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政治的学子,就安排到政治学专科里面去,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
这样一来,她的各科专业人才就会学得更多。也会研究出来更多实用的东西来。
再也不会像以前那些学子,学的整个就是一个大杂烩。
所有的知识,都是那么有限。由于学子们以前,对很多方面的知识都没有基础。
所以,老师们教得也非常吃力,学子也得就更吃力了!
因此,三年时间老师们只能把各科的知识,笼统的教一遍。根本连细说的机会都没有!
而第二批学子们,对于学习专业知识就多出来三年时间。
三年里,他们在太学里,除了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知识,他们还能结交到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
这也是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时各自的人脉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漫云也在为自己以后,能少操些心而努力着。所以,她对关于太学的事情,非常在意!
这时她正想着:蜀国如今有太多的荒地,河流湖泊,没有人去治理了!
等这些人学成后,就让他们为自己服务,争取把蜀国治理得更好一些。
就在这时,就听见太学的校长紫玉,在教室门口轻声喊道:“主人,主人!”
陈漫云见紫玉如此神秘,就对正在被自己考核的学子说道:“好!你再去温习一下,我等会就来考你!”
陈漫云说完,转身就出了教室来到紫玉身边问道:“紫玉姐姐!找我有什么事吗?”
紫玉笑眯眯的看着陈漫云说道:“主人!恭喜你,好消息!”
陈漫云听到紫玉这样说,斜着眼睛将信将疑的看着她道:“紫玉姐姐!快说喜从何来?”
紫菀笑嘻嘻地答道:“主人前几天不是在找一个孩子吗?”
陈曼云听的紫玉的话简单的答道:“嗯嗯!怎么又没眉目了?”
紫玉听了答道:“恩,是啊!前几天,我们他去守城隍庙的老张头来了!”
陈曼云听了紫玉的话,惊喜的问道:“老张头?她他现在在哪里?
姐姐快去帮我把他带过来吧!”
紫玉听了陈曼云那激动的话语,笑着答道:“主人别急!老张头已经来了王宫!
现在正在外面,等候您的吩咐呢!”
才曼芸这一听,高兴的说道:“那快请吧,姐姐快请他进来吧!”
紫玉听了急忙说道:“哎……主人这可舍不得!
这里是太学院,祖国的最高学府!怎么能让人随意进出呢?
我看还是咱们出去见见他吧!”
陈曼云听到紫玉的话,忙说道:“哦,也对!
是我一时疏忽了!那我们赶快出去吧!”
于是陈曼云说着,就拉起紫玉的手往太学院大门外走去。
太学院朱红漆的大门外,此时正站着一个,五十多岁面容清瘦被都有些佝偻的老头子。
陈曼云看见那老头子,忙拉着紫玉的手直接走到老头子面前。
很有礼貌的向老头子说道:“张大爷有什么好消息吗?”
因为,这个季节尸体放在外面,很容易长蛆虫。
所以那许大善人,一看见李柱子回去了,马上就让他穿上麻衣,带上孝布。
还让家人请来六个道士,给李柱子的娘亲做了道场。
这做道场也是有讲究的。一般穷人家里死了人,都会请让两个道士,开个小棂。
而那些小康之家,就会请上三四个道士,开一个大棂。
这次许大善人给李柱子的娘亲,居然足足请了六个道士。
所以,这个道场在这峨眉山附近的村落里,百姓们的眼里算是做得最大的。
这李柱子的娘亲,和许大善人家非亲非故的,只算是一个寄居在许家的母子两。
这许大善人就这样厚待她,真是上辈子积了德。今生才让她葬的如此风光。
许大善人还的请了村里的人,帮忙把李柱子的娘亲抬出去,风风光光葬在峨眉山下。
这古代人,对于一个人的概念就是,出生是没有办法选择的,谁也左右不了自己的出生。
但是,死后的葬法却是很讲究。那可是,从一个国家的大王,或者说皇帝开始。
都是一个想法,人人都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够被风光大葬。
因此,后世的人们就看见了,历朝历代的君主在自己活着的时候。
就在自己百年之后,请人道士找墓地,建墓穴!
对于死后的身后事,谁都没有马虎了事!
在众多的君主里面,可能就数元朝的君主们,最不重视自己的身后事了。
或许也并不是不重视,只是因为风俗不同罢了!
因为元朝的君主是少数民族吧!他们的墓地在后世都很少发现了。
不过,就算是元朝的君主们,那么不在乎身后事。他们死后发丧的什么的,葬礼还是很隆重!
而且,他们的墓地还要出动军队封锁,要一直等到新坟长满了青草,军队才会撤离!
其他的那个朝代的君主,死后都会让全国的百姓,为他们守孝三年!
在这三年里,国内基本不会举行大型的欢庆活动。
就连民间的婚丧嫁娶,都得低调进行!
一个国家,上面的领导人都这么重视身后事,那他所带动的百姓们,对人死后的事情也就非常看重了。
所谓抱大腿有饭吃嘛!所以,广大老百姓都跟着君主的步伐,一起并肩迈进!
只不过,别人家死了人的葬礼都是自己家的,后代全权办理。
可是,李柱子的娘亲死了,而李柱子又半天没有找到。
居然就由许大善人,李柱子帮工的东家给全权代理的。
这样的事在当地,还是第一次发生!
李柱子心里非常感激许大善人!但是,他却再也不想呆在许家弯里,帮许大善人家放牛了。
于是,他在母亲的坟头守了一晚。第二天早上,天一亮就来到许大善人家门前。
等着许大善人起来开了门,李柱子走上前去就给,许大善人叩了三个响头。
沉声对许大善人说道:“许老爷,您的恩情,柱子我记下了!
大恩不言谢!来日等我李柱子出息了,就回来报答您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