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京城的银楼又传来消息,说又有一位贵人想定做首饰,小若立马将银楼重新定了位,并重新取了个名字“老匠银楼”,这店铺名不算好听却好记,这是打开银楼名气的第一步。
小若剽窃了前世见过的珠宝款式加以修改,让那些首饰款式即适合这个朝代的女眷配戴,又能让人耳目一新不觉突兀。
小若从中挑了几份图纸让首饰师傅用不同材料多打制几套,供不同消费水平的客人挑选,剩下每种款式用上好的材质打制,每一种款式只打造一套,每一套都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相信一定让人会趋之若鹜。
当然了,这些独一无二的首饰价格也不低。
小若了解的珠宝款式也有限,一年两年内她还能给银楼送些设计稿,可她不是专业的珠宝设计师,自己知道那点东西总有用尽的一天,她觉得还是让元宝给她多找两个全能的首饰师傅比较妥当。
不过这事不急,元宝还在查公公的死因,她先把这事放到了一边。
十二月底,关氏收到了傅静文和傅致文派人从京城送来的年礼和信。
看完信,关氏脸上笑开了花:“静文也怀了身孕,明年五月的产期。”
傅静文一开始不知道这孩子能不能保住,也不敢把自己怀有身孕的事告诉娘家人,不过现在莫御医都说坐稳胎了,她才敢把这事写在信上。
“娘,我们是不是也该准备些年礼顺便让莫家下人带回京城?”邵氏问,心里很替自家小姑子高兴。
莫伟钦前途一片光明,如果静文这胎能一举得男也算是在莫家站稳脚跟了。
小若倒没想这么多,想了想,说道:“致文平时肯定没少在莫家蹭吃蹭喝,这年礼肯定要送,而且还不能送少了。”
小若从空间里取了一支三指粗的大人参,另外还有两支小指大小的小人参和几朵半大的灵芝,还有一些鱼干和笋丝干等吃食打包好交给关氏,和关氏邵氏两人买的一些小孩子的衣物一并装车让莫家下人运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