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有车有房,父母双亡

反套路快穿 良心 2583 字 9个月前

【爸爸,你这属于给清廷续命,就算你做的事情传出去,说不定还会有人骂你蠢呢。】

“不与傻瓜论短长,任何一个仁人义士,如果有能力,都会想着改变这一战的结局。哪怕不能对未来甚至对当前产生什么影响,但至少,赢下这场海战,这是给这些将士的交代。”

清廷腐朽。

可将士是无辜的。

他们守护的,是属于这个古国的海域。

他们维护的,是属于这个民族的尊严。

而自从甲午海战失败之后,发生了什么:

是各国海军的舰艇在华国的领海、内河横冲直撞,随意枪杀我华夏子民;是霓虹舰队的舰炮炮击淞沪;是英国紫石英号闯入长江;是第七舰队悍然闯入海峡,阻止华夏海军收复;是银河号在波斯湾被米军无故拦截;是东南亚猴子大肆侵占我南海岛屿;是霓虹政客登上钓鱼岛;是瓦良格号被滞留土耳其不得归国;是华国的外交人员在土耳其的叫嚣下委曲求全……

如果可以,让这个开始来的美好一些。

让英雄不在死后才能得到世人的尊敬。

砰!

剧烈的爆炸声响起。

吉野号沉没。

无数扶桑军人落入水中。

而致远舰,毫发无伤。

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不可能。”

“他们是有海神保佑吗?”

“天呐,天皇陛下,救救我们。”

扶桑军人在哀嚎。

但邓世昌在回过神来之后,根本来不及思考,只来得及下达下一个命令:“继续撞。”

撞出一个清平海域。

撞出一个朗朗乾坤。

英雄就是英雄。

英雄何必战死?

华夏的海域,需要这样的英雄镇守。

至少,齐林希望他坚持的时间更长一些。

“我做不到什么,但我把能做到的做到最好。”

“也许我们都不能改变什么,可有些事情,哪怕知道没有希望,一样可以豁出性命去做。”

邓公,再见。

1894年。

那是一个对于东方古国来说,十分屈辱的年代。

但那一年,也是一个分界点。

在此之前,清朝面对扶桑,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甚至可以说,在甲午海战开始之前,单论海军对比,全世界都认为,清朝的北洋海军要胜过扶桑的海军。

那一年的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是由清政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而成的,有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

而扶桑的海军,筹建的却极为艰难。

说来可笑,甲午海战当中,扶桑的头号功臣是战舰“吉野号”,此舰为英国造,原来是为清朝政府定做的,后来慈禧太后要办六十大寿,海军衙门就把这笔预算转为了礼金。

而扶桑政府打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倾全国之财力购买此舰。扶桑的皇太后捐出了自己的首饰,扶桑商人和民间发起了“吉野号募捐会”,后来募集到的银两可以买三艘“吉野号”。

为了一举战胜清朝,扶桑人进行了全国总动员,扶桑天皇御驾亲征,将大本营从东京迁到广岛,为了节约开支,支援前线,天皇每天只吃一顿饭,举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就这样全部压到了前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清朝有四大水师。

单单一个北洋水师,论起绝对实力,都要超过扶桑海军。

遑论四大水师合力。

但甲午海战的最终结果,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基本彻底失去制海权。

无数英魂血洒碧海,他们死的时候,以为是为国捐躯。

但他们不知道,他们忠于的国家,其实并没有把他们看在眼里。

这是一场不应该输的战争。

这是一次让无数真正爱国人士泣血流泪的失败。

但这其实也是一场注定要输的战争。

因为战争,从来都是屈服于政治。

只是可惜了那些喋血的英魂。

可有人问过他们一句:可曾后悔?

齐林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后悔。

但至少,他不能让自己后悔。

天道大势,他改变不了。

龙游浅滩,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

可他要让英雄死得其所。

至少,输,不要输在外人的手中。

……

“管带,我们被包围了。”

“管带,炮弹打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