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娘娘,奴婢马上就去。”宫人一听马上道。
“嗯。”
宜妃轻应了声。
宫人退出殿外,到了外面,她找了一个宫人。
殿内,宜妃坐着,她也不知道她这步棋对还是不对,如果一切照着她安排的,不会有问题,但就怕事情不像她安排的发展。
元浩的事,除了她和大嫂,没有人知道。
只要瞒着,菁华郡主短时间应该不会发现,等以后发现,木已成舟,菁华郡主想闹也闹不起来。
不就是养个娈童,前朝男风盛行,各家谁不以蓄养一个男宠为荣,上行下效,男风可说成了一种风向。
经过战乱,今朝严下禁令,禁止各家蓄养男宠,风气才止住,元浩说到底也没什么,男人嘛。
何况到那时,说不定已用不上安郡王,她的皇儿已得偿所愿,菁华郡主要处理还不简单,要是识趣就留下来,要是不识趣!
想完,宜妃也不再担心。
太后宫中。
太后看着进来的皇帝:“皇帝怎么来了?”又不是请安的时候,皇上怎么来了,太后看一下天色,不知道皇帝来有什么事。
赐婚的事,前几日就定了。
该赐婚的都赐婚了,还有什么?
“给陛下请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宫人们跪在地上。
“起来吧。”
当今圣上挥了一下手,迈步走进来。
“去沏茶。”接着太后对起来的宫人。
“是,太后娘娘。”
宫人忙起身,退出殿外。
“母后在做什么?”当今圣上笑了笑,坐到首位,问太后。
“哀家还能做什么,皇上过来是为了什么事?”太后没有回答,反问道,皇帝这个时候来,不可能是来喝茶,应该是有事,当今圣上看了看四周,“母后觉得菁华郡主如何?”
“皇上要给菁丫头赐婚?”太后问。
“嗯。”
当今圣上没有隐瞒。
“之前不是没有合适的吗,怎么又有合适的了,安郡王不是想让菁丫头嫁个喜欢的能一心一意对她的,不用赐婚吗?不知道是哪一家,菁丫头以前哀家不怎么看得上,名声也不好,现在菁丫头懂事不少,陛下可不能亏了那孩子。”太后开口。
“母后看来对菁丫头印象好了许多。”当今圣上道。
“确实好了不少,那日皇上不是让哀家主持诗会,哀家本来没有注意菁丫头,菁丫头却几次叫哀家意外,怕小姑娘们早有准备,哀家没有让小姑娘们作花诗,纪家那个小丫头想和菁丫头斗诗,哀家以为菁丫头不会同意,没想到菁丫头同意了,看着也跟从前不同,端庄持礼,沉稳大方。”太后想到那日。
“再加上安郡王,更不能亏了菁丫头。”
“这样更好,母后知道宜妃的侄儿吧。”当今圣上没有多说。
“宜妃的侄儿?”太后皱起眉头,宜妃的侄儿她怎么会不知道,难道?太后有了猜测,脸色不是很好。
当今圣上知道母后猜到了,没有隐瞒:“朕从宜妃那里来。”
“李元浩?”太后又问。
“对。”当今圣上点头。
“哦?”
太后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心情不是很好,花朝节那日的事她还没有和宜妃算帐:“宜妃说了什么。”
“宜妃说菁华郡主很不错,以前听信了流言。”当今圣上笑了笑。
“菁华郡主确实不错。”太后再次点头。
“宜妃想让朕给她侄儿赐婚。”当今圣上又道。
“宜妃看上了菁丫头?”太后到了现在哪里还猜出了宜妃的打算,宜妃还真是好打算,心够大。
看上菁丫头。
想要自己的侄儿娶了菁丫头,也不看看她侄儿是配得上菁丫头吗。
菁丫头再怎么说也是宗室,是郡主,是皇帝亲封的,哪里是随便一个人都能配。
哪里是阿猫阿阿狗能配得上的。
就算她再不喜欢菁丫头,就算菁丫头名声再不好,就凭宜妃娘家。就凭宜妃的侄儿,也想娶菁姐儿,看皇帝的样子,像是答应了。
宜妃还真是能说会道,才多久就说动了皇帝,宜妃就是一个狐猸子,长得最不像狐媚子的狐媚子,吴氏那什么侄儿,连纪家小子都比不上,至少在她这个太后的眼里。
估计就宜妃才会觉得自己家人好。
宜妃不就是为了安郡王,以为让她侄儿娶了菁姐儿,安郡王就会站在她这一边?
