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了省城之后,就住在离考试地点不远处的一个小旅店里,算是一个城中村。
看得出来,李牧带队的时候,都是轻车熟路的,对这一带都十分的熟悉。
半路上,李牧才跟她匆忙解释了两句,这个小旅店的老板娘也是一位拥有刺绣高级职称的绣娘,还是初级职称考试的一个常驻评委。她的作品在市面上也是十分受欢迎的。
这个小旅店,刚开始就是她为了工作方便,在这里买下的一个民居。
后来她收了徒弟,有时候又接待一些客人,觉得地方小不方便,就又买下了旁边的一座房子,直接修成了四层的小旅馆。
不要看它地处的环境杂乱,里面的装修倒是十分精致。
曾以柔一走进旅店,就明白为什么丝织厂的人会选择这里做为落脚的地方了。
小旅店的大厅就像一个讲究的家里的客厅,有沙发茶几,跟酒吧差不多的柜台,柜台后面的货架上摆放的不是日用品,而是各种刺绣用品。
沙发的旁边有一个博物架上面摆放的是一些刺绣小物件,沙发后面的墙上则挂着好些裱装过的刺绣作品。就连沙发上的坐垫,茶几上的桌布和杯垫都绣着一些简单的图案。
整个客厅,扑面而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刺绣的艺术殿堂,温馨又不是高雅,亲切却不脱俗。
柜台后面是一个穿着月牙色唐装的小姑娘,看到众人,笑咪咪地迎了上来。
李牧跟她说,他们之间有预约过,是古县丝织厂的。
小姑娘立刻恍然大悟,转身到柜台拿出本子,拿着一大串钥匙,带着他们上了楼。
小旅馆的楼道都铺着地毯,白净的墙面上也挂着一些刺绣作品。
丝织厂的房间在三楼靠楼梯的地方,一共四间。另外三间都是双人间,只有李牧的这间是一个三人间的套间。而住着的人就是李牧、曾以柔和李艳丽。
李艳丽对这里到底是一点都不陌生,一进门,直接提着箱子,走向了向阳的一个房间,一甩门,就把众人隔离在了外边。
李牧歉意地看向曾以柔:“艳丽的性子就是这样,你多担待一些吧!”
曾以柔微笑着说道:“没关系的,她能同意跟我住一个房间,我已经很意外了。
我们之间的恩怨都过去两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