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的中宫大印被父皇给了宜妃,宜妃除了不是皇后,和皇后无异,在很多的眼里,宜妃和秦王比他这个太子还要尊贵。
呵呵。
宜妃不是自恃甚高,觉得自己位比皇后,不把后宫放在眼里,连她这个太子也不放在眼里。
荣宠十多年。
此时看来就是一场笑话,父皇的宠爱啊,就是水中月,雾中花。
没有了宜妃,秦王算什么。
只希望父皇不要太快原谅宜妃,被宜妃哄回去。
“宜妃这次做得也太过了,李元浩那小子喜欢男人,不说出来,宜妃竟想让菁妹妹嫁给李元浩那小子,难怪父皇大怒,父皇可是差点就答应了的,这是不是叫自作孽呢,宜妃也会犯这样的错误,孤还真是意外,宜妃到底把菁妹妹当成什么,也不看看安郡王叔有多得父皇的重用,秦王说不定也喜欢男人?”
太子笑得摇头。
太监不敢开口。
“父皇准备把宫务交给谁?”太子想到什么,挑了一下眉。
“太子殿下,陛下交给了太后娘娘。”太监道。
“皇祖母?”看来父皇还是想着宜妃,太子冷笑一声。
父皇还真是宠爱宜妃,到了这个时候还念着。
母后你看到了吗?
这就是父皇啊,把你的中宫大印给了一个贱人,孤真想毁掉一切,毁掉一切的一切,不知道父皇会不会心痛。
太子眼中闪过戾气和狠辣。
“中宫大印呢?”
“陛下收了起来。”太监开口回答。
“父皇啊父皇。”太子把玩了一下手上的玉佩,父皇想把中宫大印留给宜妃?父皇你觉得还有可能吗?
“孤记得父皇后宫有不少女人,让人挑动一下,谁要是能得到父皇的宠爱,本太子送她一场造化,就算这些女人不行,外面还有那么多女人,宜妃算什么东西,一条狗而已。”太子又道,把玩玉佩的手一停。
“老奴马上去。”太监道。
太子摆了摆手。
“孤还真有些怀疑是太傅——”不然怎么这么凑巧李元浩那小子喜欢男人的事就暴出来了呢。
太子玩味的笑着。
太子和太后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了,宜妃娘家,消息传到李府,李府的人知道自家的大公子喜欢的是男人,知道自家大公子身边的小厮和大公子是那样的关系,一个个都呆了。
想到大公子经常和那个小厮共处一室,怪不得大公子——
李府的主子脸色都变得难看之极。
“冤孽呀,怎么生了这样一个冤孽?”李家的老夫人锤头顿足,李家的名声完了。
都是那个冤孽。
其实李老夫人早就有所察觉,只是想着浩哥儿大点就好了,必竟浩哥儿得女儿看中,只要给浩哥儿娶个妻。
李老太爷也黑了脸,拄着拐杖,宜妃只有一个大哥,所以最亲近的侄子只有一个。
宜妃的大嫂脸都白了,宜妃的大哥直接找了一根棍子,就要找那个不要脸,枉顾人伦的孽障:“孽障,那个孽障在哪里,老子要找死他!”
直接往外走。
整个府的脸都被丢尽了,连宫中的宜妃娘娘也不定也会被连累,秦王殿下说不定也会被连累。
陛下要是知道——
之前宜妃娘娘可是让陛下赐婚。
“老爷!”宜妃的大嫂见自家老爷的样子,白着脸冲上前,她就一个儿子,要是儿子有什么,她怎么办,到时候老爷哪里还看得上她,她不知道为什么浩哥儿喜欢男人的事会弄得人尽皆知。
她心中埋怨起小姑子,小姑子明明答应她,会瞒着所有人,为什么会被人知道了。
她那么相信小姑子,没有告诉老爷的事也告诉小姑子,小姑子就是这样向她保证的?
