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迁都的理由(二)

带着空间去种田 飘逸莜 3692 字 11个月前

,也就是新莽政权。

王莽的乱改革,引得当时天下大乱,百姓们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紧接着,引起了各地的暴乱,什么绿林军,赤眉军,都出来表演了。

后来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了,汉王朝被搅得一片混乱。

最后,刘汉皇族远房后裔――汉景帝的玄孙,刘钦的小儿子刘秀。

出来将各地割据势力,一一击溃,统一了中原,建都洛阳!

刘秀当时,建立洛阳政权的时候,洛阳周围的许多边陲小地方,其实还隐藏着很多的盘踞势力。

那些人,多数是些饿得走投无路的老百姓,事实上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

他不想用自己的兵,去杀自己的百姓。

他想用自己的好,去安抚那些造反的百姓。

所以,并没有打算把国都重新建在长安。

还有,长安地区在历史上是呈周期性繁荣的。

西周时定都长安,秦、西汉、也都定都长安。

当时的交通,除了骡、马、驴,就全是靠两条腿了。

所以,作为几朝都城的长安,在历经了那么多时期的皇权统治。

能给予的资源,已经是非常有限的了。

又经历了王莽之乱,如今更是满目苍痍,资源匮乏百废待兴。

长安的百姓们,经过了乱军的抢夺,就连自身都保不住命了。

哪里还有粮食拿出来,进贡给皇宫权贵们啊?

再说刘秀他初登大宝,也不可能样样都伸手向百姓拿。

他更不能像汉桓帝一样,在皇宫里做买卖,开市场,还卖官鬻爵。

因此,他只能想一个完全之策,先把百姓的温饱问题解决她,再来说当皇帝的事。

可是,刘秀他也是人,他不是神!

他能起家,全靠他在陈留郡济阳县一带的本家。

而且,那里又正好是富庶之地。他的宗亲,又家家户户都是地主。

他如今又是天下之主,要向这些宗亲,借些粮食应该能借到的。

他虽然从王莽手里,夺回了汉室江山。

可是,他夺回来的根本就是一个烂摊子。

到处的饥民要吃饭,他要做皇帝就得把那些,国之根本救济好。然后才能说得,上每年收赋税!

他刘秀不是陈漫云,手里有空间。养个十万八万的人,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刘秀没有这样的金手指!

所以,他给百姓们救济的粮食,必须是从那些贫瘠的土地里,辛辛苦苦一年才能收获的。

所以,他决定留在比较富庶的家乡,筹集粮食救济百姓。

顺便把那些,民间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给瓦解掉。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再看之前,长安城里所居住的王朝。

西周、秦、西汉,这些王朝基本上都是,他知道的历史上,比较强大的王朝。

他们都有足够的力量,抵御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

并且,还利用八百里秦川的沃土,滋润、壮大着自己的国力。

因为唐高祖皇帝――李渊是出生在长安的。所以,后来得了天下后,就建都长安!

那是李唐的根基,李渊这个皇帝是出了名做得最容易的皇帝。

第一,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的妻子,独孤伽罗的姐姐,因此这独孤伽罗就是李渊的姨母!

第二,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李渊协助留守京都的杨侑!

后来李渊在晋阳(如今天朝的太原起兵)。攻进长安后,杨侑就被李渊拥立为皇帝,隋炀帝杨广被称为太上皇。

江都事变时,隋炀帝被乱民缢死,几个月后消息传出。

李渊马上就逼杨侑退位,改国号为唐!

其实,历史上很多东西,都是不为百姓们知道的。

只要朝政一乱,最后的赢家往往都是,之前的那些名门望族,或者是皇亲国戚!

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刚才作者所说的关于隋朝的末代皇帝,隋恭帝!

其实,这隋恭帝他是两位!其中一位,就是作者刚才说的杨侑!

而另一位,也是太子杨昭的儿子,而且还是二儿子,也就是次子――杨侗!

刚才说的隋恭帝,杨侑!还是杨昭的三子!

要说起来,李渊在长安拥立的这个杨侑,还算不上是正统。

因为,这个杨侑被李渊拥立的时候,隋炀帝杨广还在世。这在历史上还不正统!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杨侗是哥哥,杨侑是弟弟!

按说照古人所说的,长幼有序,这老二说话肯定要着数一些!

可是,他们两兄弟禅让皇位的人不同。所以,这杨侑就变成了正统的了。

怎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这杨侑禅让的是李渊,而杨侗禅让的人却是王世充!

这王世充祖籍是西域胡人!祖父早亡后,他的父亲跟随其母王氏,改嫁到了霸城也就是,今天天朝的临潼!

一看,就知道这王世充的家庭背景,没有李渊的家庭背景雄厚!

后来,他能挟持杨侗,到禅让自立为帝。

那全都是,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愿意拿命去拼杀来的。

还有他从小的兴趣爱好,王世充虽然出生并不显赫。

但是,他从小就喜好读经史和兵法,还喜欢占卜,观天象,推测天象!

后来的能征善战,那都是他学得多,从一个草根到皇帝!

只是后来,王世充跟李渊对决的时候,李渊得胜了!

所谓成王败寇,历史永远都是偏向强者的。

因此,就连隋朝的两个杨恭帝,其中杨侗不论是年龄,还是年份都应该算正统的。

可惜,就是因为杨侗禅让的人,最后被淘汰了。

所以,就连他这个本应该属于,隋朝正统的末代皇帝,差点都被遗忘了!

在史书也只记下了短短的一句话!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不论到那个年代,永远都是弱肉强食!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谁手里有人有枪,就谁说了算!

所以,其实梁梓墨想要迁都,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又何必要让自己去烧脑费神的,想个说法呢?

唉!也许,自己和梁梓墨的出生年代不一样,想事情个处理事情的方法,也完全不同吧!

算了!既然他让想,自己再参照历史想想吧!

武则天当年迁都洛阳,那也是因为她在没有当上皇后时。

在长安皇宫里的那些,如泣如诉的遭遇,让她在心里留下了,不可抹灭的痛苦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