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腹黑的梁梓墨

带着空间去种田 飘逸莜 3545 字 11个月前

杨宏之前被梁梓墨夸了一通后,他猛然间发现,自己比蔡锐他们几个,在梁梓墨心中的位置还要重要。

因此,这时他的心情非常好。

只见他此时将手背在背后,一个人仰首阔步的走在众大臣的前面。

这期间,有人来巴结他,他却把下巴抬得老高,对人爱理不理的样子。

那些前朝投降的大臣们,原本投降梁梓墨,就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家人和祖业。

今天通过赐婚之事,才悟出来,他们不能再像以前在梁昊辰手里时,遇到事情只知道躲避。

于是,刚刚打起精神来,想要做些对自己,对国家,都有益处的事情来。

可是,被杨宏这样一甩脸子,刚刚激起了的激情,又一次被扑灭了。

唉!做人难啊!要做一个人见人爱的人,就更难做了!

唉,算了!自己又不是银子,做不到人见人爱!反正自己以后,都不会再混吃等死了!

既然,你杨宏不愿意理我们,我们还不想理你呢!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个当兵的粗人吗?

哼,看样子他也不懂得,什么叫人情世故。也许,这就叫作秀才遇到兵的情况吧?

咱不和他说理,咱也当他隐形就是了!

蔡锐他们看见杨宏仰首阔步的走了,他们也跟着一群大臣走了出去。

那些大臣们,非常识趣的故意走得慢点,等到他们几个走到他们面前时。

一个个边拱手一揖道:“恭喜各位大人!贺喜各位大人……”

这帮老狐狸这样做,倒是想跟他们套套近乎。

可是,由于明眼人都知道,梁梓墨这次赐婚的目的,是报复!

所以,在那些大臣们给他们道喜的时候,他们觉得这是对他们莫大的侮辱。

本想拿这些不懂规矩的老小子出出气!可是回头一想,这些大臣也是非常无奈的。

虽然他们几个都很年轻,可是任的职位却比别人高。

也就是说,如今这朝中除了梁梓墨这个大王,他们几个也算是这帮老臣的领导了。

大家都知道,当官的是最会拍马屁的。自己的领导,刚刚在这大殿里被赐了婚。

他们这些做下级的,无论如何也是应该恭喜一下的。

所以,蔡锐他们想到这里,就算是知道有人在幸灾乐祸,也没有办法治止。

于是,只能假装没有听见,加快自己脚下的步伐。

让那些还没有看见他们的人,没有机会对他们露出嘲笑的嘴角。

他们几个,都是练了陈漫云空间里的内功心法,易阳指的。

所以,只要他们快起来,就算是走常人身边过,也没有人能看清楚他们。

这时,众人只见几个不同颜色的身影,从自己身边一闪而过,就什么也没有了!

等他们揉揉眼睛,想要再看时,他们已经走得无影无踪了。

齐国王宫这边,君臣为了一些小事正斗得不亦乐乎。陈漫云回到缧稷山上,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啊!

她连夜赶回缧稷山,到家时已经很晚了。

她喜欢清净,就直接回到郊区的那栋房子去了。而且,李柱子也被她安排在这里。

谢氏在她不在家的时候,很少回来!一般都是与翠娘住在哪边首饰店里的。

陈漫云回来时,已经是亥时了。李柱子白天练功累了,早已经歇息了。

陈漫云四处查看了一下,没有什么事情,也就悄悄的睡了。

第二天,就是重阳节!

早上,陈漫云早早的就起来,做了白米稀饭当早餐。

她又弄了些白面,加了俩个鸡蛋搅拌均匀,烙了十来张薄饼。

然后,从空间里拿了些韭菜出来,洗净切碎加了鸡蛋炒好。

再把薄饼摊开,每个上面都用勺子舀一勺子韭菜炒鸡蛋,然后把薄饼卷起来。

等她把韭菜鸡蛋饼做好,锅里的白米稀饭也煮熟了。

她去叫了李柱子起来吃早饭,就捡了六张饼提着给谢氏和翠娘的稀饭走了。

睡在床上正在做梦的李柱子,听见自己师傅的声音,猛的一跟头翻起来,他兴奋极了!

这几天师傅不在的时候,他每天都是天不亮就醒了。一醒了,就先去把早饭煮在锅里,再去练功!

他答应过师傅,她不在的日子里,要把她教自己的那套拳脚功夫,好好练!

等她回来了,再教自己新的东西。

虽然师傅走了这些天,他十勤快的天天练着着。可是,他自己觉得自己的功力,不点也没有进步。

李柱子冥思苦想,却始终没有想到好办法。所以,他心中正期盼师傅,能快点回来指导自己。

没想到!还真被他盼回来了!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好得不能再好的好事了。

可是,等他风风火火穿好衣服出来时,连陈漫云的背影都没有看到一个。

只看见饭厅桌子上,师傅留给自己的四张韭菜饼,和一碗白米粥。

他没有顾着去拿饼吃,而是提气直接冲出门去找陈漫云了。

李柱子的悟性极高,所以就算陈漫云收了他这个徒弟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细心的教他。

他借着自己悟性高的特点,在陈漫云教了他两遍后,就全靠自己去学。

不过,因为陈漫云的教导有方,他学起来也不算太难。

这时,他也已经能一个纵身,就飞出去老高了。

虽然此时天还没亮,李柱子飘上天空后,在空旷的天际里,看见前面有一个娇小的身影,正急急忙忙往前赶着路。

在这一带,能飞得这么高的人很多。

因为当年,陈漫云为了自己不在时,无论是遇到梁昊辰派兵来围剿,还是山里的猛兽?

住在这缧稷山上的百姓们,都要有能够自保。就让所有人都学习武功!

谁知道这一学,有很多人就练成了一种习惯。至今,每天早上还有很多人,出来练功。

所以,这时李柱子目力不及,误认为前面那个人可能是,附近的百姓出来练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