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还说什么来救人,里面到底卖的什么药?
宋初文凝耳细听。
“村子里没有锣鼓唢呐声,不像是办喜事的样子。”
大公主点头,声音带了几分凝重:“可能是出了什么意外。”
两人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
方侍郎家在村子中央的位置,大公主按着那人的形容,没有什么困难,就找到了方家的大门口。
光看外面,也知道方家是村子里比较气派的人家了。
当然,和帝都城里的富贵人家没法比,只是在一众人家里,稍微体面些。
里面并没有什么动静,应该没有宾客上门。
大公主想上前去敲门,宋初文立即伸手将她拦住,自己过去了。
木门上绑了大红色的红绸。
宋初文只敲了两下,就有人来开门了,只见一个中年大叔冒出头来。
见了宋初文的面容,那大叔下意识往门里一缩,“这位大侠,你是找人还是问路啊?”
宋初文正要说话,就被扒开了,大公主的笑脸露在了大叔面前,“大叔,我们是来找方侍郎的,他在家吧?”
一听说是来找自己儿子,方大叔更警惕了,毕竟,宋初文的模样,看起来有点凶。
“允礼在帝都!怎么会在家!不在!”
说着,就要关门。
大公主的手撑上去,看起来完全没使劲儿,大叔猛使两下力,门扇居然纹丝不动,关不上!
他手心冒汗,想着,这两人定然是儿子在外面得罪的大人物!定下的亲事成不了也就算了,居然还有人来趁火打劫!
“说了不在就是不在!两位要找允礼,自去帝都刑部衙门!”
方大叔见宋初文手里还拎着剑,嗓音都发颤了。
大公主笑了笑,安抚道:“大叔,是方侍郎请我们来的,说是家里有麻烦,让我们来帮忙。”
方家家里的确是有麻烦。
听了这话,方大叔狂跳的心顿时落了地。
“真的?真是允礼叫你们来的?”
宋初文见不得这磨磨唧唧的样,沉声道:“我是方允礼的同僚,刑部左侍郎,这位便是大公主,方允礼去信说要我来救人,到底怎么回事?”
他这调调,像是审犯人。
方大叔又缩了缩,看向大公主,大惊道:“又、又来一位公主?!”
又?
大公主凝眸。难不成,方家宅子里面,有另一位公主?
宋初文也说不出什么来。
他也只是知道个大概,方允礼发来的信上,并没有说得很清楚,只说要他前去帮忙救人。
信上还特意叮嘱了不要惊动官府。
以宋初文对方允礼的了解,他知道这事非同寻常。
知道大公主的本事,他毫不犹豫就拉上了她。
“我也说不明白,等到了地方,自然就知道了。”
这话听起来有些敷衍,但大公主了解他,知道这是发自内心的说辞。
于是她没再追问。
马车声辚辚,驶出城门,行上了官道。
礼县并不是很远,半日即可到达,天色将黑的时候,马车就已经从礼县寻到了杏花村外。
听见大公主的轻咳声,宋初文才猛然想起来,因为赶路,她今日没喝药。
“你怎么样?”
说着,他脱下了身上的外袍。
大公主忙推道:“我没事,你穿上。”
宋初文知道她厉害,有内力护体,不缺这一件袍子。但他是个大男人,必要时候,当然要表示一下对自己妻子的关怀。
于是他不由分说,把外袍硬生生披到了慕容萱身上。
又难得地来了一句:“若你病情加重,我便后悔叫上你一起跟来了。”
这话听着,带着点别扭的威胁。
大公主心底暗自好笑,只能将他的外袍裹紧。
桃红柳绿没有带着来,只有一个赶车的侍卫,两人下了马车,侍卫将车停在了村口,也要跟进去。
宋初文道:“把剑给我,你留下。”
那侍卫犹豫了一下,将佩剑自腰间取下,递给了驸马爷。
宋初文拿剑的样子,还真有几分英气,大概是身高给衬出来的。
大公主知道,他只会几招简单的招式而已。
暮色降临,杏花村幽幽暗暗。
进村的路很好走,马车可以通行,只是宋初文谨慎,里面的局势尚未明了,所以才在村口就下了车。
大公主穿得简单,是一身黑白相间的胡服,领子微微立着,很有巾帼须眉之气势。
就是脸色白了点,透着病气。
两人一进村,就引来村里人明里暗里的窥视。
宋初文手里握着剑,他严肃的样子看在熟人眼里,一脸正气,只是,到了陌生人眼里,便成了一脸凶气了。很像是戏文里说的,寻仇的江湖人士。
所以他叫大公主留在原地等他,过去问路的时候,人家砰一声,把门给大力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