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

穿成总裁白月光 九紫 2090 字 2022-08-19

慕清却在与他谈完白糖的生意后, 带着剩下的两桶白糖,去县学找甄博文。

历史上, 霜糖最早出现的年代在北宋,此前唐宋时期虽然已经从印度引进了白糖, 却不像她做的这样雪白晶莹,而是呈现浅黄色,此时称之为‘石蜜’, 一直过了数百年时间才转化为雪白的‘霜糖’。

石蜜在唐宋时期, 一直作为皇帝和贵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她对古代历史的大致事件知道一些, 这么细节的东西她哪里会关心,又哪里会知道, 她眼里的调味品在古代如此金贵。

对比下黑糖价格, 这个价格也差不多,就将这次所带的三十多斤白糖一次性全卖给了田记。

不卖不行,家中已然一贫如洗,即使想卖方子,也不是乍然就能做到的, 手里必须要有点活钱做其它的事。

总共三十七斤白糖, 卖了四千零七十文,田掌柜凑了个整数,给了四千一百文。

一千文为一贯钱, 由于民间‘短陌’现象普遍, 一贯钱只有八百文, 一贯钱里面只有七八百, 慕清一下子得了整整五贯钱,加上这个年代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五贯钱便是五两白银,这可是一笔巨款了。

五两白银看着很多,等明年甄博文科考,处处要用钱。

她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一次就卖光了,原本还怕卖不掉,又得挑回去呢。

慕清和田掌柜在谈霜糖事宜的时候,甄二郎一直傻愣愣的站在她身后看着,他没有想到阿娘制出的霜糖居然这么值钱,它的成本也才花了几百文钱,加上一些柴火和家里人工而已。

而柴火和人工在甄二郎眼里完全算不上什么了,居然换了五两银子。

他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一点都不好了,像是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什么时候赚钱这么容易?

每到冬季,村里也有不少壮劳力会到县城中找一些短工打,一天也就能赚个十几二十文钱,到过年回家带个三五百文,就已经是很多了,除去平时的一些收入,一个家庭中一个劳力一年能存个五六百文,劳力多没分家,再多一番或两番,也就一两二两的银钱,基本不会超过三两。

农民种地所出的粮食,除去交出去的税,只够他们一年的口粮,这还要赶上时年好的时候,要是遇上旱灾洪灾,连这个都没有。

他阿娘一下子就卖了五两。

慕清让田掌柜给了四两白银和一贯钱。

谈完之后,田掌柜又打包了一些田记的点心给慕清,慕清便一边和田掌柜聊天,一边向田掌柜打听关于两广、云南那边棉花的事。

至于田掌柜,则多是套慕清的话,比如这霜糖的原料及制作方法,她家中何人,住址等信息。

慕清因为来古代时间不长,秉着不知道的少开口的原则,田掌柜问她什么,能说的她就说一些,不知道的,就装作听不懂田掌柜的北方话,目露茫然地微笑。

后来实在扛不住了,就说要赶时间,得走了。

几番套话,除了知道她身后站着的憨厚少年是她儿子外,其它什么也没套出来,倒是让慕清知道,田掌柜的肆宅还是北货南销,南货北销。

慕清问道:“不知铺子里可有两广、云南那边的货物?”

“两广?”田掌柜眉头微皱,“两广和云南那边倒也有游走商人过去,你可是要买什么东西?”

慕清主要是想要棉花种子。

棉花在西汉时才传入我国,途径有两条,一是非洲绵传到了新疆,也就是西域诸国,到南北朝时,在西域棉花种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另一条途径是亚洲棉传到两广、云南和福建。直到唐朝时,棉花种植地也仅限于上述地区,产量也不大。

她记得,宋朝时,棉衣价格还比丝绸要贵,直到明朝时期,棉花种植得到大面积推广,棉衣才逐渐成为底层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

她将棉花的特征和田掌柜细细说了,又道:“不论那边有什么,只要是我们南方这边没有的蔬菜、谷物、农作物、水果等种子,我通通都要,包括西域那边,若田掌柜遇到往那边行走的游走商人,还望田掌柜帮我留意一下,尤其是这棉花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