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同行是冤家。
有一次,我在我们店里偷听到有人说,周家那个小丫头锈技不错,小小年纪,十分有前途,还说我可能都不如她。
我就不服气了,发誓要找到她,非要比个高下。
就这样,我们认识了。”
卓冉很明显对这个敷衍的经过十分不满意,道:“陈奶奶,你讲故事,怎么这么无趣呀?什么叫就这样?就怎么样呀?你怎么就认识了呀?你倒是说清楚呀!这不上不下的,吊着人的好奇,怪难受的!”
陈奶奶哈哈大笑起来,用逗小孩的语气,道:“你来说说,到底哪里需要清楚?或者,你想知道什么呀?”
卓冉略一思考,十分认真地说道:“比如,你要去跟周奶奶比个高下,最后,你们比出高下了吗?到底是你厉害,还是周奶奶厉害?
还有,你怎么找到周奶奶的?”
陈奶奶十分有耐心地解释道:“找你周奶奶十分容易呀!她的绣品在我们店里寄卖,当然是写着家里的地址,我只要一查,就知道了。
至于,我和你周奶奶的绣工吗?
我们还真没有怎么比过。
因为,我们的流派不同,传承的技艺也有差别,还有,我的年龄比她大好几岁。
我要真的较真,反倒是会落了下成。
主要是,你周奶奶当是在绣自己的嫁妆,哪里有空理睬我的纠缠呀!”
卓冉恍然,道:“陈奶奶,听着你这么说,我感觉自己好像时空穿越了一般,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看到了一群的大家闺秀。”
“还一群大家闺秀嗯!听你的形容就让人掉价三分了!”赵奶奶十分不客气地批评着。
“这才是现代的年轻人的朝气呀!时代已经跟我们那个时候大不一样,对女孩子们的要求也要跟着变,小赵呀,你就不要再用自己的老观念来束缚你孙女了,我觉得吧,你孙女这个样子就很好!”陈奶奶笑眯眯地评价着。
她们又聊了一会儿,陈奶奶看向了进门之后,十分安静的曾以柔,朝她招招手,道:“小姑娘,过来,让我看看!”
曾以柔紧张地站起身,被钱奕鸣让到自己的座位上,拍拍她的肩膀,给了一个鼓励的笑容。
曾以柔深吸了一口气,腼腆地笑道:“陈奶奶,您好!”
陈奶奶上下打量着曾以柔,点点头,道:“嗯,不错,不错!目光单纯干净,性子安静不躁,是一块学刺绣的好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