小姑子明明那么厉害。
她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一定是小姑子告诉了谁,她恨死小姑子了。
浩哥儿喜欢男人的事被人知道,老爷也知道,她都不怎么办了。
早知道她不找小姑子了。
随便给浩哥儿找个女人也好,好过现在这样,人尽皆知,她的浩哥儿以后该怎么办,她该怎么办。
婆婆老爷公公都生了气。
宜妃的大嫂拉住自家老爷:“老爷我们就这一个儿子。”
“那不是我的儿子,老子没有喜欢男人的儿子,老子要打死他,让他给家里招灾。”宜妃的大哥满脸被拉住,想到什么回过头:“都是你这个败家娘们,要不是你,儿子哪里会变成这样,你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你是不是和宜妃娘娘说了什么?”
宜妃的大哥逼上前。
“老爷,我。”
“那个孽障整天在书房,还以为在读书!”
一处书房里,俊美阴沉的李家大公子李元浩抱着怀里秀气的小厮,温柔的安抚着,眼神阴沉:“不要怕,有本公子在。”
“浩我怕。”小厮望着李元浩。
“怕什么,有我护着你。”
“浩,老爷不会容下我的,放我走吧,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关系了,都知道你喜欢男人。”
少年拉着李元浩的手。
“本公子会护着你,没有听到?”
“以前只是夫人知道,老爷不知道,老夫人老太爷也不知道,我们还能在一起,可是现在,浩,宜妃娘娘和秦王殿下也会被连累,老爷不会定型下我。”
“如果不是姑母要给我赐婚,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都怪母亲。”李元浩已经知道姑母要为他赐婚的事。
菁华郡主他知道,一个只知道耍狠的女人。
别说他不喜欢女人,就是喜欢,也看不上,他喜欢的是怀里的少年,是怀里的人。
“浩,你该答应和菁华郡主成亲的,我不在意的,只要让我留在你身边,看着我就满足了,我不会和菁华郡主抢你,我会把菁华郡主当成主母,不会和菁华郡主争,浩你要是和菁华郡主成了亲,也不会有人敢——”
“菁华郡主哪里比得上你,我喜欢的是你,不要说这些了,菁华郡主是什么东西,哪里比得上你。”
“浩。”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砰一声从外面砸开。
“孽子,出来。”
“父亲我喜欢的是男人,没有错,我不会娶菁华郡主,也不会娶任何一人!”
吴府,吴老夫人只觉得庆幸,庆幸进宫一趟。
没有让菁姐儿和宜妃的侄儿定亲。
不然,她会后悔死。
她的菁姐儿那么好,只有永叔那样的才配得上,要是真的定给了宜妃的侄儿,都不知道会如何。
想想都后怕,她当时她只是觉得宜妃的侄儿谁知道好不好,也不想和宜妃有什么牵扯,才会入宫,求了太后,求了皇上。
没想到宜妃的侄儿喜欢的是男人,根本不喜欢女人,晚一步进宫,皇上说不定就赐婚。
就来不及了。
到时候菁姐儿只能嫁给宜妃的侄儿,一个喜欢男人的。
菁姐儿会如何,她一想就知道。
“宜妃简直是欺人太甚!”
宜妃不可能不知道她侄儿喜欢男人,但宜妃还是让皇上赐婚。
宜妃是想做什么。
吴老夫人什么只庆幸,没有让菁姐儿被糟蹋了。
“老夫人,宜妃不是被皇上禁足了吗?”周嬷嬷也知道就差一点。
“宜妃这是当皇上好糊弄呢。”
吴老夫人不知道是谁发现,传了出来,不然还不知道宜妃打的主意。
不少知道消息的都觉得菁华郡主幸运,怪不得菁华郡主那么快和纪太傅定亲,说不定菁华郡主早就知道。
得知宜妃被禁足,手上的权利也没有了。
不会秦王殿下也喜欢男人吧。
顾瑶不信秦王喜欢男人。
心里却不免担心。
秦王府。
“王爷,要不要?”