“皇上同意了?”
太后不是很高兴的问道。
“嗯,朕觉得不错,怎么,母后觉得不好。”当今圣上问。
“陛下有没有想过,安郡王乐不乐意,菁丫头喜不喜欢?皇上是准备直接下旨赐婚?”太后知子莫若母,看出皇帝的意思。
明明之前皇帝还对宜妃母子起了介蒂,这才多久,又被宜妃哄了回去,宜妃端的是好手段,连让自己侄儿娶菁华郡主的都想出来,还说通了皇帝,要直接赐婚,这婚一赐下去,哪里是结亲,简直是结仇。
宜妃自己的儿子定了正妃侧妃,现在又把手伸到侄儿身上。
顾家那丫头订给秦王她就不是很赞成,可是宜妃觉得好,秦王喜欢,皇上也觉得合适,她这老太婆的话没有人听。
那就算了,秦王娶了顾家丫头,还不更跟太子对上,皇上难道还真要废太子?
“皇上,宜妃想必还说了什么吧。”
当今圣上看出母后眼中的不赞同,他心中也有一些想法,知道母后的话指的是什么:“宜妃说那日那个宫人是她给琰儿,来儿派她找宜妃,被太子发现,误会。”
“皇上信了?”
太后不用问就知道皇帝信了,不再怀疑,宜妃不过一语解释,还是早就说出的,皇帝就信了。
让她这个母后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哀家觉得皇上还是不要直接下旨。”过了一会,太后在心中叹了口气。
“母后觉得不妥?”
当今圣上看着母后。
“皇上就没觉得?”太后不知道宜妃怎么和皇帝说的,皇帝就没想过这样不妥?
“朕觉得菁丫头虽然不错,但名声终是不好听,不少人知道她喜欢纪宁那小子,宜妃的侄儿朕算是看着长大的,很不错,配菁丫头还是配得上的。”
当今圣上解释。
配得上才怪,太后在心中想,随即
“安郡王不是想要个一心一意的女婿吗,宜妃的侄儿就是,身边没有通房丫头,也没有妾,只想取一个夫人,相敬如宾,菁丫头有名声上的问题,除开宜妃的侄儿,要想找个这么合适的,不容易,宜妃看上菁丫头,主动提出来,朕便答应了。”当今圣上接着又说。
“圣上还是问下安郡王吧。”太后还是这一句。
吴府。
吴老夫人正和周嬷嬷说着宫里的赐婚。
听到顾家那个丫头给秦王,吴老夫人忍不住担心起菁姐儿,顾家那个丫头可是陷害了菁姐儿好几次。
如今被赐婚给秦王为正妃还不知道会如何,有些小人,得意便猖狂。
“老夫人是担心菁华郡主吗?”周嬷嬷看到老夫人的表情。
“嗯。”
吴老夫人点头,她哪里能不担心,雯丫头也被赐了婚,本来是高兴的事,雯丫头被赐婚给了景王世子。
“老夫人也不必担心,郡主你还不知道吗,再说还有一位侧妃。”周嬷嬷又道。
劝慰着老夫人。
“必竟只是侧妃,比起正妃还是要差很多的,菁丫头虽不一样了,可顾家那个丫头可不是个心慈手软的。”吴老夫人叹了口气。
“就算是这样,那位顾姑娘说不定正急着怎么稳住地位呢,哪里还有心思对付郡主,再说那位顾姑娘现在还不是秦王妃。”周嬷嬷又劝道。
“嗯,你说得对,好在还在一位侧圯。”吴老夫人开口。
“听说是太子殿下的表妹。”周嬷嬷跟着说。
“还以为会入东宫,没想到入了秦王后院。”吴老夫人能猜到一些,应该有人用中作梗,不知道是秦王的人还是太子。
“老夫人该高兴一点,大姑娘被赐婚给景王世子,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周嬷嬷怕老夫人再想,提起大姑娘的亲事。
“确实是喜事。”
