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阁下面,是用浮雕的手法刻着,层层叠叠的卷云纹和,一些形象生动活灵活现的鸟儿。
有展翅高飞的,有扭头顾盼的,也有相互嘶鸣的,这些形态各异的小鸟图。
让人想起了一种,以悲泣得名的鸟――杜鹃!
陈漫云突然想起了,一个关于杜鹃的传说。
据说也就是,这蜀中的一代君主望帝――他叫杜宇。
传说,杜宇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经常去田地里教百姓农耕。
非常受百姓的爱戴,可是,这蜀中四面环山,夏天雪山上融化的雪水流下来。经常使蜀中百姓四处避水患,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可把他急坏了!
后来,从下游来了一位叫鳖灵的人,他说他会治水。
就被杜宇封为丞相!命他带着蜀中百姓四处治水。
就在鳖灵治完水,凯旋归来时。
望帝就主动让贤,把王位让给了,他自己觉得比他自己更有能力,让蜀中百姓过上好日子的鳖灵。
可是,谁知道?鳖灵当了皇帝后,没多久因为骄傲就不思民情。
此时,老迈的望帝已经搬去西山修养,听到百姓们日子比之前还难过,就想去进宫劝解鳖灵帝。
可是,鳖灵当了皇帝后,就不问政事,整天就知道享乐!
当杜宇来时,还被侍卫挡在宫外不给进。
杜宇被阻,无奈回到西山后,还是放不下百姓。他想,要是能变成鸟儿飞进宫去就好。
他就能面见鳖灵,给以劝解让他赶快反省过来,从新带着百姓们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就这样,那天夜里,他还真就心想事成了。
他真的变成了一只杜鹃鸟,飞进宫去将自己要说的话对鳖灵说了。
可是,他飞出宫来时,就再也变不回去了!
由于,他牵挂百姓们耕种不知道时节,就在当年的农耕时节,到处提醒该下种了,直到啼血而亡。
千百年后,人们就习惯了这种叫作杜鹃的催耕鸟,称它为杜宇魂。
此时,陈漫云看见那灰色的石排风,在雨水的冲刷下,那一卷一卷的云纹像是真的在流动。
而那些鸟儿,也像是正随着云朵和雨水,在慢慢的移动。
石排风的门槛上,弯来绕去刻着一些类似文字的图案。
陈漫云仔细的,看着那些行云流水一样的文字,像是在哪里看到过。
对!她是看到过,不就是在穿越的当天,首长给她的那封信纸上的暗纹吗?
当时她就觉得奇怪,可是却不曾问出来,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些文字是什么意思?
石排风下面,开着一道正门和两道侧门。每道门口,都站着两手执长矛,身穿银钾、银盔的侍卫。
尽管,雨水淋得他们连眼睛都睁不开,也毫无退缩之色。
正当,陈漫云他们想要向雨中的侍卫们,打听老者的去向时。
从中间的正门里,走出一个手撑褐色油纸伞,白面无须头包白色头巾的老者。
{}无弹窗“老伯!我是说,我们可以帮你们治理水患!”
“真的?你们真能帮我西蜀治理,这遍地洪荒之水?”
这次真的出乎意料,陈漫云话音刚落,老者就激动的问道。
这声音里充满了久违的渴望!像是一个被病痛折磨了很久的病人。
突然有一天,听到大夫说他的病是有药可医的。
那种对健康的期待,对生命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都集中在这一句问话里。
此时,陈漫云在他那隐藏在斗笠下的眼睛里,看到了闪亮亮的精光。
于是,微笑着郑重的点头,说道:“嗯!是的!我们可以帮你们治理水患!不知老伯可不可以,带我们去面见蜀王?”
那人听了陈漫云的话,迟疑片刻说道:“你等要找蜀王商议何事?可否先说与老夫听听?”
陈漫云看着他,笑眯眯的摇着头说:“老伯!您还是先带我们去见蜀王吧!
我保证,见了他老人家,我就当着他的面告诉您!”
借地种粮这样的事情,还是当面跟能作得了主的人说,比较有效果。
跟旁人说了,只怕是知道的人越多,目的越不容易达到。
每个人的位置不一样,角度不一样,看到的问题就不一样。到时候,众说纷纭反而于自己的目的无益。
所以,此时还是先守口如瓶的好!
“哦?看来事情很重要啊!是必须要见到蜀王才能说?”
老者听了,陈漫云那委婉的话语,有几分玩味的问道。
陈漫云也不急不恼的,面带微笑点点头答道:“是的!老伯!”
“嗯,既是很重要的事情,那就等见了他在说吧!姑娘,那就请你等一等,老夫去去就来!”
老者说着,就扛起锄头往那些正在梳理河道的,人群里走去交代几句又走了回来。
只见,他笑呵呵的对陈漫云说道:“好了!走吧!我们进宫去!”
进宫去!这蜀王就这么好见?不需要先报备一下,再等待通传吗?
这是乎,更是出乎陈漫云等人的意料。不过,既然他都那么有把握,让自己几人跟着他进宫,那就进宫吧!
为了让蜀王相信,她们真的有能力帮助蜀国治水。
陈漫云让大家,还是像来时一样,骑在各自的坐骑上,跟在老者身后往王宫里去。
而那老者,在看见陈漫云和两个英俊的少年人,骑着那头硕大如牛的豹子时。
心里开始一惊,后来又很是了然。看来,这几个孩子都是真有本事的人。
不说别的,就看他们那身下的坐骑就知道了。
普通人,怎么可能驯服那头,比成年公牛还大的豹子?还能拿它当坐骑?
只怕是,猛的一看见那么大头豹子,就已经吓得魂飞魄散了,更别说骑在豹子背上了。
还有那个身穿白衣的女子!居然还骑着一只大鸟!不说那么大只鸟他没见过,这世间拿鸟当坐骑的人实在是太少见了。
看了他们这样独具一格的坐骑,老者心里还真对他们充满了希望。
看来,有他们帮助治理水患,蜀中的百姓终于可以少受苦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