太监道。
秦王萧琰没有说什么,母妃做的他都知道,只是不知道表哥喜欢男人,他知道现在去见父皇也没有用。
“王爷,外面说你也喜欢男人。”
太监开口,迟疑的。
秦王猛的回头。
安郡王府。
萧菁菁绣着嫁衣,目光落在嫁衣上,摸了摸,这是她的嫁衣。
站了起来。
“娘娘。”宫人想说什么。
“走,迎接陛下。”
宜妃开口,还没有出殿,下一刻一声皇上驾到,圣上带着人走了进来,宫人着急看了娘娘一眼,宜妃没有理会,迎上前,看着圣上,盈盈一笑行了一礼:“臣妾给圣上请安,圣上怎么有空到妾这里来。”
宫人们看了看皇上,跪在地上。
“安吗,朕也想安。”熙和帝没有叫起,居高临下俯视着宜妃,淡淡的道:“宜妃,在做什么?”熙和帝抬头看了眼,看不出情绪,跟在后面的总管公公还有宫人也都看向宜妃娘娘。
宜妃仰头,看出皇上的态度,她还是一笑,知道圣上恼了,要是以往她还没有行礼圣上就会亲自扶她起来,她早有心理准备,像平时一样:“臣妾正和身边的宫人说着,不知道皇上何时会来。”
“哦?”
熙和帝睥了跪着的宫人一眼:“宜妃希望朕来?”
宫人们低着头,动也不敢动,心中很担心,娘娘不怕吗。
“臣妾当然希望陛下来,陛下可是好几日没有来了。”
宜妃还是笑,笑得爽朗明快。
“朕还以为宜妃不希望朕来,宜妃看来知道朕为何而来。”熙和帝还是盯着宜妃,又上前一步,伸出手抬起宜妃的下颌处,仔细的看。
“臣妾知道。”宜妃没有否认,笑着望着陛下,不动的任由陛下抬起下颌,一张脸娇艳明丽。
“既然知道!”熙和帝还是看不出喜怒,又看了宜妃一眼,松开手,背负着双手走到里面,坐了下来:“还不进来。”
“是,陛下,臣妾马上进来。”宜妃起身爽利的道,旁边跪在地上的宫人们也站起身,心头一松,忙扶住娘娘。
宜妃没有让她们扶,挥手让她们下去准备茶水:“陛下来了,还不去准备陛下喜欢的茶。”
“是,娘娘。”
宫人们听了娘娘的话,知道娘娘不用她们服侍,明白娘娘的意思,行了一礼,退下去。
宜妃一个人走到里面:“陛下。”她又盈盈一拜。
“你们下去。”
熙和帝对着身边的总管公公还有宫人。
总管公公还有宫人忙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宜妃脸上看不出任何变化,爽利的笑着。
熙和帝目光落在宜妃身上,漫不经心的:“是不是在想怎么糊弄住朕?”
“臣妾不敢!”宜妃马上道,哪里敢承认。
“不敢吗?”熙和帝又站了起来,几步迈到宜妃面前,盯着宜妃,高高在上俯视,像是要看出她在想什么一样。
“陛下,臣妾从来没有想过欺瞒皇上!”宜妃知道该怎么做,她仰着头。
“从来没有想过欺瞒朕?在朕看来,宜妃你的胆子很大,朕还以为你什么都敢,原来你也有不敢的,嗯?宜妃!”