吴老夫人也点头:“大丫头一直很好,蒙皇上和太后抬爱,赐婚给景王世子。”
“大姑娘以后就是景王世子妃,以后会是王妃。”周嬷嬷高兴的。
“雯丫头是个有福气的,现在就只有菁丫头。”吴老夫人又想到她的外孙女。
“还有二姑娘呢,三姑娘。”周嬷嬷道。
“对,还有二丫头和三丫头。”吴老夫人想到几个孙女,只有几个孙女都嫁了人,她才不用再愁心。
“叶蓁丫头和景家小子也订了亲,也不知道好还不好,两家应该是怕宫里赐婚,索性订了亲,只是景家小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叶丫头倒是调了个转。”
吴老夫人再次叹了口气。
“老太妃和老太君应该有所安排。”周嬷嬷对着老夫人。
“嗯。”
突然外面的婆子的声音响起,一个婆子出现在门口,恭敬的:“老夫人,郡主身边的人来,要见老夫人。”
吴老夫人一听,看着外面:“快让人进来。”
吴老夫人站了起来。
周嬷嬷上前一步扶住老夫人。
没一会,赵嬷嬷跟着婆子走了进来,见到吴老夫人,快步上前,行了一步,抬头,急切:“老夫人,你可不能不管郡主啊。”
“到底怎么回事?”吴老夫人脸色变了。
菁姐儿出了什么事,她扶着周嬷嬷的手,上前一步,紧盯着赵嬷嬷。
周嬷嬷脸色也变了。
“老夫人,宜妃想打郡主亲事的主意。”赵嬷嬷着急道。
“什么?你怎么知道?”
“老夫人快想办法吧,宜妃想让郡主嫁到她娘家。”
“什么?”
吴老夫人过了一会冷静下来:“你先说清楚,不要急,老身一会就入宫。”
“老夫人。”
安郡王府。
吴氏问着身边的墨书:“那个丫头真的死了。”
“是,娘娘,奴婢这就去。”宫人忙行了一礼,就要往外殿去。
“皇上驾到——”
“娘娘,圣上来了。”宫人忙回过身,看着宜妃。
“嗯,扶本宫起来,迎接皇上。”
宜妃开口。
宫人连忙上前,扶起宜妃,下一刻当今圣上萧选带着一群走了进来。
“臣妾给皇上请安。”
宜妃扶着身边宫人的手,笑了起来,上前一步,一身红色的宫装,笑容爽利,明快,美目掠过跟在后面的宫人太监,收回目光,笑着。
“爱妃在做什么?找朕有什么事?这么急找朕过来。”当今圣上笑着看着眼前的宠妃,扶起她,携着她的手,拍了拍,往里面走去。
“臣妾正想着皇上何时会来。”宜妃美目流转,没有再让宫人扶,侧过头。
“看来爱妃找朕有事,都下去吧。”
当今圣上笑着看了看宜妃,挥手,让所有人退下去。
“是,陛下。”
跟在后面的宫人和太监快速跪在地上。
退了下去。
当今圣上萧选携着宜妃的手不一会走到内殿,坐了下来,拍了拍:“你也坐,宜妃。”
“谢陛下。”宜妃爽利的笑笑,坐了下来。
让身边的宫人去准备茶水。
“还不快去准备茶水。”说着又对着当今圣上笑着:“陛下,臣妾这里可只有你上次赐的大红炮,不要嫌弃。”
“爱妃这是嫌朕赐的东西太少了?”
当今圣上笑了起来,这个宜妃啊。
这么多年一点没变。
让他每次过来都会感觉身心松快不少,不像在其他宫里,也不怪他会多宠几分,这么多年都宠着。
“臣妾哪里敢!”宜妃一边让宫人下去准备茶水一边笑着嗔道:“陛下可不要污蔑臣妾。”
“你要不敢,就没有谁敢了,朕还不知道你宜妃?你什么不敢?”当今圣上笑着摇了摇头,宜妃胆子可不小。
他还能不知道,只要不太过份,他还是能容忍的。
“陛下!”宜妃不依了。
“宜妃啊宜妃。”当今圣上萧选笑出声来。
“皇上!”
