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担心,这里可是神田哟,神田自然有其神奇之处,想知道吗?”说话的时候,眼中带着一丝得意。
丽江仰起小脸,闪亮的大眼睛看着杨玉龙,等着他的解释,每次看到小丽江这种表情的时候,杨玉龙就小腹下就会传出一股热流,有一种将她抱在怀中揉碎的冲动。
清了清嗓子说道:“这神田最神奇的地方,不只是能够种植青石果,而是在净水(雪山融化的雪水)浇灌下,大大加速青石果的成熟时间。一叶青石果,在外面需要十年的时间,而在这里,只需要一个月就够了。”
“啊……”丽江惊呼出声,居然有这种事情,那他们可是发财了,以后的日子根本不用愁,也不需要辛苦的每天去开采神石,割雪榕树了。可是这好象违背了神的旨义,神可不希望他的子民好吃懒作啊。
接下来杨玉龙神色一暗:“四叶青石果,四个月就能长成,可是第五片叶子,需要三个月才行。第六片叶子,需要半年,第七片叶子,要八个月。你看最上面的那株青石果,上个月才长出第七片叶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长出第八片。”
“不仅如此,这神田每阶都是不同的。最下面的那阶,一个月就能长出一片叶子,可是我等了一年多,也没有长出第二片来。第二阶可以长出两片叶子。按我的试验结果,最上面的这一阶,才能种出九片叶子的青石果。”
“我希望……两年之内,它能够长出九片叶子,我要用九叶青石果,作为迎娶你的礼物,玉雪神山见证,只有我的小丽江,才配拥有九叶青石果。”杨玉龙象是在喃喃自语,又象是在神山起誓。
愉快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罗丽江又恢复了往日的辛劳之中,只是在忙碌的同时,嘴角会时不时的轻轻翘起,表达她内心的欢快。平时辛苦的劳作,也觉得轻松了几分。
至于神田的事情,离开溶洞之后,两人都没有再提起,这是属于他们两人的秘密。小丽江决定,在成婚之前,再也不去那儿,等到大婚之后,那里才真正属于她和他的神田。
杨玉龙也恢复了往日的习惯,和村里的青年男性不同,杨玉龙不喜欢喝茶聊天,下棋打屁,有那时间,还不如多研究一下东巴文字更有意思。
经过十年的学习,杨玉龙的东巴文字已经学的差不多了,比起爷爷也差不了多少,因此他决定去五十公里外的丽江小镇,向那里的东巴老人学习格巴文字。
说起格巴文字,它的历史和东巴文字同样久远,数量却多得多,据说有一万多个字,即使是最博学的东巴老人,也只能认识其中的四、五千字。而使用格巴文字记录的书籍数量更多,可惜由于无法认全所有的文字,这些书籍,也只能作为收藏,没人看得懂里面讲的是什么。
杨玉龙从小就喜欢学习文字,喜欢看书,可惜村里没有书籍,作为东巴老人,爷爷手中也只有一册识字书,里面记录着所有的东巴文字。想要看书,必须到丽江古镇,去那儿的东巴院求教,经过东巴老人的测试,才有机会看到。
当然也可以去大自然神庙,那里也更多的书籍,只是要求会更高些,如果认不出八百个东巴文字,根本没机会进入大自然神庙的。
象这样的神石,很可能换到几十甚至上百袋的粮食。当时丽江的母亲还在,家里不象现在这样困难,所以小丽江毫不犹豫的将这块神石送给了杨玉龙。
送心仪的男孩神石,也算是纳西族的一个传统,只要男孩接受了女孩赠送的,用红丝线包裹起来的神石,就表示两人愿意接受对方。
也是从那时候起,杨家对罗家的照顾就多了起来。从小看着丽江长大,杨玉龙的父母,自然知道孩子的品性,也知道丽江是个很能干的女孩,足以养活自己的丈夫。
滑板在四千六百米的高度,转个方向,经过十天的练习,杨玉龙已经可以熟练的使用滑板,即使多载个人,也可以轻松的应付。
又滑行了大约一小时,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下停了下来。收起滑板,冲着丽江神秘的笑了笑。
罗丽江回应他一个大大的笑脸,不管带她到哪儿,只要和杨玉龙在一起,小丽江就会很安心。
“跟我来,带你去看个好地方,我种的田哟。”说着,从丽江背后的背篓中,取出两只火把,这是出发前,杨玉龙放进去的。
转到岩石背后,扒开上面的苔藓,露出一个黑呼呼的小洞口。洞口仅容一人勉强通过,杨玉龙率先钻了进去。罗丽江犹豫了一下,先取下背上的背篓,放进洞口,接着自己也钻了进去。
在玉龙雪山上,象这样的洞并不多见,至少丽江在山上劳作了几年,一次也没遇到过。
等丽江进了洞,杨玉龙返身回来,用苔藓将洞口遮好,点燃火把。洞内的面积,比罗丽江想象的要宽敞很多,就算几个成人并排行走都没问题。
“来吧,还有很远的路,我们用滑板会快很多。”说着又放下滑板,让丽江抱紧他的腰。
洞内漆黑一片,火把的光芒也照不了多远,因此滑板的速度也快不起来。山洞延绵不知多远,经过半个多小时,眼前豁然开朗,从洞里出来,是一个巨大的溶洞。
收起滑板,拉着丽江的手,回头冲她笑了笑,黑暗中,牙齿显得格外的洁白:“这就是我种田的地方,这里是我们家以后的主要收入来源哟。”
罗丽江傻傻的点点头,她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知道下意识的跟着走。巨大的溶洞,高至少有五十多米,穹顶垂下无数的钟乳石,象一柄柄悬在头上的利剑,随时会掉下来刺穿人的身体。
脚下是湿滑的石头路,不远处传来巨大的水声,距离还远,却已经能感受到水滴溅在脸上的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