熙和帝不置可否,围着宜妃踱了一圈,又盯着她。
宜妃行了一礼,依然仰着头:“陛下,臣妾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欺瞒陛下。”
“那这次的事呢,是不是以为朕不会知道?朕有时在想,宜妃你到底有多大胆子,到底瞒了朕多少?啊?听说浩哥儿和男人同吃同住,同进同出?”要不是看在宜妃服侍他多年,还算得他的心,为了秦王的脸面,秦王大了,熙和帝早就把宜妃打入冷宫了,他冷冷的。
“臣妾从来没有这样想过,陛下。”宜妃对上圣上的目光,跪在地上:“请陛下恕罪,浩哥儿也是不懂事。”
“不懂事?说吧。”
熙和帝转身坐下,冷淡的道。
宜妃知道皇上等着她说,她抬起头:“陛下,臣妾并没有想欺瞒陛下,浩哥儿的事,臣妾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告诉陛下,臣妾几次想要告之陛下,都难以启齿,臣妾很怕陛下一气之下连臣妾还有琰儿也厌恶了,陛下。”
熙和帝没有说话,看着宜妃,面无表情。
“陛下,浩哥儿喜欢男人这样的事,臣妾都接受不了,一个男人喜欢的竟然是男人,不是女人,别说陛下。”
宜妃望着陛下:“臣妾也是听大嫂说的,大嫂是在一次无意中发现,不敢告诉其他人,怕对浩哥儿不利,又怕浩哥儿以后不成亲,很是焦急,找上臣妾,臣妾听了后,事关浩哥儿,这样的事怎么能让人知道,还不是误了浩哥儿,事情不关浩哥儿,也事关琰儿还有琰儿,臣妾唯一想的就是瞒住,不要让人知道,为了大哥大嫂,更是不能让人知道,臣妾想的是,等日子久了,也许浩哥儿就想清楚了,想要告诉陛下,怕陛下看不上臣妾,污了陛下的耳,臣妾怕再见不到陛下。”
宜妃眼中都是爱慕。
熙和帝威严的站起来:“所以你让朕给你侄儿赐婚,这是结亲?这是结仇,不是害了菁姐儿是什么?宜妃,你说朕该怎么对你!”
“大嫂怕浩哥儿不成亲,求臣妾给浩哥儿挑个好的,能管住浩哥儿的,不想浩哥儿再继续和男人混在一起,浩哥儿算是臣妾看着长大的,浩哥儿成了这样,臣妾怎么忍心不管,就答应了大嫂,给浩哥儿挑个好的,管得住浩哥儿,只要浩哥儿成亲,浩哥儿说不定就懂事了,回归正途,不再和男人厮混,臣妾也能放心了,臣妾也是听了菁华郡主的事,觉得合适,才求的皇上,皇上,臣妾,没有想过欺瞒你!臣妾想着,以菁华郡主的能耐,还有陛下赐婚,再和浩哥儿说一说,浩哥儿会明白,也许就变好,臣妾找了这么久,菁华郡主是最合适的,臣妾也是急病乱投医,瞒着陛下,臣妾也不好受,很怕陛下知道。”
宜妃又道。
“哼。”熙和帝冷哼一声。
“臣妾有错!”宜妃低下头:“不该为了大嫂的话为了浩哥儿求陛下赐婚,臣妾错了,不该瞒着陛下,不该怕陛下拂手而去,瞒着陛下,该早点告之陛下,更不该为了一已之私,害菁华郡主,不该因为侄儿,不顾菁华郡主的幸福,幸好陛下没有赐婚,臣妾这些日子才好受了许多。”
熙和帝没有说话又哼了一声:“哼,这样的事你也敢欺瞒!”
宜妃不再开口。
这是她唯一想到的解释,能让圣上不再怪罪的说辞,熙和帝围着宜妃又走了一圈,背负着双手,踱着步:“我看你是觉得菁姐儿名声不好,所以!”
“臣妾没有。”
宜妃当然不会承认。
她怎么敢承认,虽然事实是这样,在她眼中菁华郡主连浩哥儿一根头发也比不上,只是她利用的对象:“就算陛下赐了婚,臣妾也会求陛下收回成命,臣妾心里也不好受。”
“是吗?朕倒是看不出来,你可知道,要是朕真的赐婚,现在是什么情形吗?”熙和帝冷声开口。
“是臣妾的错。”
宜妃道。
“安郡王说不定已经写信给朕了,吴家还有其他人又会怎么看朕!”熙和帝冷声继续说:“你可知道那些人会怎么说,那些人是怎么说你的你可知道?〉”
宜妃不觉得这有什么,只要浩哥儿喜欢男人的事没有人知道,那个人她一定要找出来,只是听到陛下的话,脸色也变了下,忍住咬牙切齿:“陛下,安郡王也不敢说什么。”
“是不敢说什么,但是,朕是昏君吗?”熙和帝不悦注视宜妃,宜妃是什么意思。
宜妃知道自己的挑拔让陛下不满:“臣妾只是想,皇恩就是天恩,圣上的旨意都该领受。”意思就是安郡王若不满,就是对圣上不满。
这是宜妃的一点小心思。
熙和帝不知道想到什么,威严的脸上闪过什么:“要是都像你说的——”
宜妃知道她的话让陛下息了怒,松了口气,没有等陛下开口,说出自己的错误:“臣妾没想到会有人知道,传了出来,臣妾让人去查了。”
她知道陛下来质问她,肯定已经派人查过,什么都查清楚。
她若是再隐瞒,只会惹怒圣上。
在圣上身边多看,她知道圣上多疑。
“宜妃你是太自信了,以为不会有人知道,也就不怕。”熙和帝像是看到了宜妃的心思。
宜妃干脆的承认了错误:“陛下,我以为不会有人知道。”
“纸包不住火,你以为瞒就能瞒得住?”
