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移动的纸片

星河斗士 韦小宝 3375 字 2024-04-23

“你是怎么作到的?”杨玉龙趴在桌边,看了两分钟,确认的确是费星用念动力移动的碎纸后问道。

“按老大说的啊,电影里经常演的那种,用意志力可以移动物体,以前以为都是骗人的,没想到真的能作到啊。”费星比杨玉龙还要兴奋。

意志力移物,这样的电影、小说,早在上万年前就有了,而且从未间断过,这是一个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好象永远都不会过时。

当然了,这种东西,好象也只能在电影、小说中才能看到,现实之中,没听说过有这样的异能人士,以前传闻有过,不过后来都证明是骗人的。

即使杨玉龙不愿意相信,可事实放在眼前,费星就是格西达口中那种天赋极佳的人。训练比别人少,不愿意吃苦受罪,可仅用了五天时间,连第一式都没过关,念动力已经出现了,而且作的比当初的杨玉龙还好。

虽说当初自己没有使用药液,前后用了四个月时间,才能将将让草叶动上几下,比起眼下的费星可是大为不如。

十名自愿者都见识过费星的表演之后,马上变得热情高涨,这东西对机师的作用如何还不知道,单看这手奇妙的隔空移物,已经深深的吸引了他们,只有魏强神色不变。

等自愿都离开之后,魏强拉住杨玉龙问道:“杨队,我们练的这玩意,就是为了移动纸片?还是练得高深了之后,能移动机甲?”

这东西看起来的确挺神奇的,可作为一名战甲士,他更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魏强也算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敢兴趣,如何能进一步成为血士,才是他最在意的。

移动机甲?这要求可太高了点,一部五八式机甲,高九米,宽三点二米,总重量高达八十吨。当然,不管多重,到了太空中是没什么意义的,可凭神侍经,想要移动它,就算练到十二卷,杨玉龙也没信心。

目前他修习到第十卷,可以轻松的移动起五十公斤的重物,可比起八十吨,差别太遥远了。

“恐怕不能,而且修习神侍经,也不是为了移动机甲,而是锻炼念力。”

“念力?”在星际通用语中,没有这个词汇,杨玉龙使用的是纳西语说的,想要解释清楚可不容易。

“有什么用?”魏强通过明显不同的发音,知道这个词应该是杨队家乡的土话。

念力的作用,一时之间也说不清,好处是明显的,可以快速提升人体的耐力、暴发力、体力,而且在使用高速变向的时候,能够减少眩晕。至于它真正的作用,连格西达都不清楚,只能用护法卫神来解释。

这个结果,让魏强更摸不着头脑了。他可不是土着,当了几年的兵,对军部的效率、习惯都很清楚。如果申请别的训练设备,倒有可能,基因果算什么军需品?而且一次就送来五十枚,这实在太奇怪了,有问题啊。

就算他想破了头,自然也想不出其中的原故,难道说因为杨玉龙的故乡特产这些东西,军部才批给他的?这也说不通啊。

不仅他不明白,杨玉龙也同样想不到,从他被送进收容所开始,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军部特情科的注视之下。

第二舰队指挥官达菲一级上将,亲自指示特情科,将杨玉龙的一言一行,所有表现,都记录在案,每周向他汇报一次。这件事不仅达菲上将作出指示,军部参谋部、皇帝长老团也同时作出类似的指示。

梅岭帝国近一千年来,从未如此关注过一名小小的土着。虽然不知道这小土着的来历,可特情科哪敢放松。在杨玉龙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每天吃多少饭,上几次厕所,都在监视之列。

基因果的报告打上去,第一时间就送到达菲的手中。达菲上将在办公室里看了一遍资料,将杨玉龙进入收容所后,所有的表现,每一次的测试成绩,翻来覆去的看了不知多少遍。最后还是没有调杨玉龙亲自询问,而是送去了五十枚基因果。

梅岭帝国在三千年前发现了纳西星,从那时候开始,每年都会用粮食换取思念石、基因果和雪榕液。经过三千年的积累,这三样东西,帝国现在并不缺乏,库存多得是。相比之下,那些不起眼的思念石,才是让他犹豫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帝国科学院,对思念石的了解,连皮毛都算不上,达菲只能隐约猜到一些。帝国的科技没能力提纯它,更不要说使用了。

除了用去一部分,向六级文明换取技术、设备之外,绝大部分都在帝国手中,其中一大半收藏在皇家所在的梅岭星,其它的都在各地的战备资源库中封存。纳西星三样特产,都是可以放上几万年不坏的东西,储存多久都没关系。

五十枚基因果,别说整个帝国,作为帝国的一级上将,他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反正这东西对帝国来说,已经算不上重要的物资了。倒是思念石,他需要向军部协调之后,才能拿到。

梅岭帝国使用的基因修复液,至少需要四叶以上的基因果提炼,年头不够的基因果,早就看不上了。

偶尔低等文明属国发现了帝国需要的矿产星,倒是可以用这东西来交换稀有矿产,对帝国来说,惠而不费,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拿到基因果只是第一步,其它的配料还得想办法。好在这里是太空城,有全境网络系统,可以联接帝国境内的所有固定网络基站,没有比这东西更好的查寻工具了。

植物比较好查,通过网络的三维视图,只花了小半天就将所需的找齐了,都是些普通货,很多星球都有出产,价格也很便宜。

矿石部分就比较麻烦了,这东西单从外表看,不太容易区分,杨玉龙只能用最笨的办法,看着差不多的都来上一份,反正配料需要的不多。

这次报告上去之后,很快批下来,又是以军需品的名义,由后勤部分统一采购,甚至都不需要军部后勤部,布郎舰队后勤部就轻松搞定了。

东西全了,配药对杨玉龙来说很容易,那些先进的设备都用不上,粉碎机一台就已经比纳西星上配药方便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