宜妃更不依。
“好了,朕不笑了,宜妃你还是说说你要见朕有什么事吧。”当今圣上笑过,开口问,本来还有一些奏折要批复,听说宜妃要见他,他便过来,不知道宜妃有什么事。
等一会他还要回去继续批奏折,就当是来宜妃这里松快一会。
“皇上,花朝节那日,太子殿下抓的那个宫人是臣妾给皇儿的,皇儿派来见臣妾的,没想到被太子殿下发现,误会了。”宜妃看着皇上,早就想说了。
当日她问过琰儿,琰儿说太子带着那个宫人见了皇上,意思是琰儿别有用心,琰儿站出来承认了宫人是他派来找她的,皇上让琰儿以后谨慎一点。
让太子不要大惊小怪。
她才没有着急。
她知道这几日皇上要和太后商量赐婚的事,便没有打扰,昨日皇上派人来问她觉得顾家的姑娘如何,她知道皇上忙完了,便在今日派人请了皇上来。
如果不说清楚,她怕皇上心里会留有疙瘩。
这不是她希望看到的,以后稍有一点事,难免皇上不会想起。
这几日她见过娘家的嫂子,打听了一下菁华郡主的事,心中更打定了主意。
这还是花朝节后她第一次见到皇上。
皇上这几日没有到过后宫。
“爱妃想说什么?”当今圣上脸上看不出有什么,提起太子,脸色便不好。
“臣妾怕皇上误会,那日那个宫人是臣妾给琰儿的,谁知道琰儿派她来找臣妾,刚好被太子见到,误会由此产生。”
吴氏笑着。
像是没有看到,其实她看到了,皇上越来越不喜太子了。
这也是她和琰儿的机会。
“朕要是不信那日也不会那样处理,爱妃想得太多了。”当今圣上淡淡的,想到太子,太子老是和他这个父皇作对。
相比起来他更相信秦王。
太子抓了一个宫人,跑来告诉他,秦王另有用心,
他怎么可能丝毫不怀疑相信。
太子就是一个不安份的,当然他心里也不是没有疑惑的。
“陛下,太子殿下也没有错,只是误会了,臣妾怕圣上心里存了疑惑。”宜妃笑得爽快,容颜娇艳。
当今圣上看着宜妃的样子,拍了拍她的手:“朕知道,放心,不过就是一个宫女,不必太在意,爱妃不必想得太多。”
“陛下,臣妾可是担心了好几天,怕陛下误会。”宜妃又道。
“没有,爱妃找朕来就是为了这点事?”当今圣上盯着宜妃,眉头微微蹙起。
“臣妾,还没有谢陛下,为琰儿挑了顾家姑娘。”宜妃脸上笑容加深,忽然起身,朝着当今圣上,笑容明艳妩媚,爽利大方的行了一礼。
微微抬头,明艳照人。
“好一个宜妃!”当今圣上笑了起来,摇了摇头,这个宜妃!
“臣妾替琰儿多谢陛下,顾家姑娘琰儿很喜欢。”宜妃又爽利大方的道。
“看来爱妃也很满意朕给琰儿选的这个正妃?”当今圣上一把拉住宜妃,拉了她起来:“朕的爱妃要怎么谢朕呢?”
“臣妾谢过陛下,顾家姑娘和琰儿很合适。”宜妃顺着当今圣上的手起来,笑容满面的回答。
“宜妃就这样谢朕?”
当今圣上不满意。
琰儿的正妃人选,他考量了很久才定下顾家的丫头,就是知道宜妃应该会满意,琰儿也喜欢,各方面最合适。
宜妃只是这样谢,可不够、
“陛下想要臣妾怎么谢?”宜妃还是笑得明艳照人。
“朕还没有想好,等朕想好了,爱妃可不要不答应,到时候又借口?”当今圣上拉过宜妃,把宜妃拉到身边。
“臣妾当然不会。陛下还不知道臣妾?”宜妃望着陛下。
“好,朕记住了。”
当今圣上最喜欢的就是宜妃这一点,丝毫也不矫揉造作,那些嫔妃刚开始还好,大方得体,知道该怎么说。
“臣妾等着陛下。”宜妃也道。
“听说爱妃这两日召了家里人入宫?”当今圣上忽然想到下面禀报上来的,宜妃这两日召了家里人入宫。
他眼中不免多了审视,想到一些事。
“陛下知道了?臣妾想见陛下也是为了这。”宜妃一点也不意外,抬起头
“哦?”当今圣上挑眉。
“臣妾是为了元浩那孩子。”宜妃对着陛下。
“元浩那孩子怎么了?”
