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李岩说,金额高达80万两。
而且这只是第一批,以后的需求还会越来越大。
按照这个节奏来看,仅仅上海府出海到吕宋岛的贸易线,一年的收入恐怕会高达千万两。
而这种规模的订单,肯定是一个刚刚建了几年的上海府承接不住的,需要南直隶在背后供货。
这一次崇祯来就是为了彻底打通南直隶和上海府的隔阂。
他亲自对南京城的官员们这样说:朝廷未来的一个大方向就在海贸上,南直隶有大明朝最丰富的产业。
当天,崇祯就在钱龙锡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江宁织造局。
江宁织造局就是现在的南京制造局。
以前大明朝称呼它为江宁织造局,是皇家开设的,专门为皇家织造布匹、首饰等等。
在新政改革中,改称南京制造局,并且编入国营商社总府管理。
一月下旬的时候,李岩已经以国营商社总府同知的身份来参观过,并且找这里所有的官员谈过话。
而且还下了一批订单。
这些是李岩在奏疏里写到的。
甚至将丝绸、棉布的订单量都写清楚了。
“赵爱卿。”
“臣在。”
“南京制造局现在一个月能出多少匹布?”
赵长盛就是南京制造局的员外郎,一把手。
“回禀陛下,自从使用朝廷的飞梭纺纱机后,一个月能出货20万匹。”
崇祯一听这话,就皱起眉头来了。
他大脑开始飞快转动起来:“如果是以前手工纺织,一匹布需要4个小时,一个工人一天工作10个小时,就是纺织出25匹布。”
“当然,这是理想化状态,朕就当一个人一天纺织出2匹布。”
“但现在使用飞梭纺纱机,效率提升8倍后,理想状态下,一个工人一天可以纺织出20匹布。”
“实际情况朕就算纺织出15匹布。”
“一个月就是450匹。”
“朕看了你刚才给朕的人力统计,现在纺织厂有1万纺织工,你告诉朕一个月只能纺织出20万?”
崇祯笑着看着冷汗直冒的赵长盛:“是朕的数学不好,还是朕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陛下,这……陛下圣明,不过实际生产中,必然有磨损和消耗,有误差也在所难免。”
“从450万匹,误差到20万匹?”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