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这次聚餐,牛鑫和林大伟两人考虑的很周到,除了按照人头一瓶标准买的各式罐头,还有临河大曲60度白酒一瓶之外,还买了2塑料壶装总共十斤的本地特产山葡萄酒,两包桃酥点心,一捆卫生筷子,一人一个塑料杯,一张塑料印花桌布,一叠用作坐垫的旧报纸(在店老板家要的)。

这些酒菜十块钱肯定下不来,陈冬心里有数,这两个兄弟的手头资金可没有自己那么土豪,肯定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压上了这个月剩下的的全部零花钱。今后要是不管家里要,那么五一之前是别想再有钱花了,也算下了血本。这两个家伙看样子是想趁有女生作陪的难得机会,尽兴喝一顿。自己兄弟几人之前已经吃过面条并不饿,所以喝点酒不是问题,那个葡萄酒是可以当成饮料喝的。大家围坐在一起,都是年轻人,没什么好扭捏的,开心最重要,大呼小叫开始愉快的“聚餐”。除了朱玲玲,白酒当然是均分六份,喝完再喝葡萄酒。三个女生也不假客气,大口吃菜,大口喝酒,大声说话,在男生面前一点都不扭捏,很有社会人的豪爽劲。

朱玲玲对这种野炊性质的聚餐很喜欢,看着大家热闹的吃吃喝喝聊着天很开心。除了之前离开去买东西,其余时间她一直和感觉上最亲近的大哥哥腻在一起,安静的偎在陈冬身边挑着自己喜欢的罐头吃。虽然大家的话题她基本插不上,毕竟年龄差的比较大,平时接触的不是一个圈子,所以她多数时候都只是在一边听着,提到她时才回应两句。其实能做个听众观众听到那些平时听不到的事情,接触到平时接触不到的人,她已经非常满足了。以后在小伙伴面前她会有足够的吹嘘资本。对于她而言,今天的经历很奇妙,就像突然之间开窍了一样,和这些大哥大姐们在一起,感觉自己像真正长大了一样,眼界开阔许多,自己的生活开启了一个新天地。未来等到她再和平时那些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她的感受会更深刻更清晰。那些“小屁孩”会和她越行越远。

刚坐在一起的时候,看着忙碌布置的牛鑫和林大伟以及稍显矜持的女生们,之前在路上已经和女生们聊的火热的陈冬为了舒缓自己两个兄弟的心情,活跃一下气氛,就决定先讲一个笑话。

李霞和刘萍还有徐艳芳对此心里很是期待。对这个风趣幽默的男生,几人很有兴趣和他相处,因为他总能把人逗笑。小女生朱玲玲也同样期待,她觉得大哥哥说话的声音很好听,至于说什么,都无所谓,她就是想听他说话。

于是陈冬开讲:“一次主管计划生育的领导上台演讲,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成长的树苗,但你们不断超生,知道有什么后果吗,台下一人回答,绿化祖国!”

在女生们嘻嘻哈哈的娇笑声中,李霞很男式的搭上了他的肩膀,捏了一把。牛鑫憋着笑竖起大拇指,林大伟也伸手指了指他。

陈冬一开口,女生们就有一种预感,这家伙肯定要整幺蛾子,不过她们可不怕听这种笑话,比这更劲爆更直白的都听过见过。这不算啥了。

李霞笑起来很爽朗的样子,嘴巴张得很大,都能看到粉红的舌头,她笑完了就搂了一下刘萍说:“瓶子,你也讲一个带劲儿的,让这帮小男生长长见识!”

刘萍也不推辞,大大方方的看了看三个男生:“听好了,一个男的一直苦于自己xx太小,一天看到一则广告:不开刀、不住院、让你的xx轻轻松松变大变粗!于是大喜,立即汇款。没多久收到邮包,急切地打开一看!靠!原来是一个放大镜!”陈冬和朱玲玲很给面子的和女生们一起笑了,牛鑫和林大伟也笑,但同时却红了脸,迎来女生们的调笑目光。

陈冬的目的达到了,共同开怀一笑之后,几人之间的气氛轻松了起来。

随着气氛越加放松,以刘萍活泼的态度,和正巧坐在她身边同属话唠属性的牛鑫很谈得来。而徐艳萍则不时的和身边的林大伟搭话。林大伟长得秀气,说话不多但很有条理,也会懂得适当的接话不至于冷场。李霞默认了姐妹的这种安排,主要是和对面的陈冬说话,时而还和挤坐在陈冬身边的朱玲玲搭话说两句。总体而言,气氛很热烈,欢声笑语不断。

三个女生对于陈冬和牛鑫林大伟都不抽烟表示了鄙视。她们会抽烟,不过没有烟瘾。当然她们从来不买烟,需要抽烟的场合一般都是抽别的男生发的烟。

抽烟对她们而言就是为了好玩,为了时髦,或者摆谱,为了表示自己很社会,有范儿。现在大家比较熟了所以她们就对三个男生居然不抽烟表示你们真“纯”。

陈冬就反鄙视她们:不抽烟,三十四十岁就还是三十四十岁,保养得好比如阴阳调和的好加上心情好营养好之类的,没准四十还能和二三十一样年轻。但是一旦抽烟上瘾,那么你完了,三十能追上四十,四十的人就向五十岁阿姨看齐——加速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