连外祖母也不认,外祖母要见她,她也不愿去。

“不关你的事,外祖母只是无法承受丧女之痛,你娘啊是外祖母唯一的女儿,外祖母在你母妃去后,这心啊,哪里承受得了,就病了,也顾不上照顾你,加上有吴侧妃,是外祖母挑的,以为能照顾好你,哪里知道,你几位舅舅埋怨你父王,也没有多走动,你几位舅母看过你几次,你只亲近吴侧妃,也没有办法。”吴老夫人看出了外孙女在想什么,拍了拍她的手,安抚,她哪里会怪。

只是想到苦命的女儿,心里不好受,好在还有菁姐儿,也算是安慰。

如今菁姐儿好好的。

“外祖母,我不该相信吴氏的话。”萧菁菁还是道,还是愧疚,如果不是重活一次,她还会傻傻的听信吴氏的,外祖母不知道多难受。

“过去了,不要想了,菁姐儿,不说这些了。”

吴老夫人笑了笑。

萧菁菁也不再想,只是想到母妃:“外祖母,母妃?”

“你母妃心太软了。”

吴老夫人叹气:“你母妃从小被外祖母宠着,什么都好,等到和你父王成亲后,发生了一些事,外祖母才发现你母亲心过于软了,这一软,就软出事来了。”

萧菁菁没有说话,扶着外祖母走着。

“外祖母之前还没有想到,也是不久前才想起来,你母妃当初应记住不知道你吴侧妃的心思,不过她心软,就没有说,外祖母记得有一次,你母妃提过一点,外祖母一心都是你母妃的身体,也没多注意,不然哪来那么多事。”

吴老夫人再次叹息。

“外祖母,母妃当初该说清楚,吴侧妃是母妃的庶妹,不该成为父王的侧妃的。”

萧菁菁觉得越是熟悉的人越是不要放在身边。

“菁姐儿你明白就好。”吴老夫人格外欣慰。

“外祖母。”

“外祖母也是糊涂了,菁姐儿你能看到就好,到了纪家后,永叔是好的,你可不要犯糊涂,什么妾啊姨娘的都不要去想,一心和永叔好好过就行。”

吴老夫人看不上妾室,也不想菁姐儿去烦恼,认真的嘱咐菁姐儿。

“外祖母,四爷说不会纳妾。”

萧菁菁看着外祖母,脸红了红。

“永叔说了就会办到,好!”吴老夫人高兴起来,接着又说起这间庄子:“这个庄子还是外祖母的陪嫁。”

萧菁菁陪着外祖母,听着外祖母的话,看向四周,不知道过了多久。

“老夫人,给老夫人请安。”

出了庄子,庄子上的人多了起来,外面是大片的农田,田里一片绿色,还有一处小的村庄,村庄里炊烟袅袅,一片田野之色。

农人们从田地里直起身,萧菁菁知道这些都是庄子里的佃户,旁边还栽了很多瓜果和菜,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河,河里有鱼游过,佃户不认识吴老夫人,听到消息,赶了过来庄子的婆子行了一礼,佃户也跟着行礼,一边好奇看过来。

“起来吧,不必多礼。”

吴老夫人没有在意,挥了一下手,让人起来,庄子上的人性情质朴。

萧菁菁没有说话,看着。

“还不谢老夫人。”婆子见状,看着佃户和庄子上的人道。

“谢老夫人。”众人低下头,起来后。

“好了。”吴老夫人没有让她们再多礼。

“老奴给菁华郡主郡主请安。”婆子却看向萧菁菁请安,佃户还有庄子上的人也跟着请安,菁华郡主?好奇抬头,菁华郡主?

“大家起来吧。”萧菁菁道。

“嗯,起来吧。”吴老夫人应了声。

“是。”

婆子站起来,庄子上的人还有佃户也起身,还是好奇看着,吴老夫人带着菁姐儿继续往前说了一些庄子上亲自种地还有种下瓜果的事:“以前外祖母亲自种过一些瓜果,味道倒是不错,菁姐儿要是感兴趣,可以在庄子上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