当今圣上点头,宜妃的侄儿他也算是看着长大的,算不错,不知道有什么事,他倒是一点都没有听说,不禁皱了一下眉头。
“陛下,元浩那孩子大了,一直没有订亲,也没有好的人选,陛下也知道臣妾家里,嫂子心里着急,几次进宫在臣妾面前提起,让臣妾这个姑母帮着掌掌眼,看有没有合适的,臣妾整天呆在深宫里,哪里有合适的人选。”
宜妃笑着。
“臣妾这不花朝节上见不少的小姑娘,就想看有没有合适的。”
“元浩那孩子是个好的,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爱妃的侄儿,也是朕的侄儿,看上了哪家的姑娘直接和朕说,既然没有合适,爱妃就该早点和朕说一声,朕挑一个好赐婚就是,何必那么麻烦。”
当今圣上见宜妃是为了侄儿的亲事,直接道。
“臣妾怎么能麻烦陛下。”
宜妃望着陛下,接着笑了笑:“陛下这样说,那臣妾就不客气了。”
“看来爱妃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说来给朕听听,朕倒是好奇爱妃会看上哪家的小姑娘。”当今圣上又笑了。
“陛下说笑了,臣妾哪敢看上那些小姑娘,那些小姑娘一个个都心气高着,不过是看着好。”宜妃嗔道。
“那好,说来听听,爱妃喜欢哪家的小姑娘。”
当今圣上又拍了拍宜妃的手。
“陛下。”
宜妃没有马上说,看着陛下:“臣妾记得你之前想要给菁华郡主赐婚?”
“爱妃看上菁华郡主了?”
当今圣上眼中闪过什么,抓着宜妃的手,注视着她的表情变化,没想到宜妃倒是心大,直接看上安郡王府的菁丫头。
宜妃知道陛下疑心重,也知道自己只要一开口,陛下很可能会怀疑,她摇了一下头:“臣妾就是觉得菁华郡主不错,以前臣妾听信了流言,加上菁华郡主的一些表现,倒是没有发现菁华郡主不错。”
“没想到爱妃也会听信流言。”当今圣上眼中的审视消了不少。
“陛下,臣妾也是人。”宜妃飞了眉眼:“当然也会犯错。”
当今圣上又有了笑容:“朕还以为爱妃会不一样,没想到爱妃也是一样,菁丫头以前不过是还没有长大不懂事,现在懂事了就好了,那些流言倒是不必在意了。”
“陛下的意思,菁华郡主是长大懂事?”
宜妃问。
“爱妃以前也见过菁姐儿的。”当今圣上拍了宜妃一下,宜妃难道忘了。
“臣妾是见过,臣妾记得以前菁华郡主很是亲近吴侧妃,菁华郡主是这位吴侧妃带大的,听说但凡有人说这位吴侧妃一句不好,菁华郡主就会不高兴,安郡王也宠着这位吴侧妃,这次一看,菁华郡主似乎不再亲近这位吴侧妃。”
宜妃想到一件事。
“应该是菁丫头长大了,知道嫡庶有别,所以不再像以前一样,侧妃再怎么也是侧妃,菁丫头不再那么亲近也正常。”当今圣上不觉得这有什么。
“臣妾就是疑惑。”
宜妃笑笑。
“必竟吴侧妃和其他的侧室不一样,安郡王府没有郡王妃,安郡王常的不在府里,都是吴侧妃管着家,菁华郡主也是吴侧妃带大,像以前一样亲近吴侧妃倒是不奇怪,忽然不再亲近,臣妾才会觉得奇怪,臣妾记得吴侧妃似乎是菁华郡主的亲姨母。”
“让爱妃一说,确实奇怪,不过应该没什么,再是亲姨母,再是不同也是侧妃,菁丫头大了明白了也没有什么,或者有什么是朕和爱妃不知道的,到时候问一下就是。”
当今圣上也有点奇怪,只是在他看来,并不算什么。
“陛下这样说,臣妾也觉得自己大惊小怪了。”
吴氏一笑:“臣妾原本以为陛下会给菁华郡主赐婚,没想到陛下没有,陛下怎么没有给菁华郡主赐婚呢。”
“说来说去,爱妃就是看上了菁丫头。”
当今圣上哪会还看不出眼前的宜妃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