熙和帝冷下声音。
“臣妾知错。”宜妃再次认错。
宫人端着茶水过来:“陛下,娘娘。”
熙和帝挥了挥手,宫人小心端上来,熙和帝看了眼,宜妃接过茶水,奉上,熙和帝接过喝了一口,宜妃让宫人下去。
宫人退下。
熙和帝放下手上的茶水。
“朕不知道还有多少瞒着朕,以后朕不想再听到这样的事。”熙和帝不打算再追究下去,宜妃的话还有认错的态度让他心中的怒气稍减。
“臣妾不敢,从来不敢瞒着陛下。”
宜妃连忙爽利的开口,面色坦然。
“浩哥儿的事处理好,朕不想再听到,若是不想琰儿受到影响,你应该知道怎么做?宜妃你是聪明人,不要叫朕再失望!”
熙和帝怒气又消了几分,不过重重的,盯着宜妃。
“臣妾知道。”
宜妃明白陛下想让她把浩哥儿的事处理好,陛下根本不管是谁传的,只要她把事情掩下去,处理好。
陛下是想让她放弃浩哥儿了,陛下的意思她很清楚,可她却不能说放弃就放弃。
只是想到浩哥儿的事,已经影响到她和琰儿了,事关琰儿,她不能再任由这样下去,为了琰儿,她只能——
“妾身不会让陛下失望。”想到这里,宜妃抬头,浩哥儿很重要,但琰儿更重要,事关琰儿,她只能舍弃了,要是浩哥儿还是不懂事,那么。
熙和帝知道宜妃是聪明人,宜妃要是蠢人不可能留在他身边多年,虽然他不打算再追究宜妃,但事情既然出了,如果就这样饶了宜妃,岂不是便宜了宜妃,以后宜妃还不是想欺瞒他就欺瞒:“这次的事,虽然情有可愿,但不能不罚,宜妃你胆敢欺瞒朕,禁足半年,宫中的事务——”
宜妃心一紧,陛下要收回她手上的权利吗?宫中的事务一直由她掌管,她望着陛下。
熙和帝:“暂由太后管,中宫大印交给朕。”
宜妃听到陛下把宫中的事务交给太后,心头一松,陛下还是顾及她的,不然不会把宫中的事务交给太后,太后老了不可能管多长时间,陛下也说了是暂管:“是陛下。”叫了宫人把中宫大印取出来。
中宫的大印虽然陛下收回,但只要陛下愿意,大印还会回到她的手中,因此她并不在乎。
后宫那些女人,没有谁能比得上她。
宫人很快取来装着中宫大印的紫檀木雕花精致匣子,捧在手上,跪在地上。
宜妃接过放着中宫大印的紫檀木雕花匣子:“陛下,印在这里。”
熙和帝接过,看了一眼,盯着宜妃:“宜妃,你好自为之。”
“臣妾不会再瞒陛下。”宜妃道。
熙和帝叫了人,转身就走。
“臣妾恭送陛下。”宜妃和身边的宫人跪在地上。
半晌,脚步声远去,看不到陛下,宜妃抬头:“扶本宫起来。”
宫人忙扶起宜妃,宜妃知道自己手上的权利被皇上收走的事肯定会传遍后宫,那些女人不知道会怎么笑话。
她扶着宫人的手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