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若没想到杨家跟官府还有这样的仇,怪不得杨义不肯直接把银票送到县衙。
这样的话,她把杨义给的银票送到县衙好像不太地道。
可是把一万两的银票给杨义送回去别说陈白光舍不得,就是她也舍不得,用这笔钱可以为致文做出不少政绩,送回去太可惜了。
最后小若决定把一万两的银票拿回来,该做什么再慢慢想。
小若回到衙门后院,婆婆高兴的告诉她,邵氏来信了,还把胭脂坊和腐竹坊的分小若来晋州城之前见邵氏只打理一个胭脂坊游刃有余,离京前索性把腐竹的账目一并交给她打理,等萧滨去京城的时候再对对账能省不少事。
胭脂坊和腐竹坊的分红加起来并不少,常念如让婆婆先帮自己存起来,等她身体好点再让婆婆把银票送到晋州城的银号存起来。
风笛县也有银号,只不过这里的银号是私人开的银号,而晋州城有一家在全国都有分号的银号,以后不管去到哪取银子都方便。
1313
赌坊的银子虽然来得快,可风笛县这个地方,那些赌鬼输赢的银子也不可能太多,杨义这一出手就是一万两,很吓人好不好?
小若揉了揉脸,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要像乡巴佬一样,稳了稳心神,对秋云道:“把这一万两银票送回衙门,捐款人记上杨义的名字。”
虽说她是县太爷的嫂子,但这么一大笔的银子,她可不想惹来一身骚。
放了三天假,孩子们上课更加认真了,好像害怕他们不认真小若就不教他们了一样。
下了课孩子们还缠着小若给他们讲故事,讲完故事,孩子们又问东问西,直到小若好几次催促,并保证明天还会来私塾给他们上课,他们才依依不舍的回去。
小若离开私塾没多久就遇到下衙的陈白光,小若笑着和他打了个招呼。
陈白光看着小若欲言又止,小若勾唇道:“陈大夫,您这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陈白光道:“刚才秋云姑娘给衙里送了一万两的银票,说是杨义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