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长景嘴角上扬,“我与你同去,走吧。”
景王府的马车直奔八宝街。
“王爷,你不带面具?”
姬长景翻了一个白眼,意思很明显,不想理你。
明香一早就听说了那人要来,她早早的就候着了。
可看见那人的脸时,明香头像被什么重击了一下,这人的脸十分的眼熟。
姬长景见她看自己呆了,回了她一个眼神,便由着随从将他抬上了二楼一个从未开放的包厢。
明香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后知后觉跟了上去。
“你你你你不是那个那个?那个什么来着?”明香手指着眼前这个尊贵的男人,语无伦次。
“是我。”姬长景两个字确认了明香心中所怀疑的对象,原来那日在她在石山上救的那个人真是他。
那么也就是说在石山上轻薄她的人也是他了!
想到这里,明香又指着他,准备责问,可还未开口,就被对方先一步抢过话头。
“你放心,当时你轻薄我的事情,看在你救了我的份上,我就不计较了。”
“什,什么?”这是什么道理?明明是他对自己举动放肆,怎么成了她轻薄他了?
姬长景先把旁边看热闹的文公公打发出去看门,才正色道,
“你叫我来有什么事,直说吧。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去纠结了,没有任何意义。”
明香哑口无言,没想到这世上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悲催的是他还是自己的合作人,真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啊。
“昨晚有一帮劫匪进了我家,威胁我把石茶方子交出去,若不是恰好隔壁明府的靳将军出手相救,怕是这石茶方子就被抢走了。但躲得过一次,却不能保证下次我们还有这么好的运气。若是石茶方子被抢了,那咱们茶楼的生意可就不敢保证了。可我跟爹娘初来乍到,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姬长景心觉好笑,拐弯抹角的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跟他要几个人吗。
原本直接给人就是了,可他在看见明香稚嫩却又想尽法子的脸时,突然起了要捉弄她的心思。
“那可怎么办呢?”
明香心想对方是聪明人,她这么说对方一定明白她是要几个有功夫能看家的人的意思,可没想到对方的回答竟是这样。
她焦急道,“我想着我家应该有几个会功夫的人看家应该会好些。”
姬长景坐着说话不腰疼,直接来一句,“那就去找啊。”其实心里已经笑意连连。
明香无语,难道一定要她说出来吗,原本直接说出来也没什么,可现在知道对方是当日石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她就是开不出口啊。
姬氏统治上阳国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其中历经五位皇帝,现在的这一位还是从他太子皇兄手里抢过来的皇位,据当时的知情人士说,血溅宫殿门,兄弟自相残杀,血腥味在这宫墙之内弥漫多天才散去,可见当时的情况何等惨烈。
姬正康早早的立下太子,防的就是怕他的儿子们也出现当时他还尚且是皇子时夺嫡的情况,可是他立下的太子羽翼渐丰满,如今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他的掌控。
这是姬正康始料未及的,他不愿看到他的朝局唯太子马首是瞻,姬正康隐约觉得他的皇位岌岌可危,暗中提拔了三皇子与之对抗。
同时以镇国将军明安廷为首的一众朝中官员只效命于他,但自古皇帝多疑心,姬正康见镇国将军威望滔天,他这喉咙就跟卡了刺一样,吞不下去也吐不出来。
可是他目前却没有办法制衡,也不能削弱明安廷的军权,毕竟太子一方虎视眈眈,明府的支持少不了。
姬正康上早朝前就听说了昨日夜里明府遇袭的事情,他当然得表示表示关心,
“朕听说昨日夜里明府进了刺客,也不知明府上下可安好?”
“多谢陛下关心,昨日之事臣以解决,还请陛下莫挂。”明安廷站在文武百官左上方,可见地位。皇帝问话,他也只需拱手回应,无须像其他官员一样跪地伏拜。
他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带武器入宫的外臣,这样的特权还是先皇许下的。
作为两朝元老,莫说满朝文武百官,就是皇帝也是要倚仗他的。
皇上听言便作安心样,又看到了三皇子后头许久未见的四皇子,众人皆站他独坐,这个儿子的腿怕是再也好不了,心里觉得有些怜惜,不过一想到他那母妃所做的事情,连带着看见四皇子心里就不痛快。
“老四,你的腿不方便,早朝不来也罢,不要勉强了自己,还是以身体为重才是。”
话毕,在他前面站着的太子和三皇子发出了嘲笑声,都已经残废了,还这么不自量力。
姬长景却像听不见他们的嘲笑一样,他正襟危坐于自己的轮椅当中,恭恭敬敬的回道,
“回父皇,儿臣今日来是有一事秉奏。”
“什么事啊,若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等早朝散了再说。”从皇帝不耐烦的语气当中就可见四皇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事关太子清誉,儿臣以为非同小可,还请父皇容许儿臣禀报。”
听到事情是有关太子的,姬正康这才正眼瞧殿下坐着的姬长景。
“你倒是说说。”
“老四,你可别乱说话,小心后头的报应。”太子小声警告,在他眼里,一个残废就算出身皇家,也如同草莽一样,是贱命。
姬长景内心回了一个冷笑,但表面却如同受了惊吓的小鹿,惊慌害怕。
他的反应自然落在皇帝眼里,在看太子的神情,就知道他定然威胁过老四。
“老四,你无需害怕,将事情说出来便是,我看谁敢对你怎么样!”
“是,父皇。”姬长景从怀里取出了一份文书递交给了皇帝身边的太监。
这是一份血书,是去年雪灾灾区的老百姓联名写的状告书,里面的内容说的是太子联合当地和一应派发灾区粮饷的官员,贪污眛下赈灾款,导致灾区老百姓民不聊生的事情。
底下的官员见皇帝的脸色越来越不好,心中猜测纷纷,却无人敢问。
姬长景见皇上看的差不过了,才开口将事情一一道出,“这份血书儿臣昨日才从一名衣衫褴褛之人手里得到,给儿臣血书的人说他是江滨人,去年雪灾他侥幸才逃过一劫。他是一路从江滨沿路乞讨过来的,可惜的是,他将此书交到儿臣手中时,没能撑住便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