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更让大家意外的是,在黄贤正身后又走进来一位少将军官,然后处座坐在正座上,黄贤正和那名少将军官也坐在两边。
这时会议室内不少人面面相觑,他们都是军事情报调查处的老人,自然认出来,这个少将军官正是一直没有露面的副处长沈勋。
沈勋作为军事情报调查处的副处长,但是近两年来几乎没有在军情处里露过面。
原因就是他不甘心处座的强势,想着在这军事情报调查处里开出一方局面,仗着自己身后的背景,开始和处座有了利益冲突,但是很快,深受领袖信任的处座占据了上风,并手段强硬的抽调走了沈勋手下几名主要干将,将他彻底架空,最后沈勋只好以失败结束了这一次的权力斗争。
不过他的背景深厚,处座也没有能力穷追猛打,最终沈勋还是保留了副处长的职位,只是不再轻易露面,据说此人已经掌握了另外一些人员,自有一方力量,只是这些也都是传闻。
宁志恒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副处长,他的耳目灵敏,从周围军官的低声议论中,很快知道了这位沈副处长的身份,不由得暗自诧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竟然让这个许久未曾露面的大人物,也出现在了这个会议室中。
军事会议一向都是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处座很快将会议的主题告知大家。
原来这一次上海爆发大战,领袖举全国军力,势必要将日本地面力量清除,以拔掉这个插在自己心腹之地的大患。
不仅从全国调来了最精锐的德械师,黄埔嫡系部队,还有各大派系的精锐部队,甚至还指示,军事情报调查处作为负责军事情报的最高部门,也要组织军事力量,对上海地区进行侦查,破坏等特种任务,来辅助正面部队作战。
所谓战起军兴!处座长久以来,早就想掌握一支属于军事情报调查处自己的部队,这一次终于得偿所愿。
处座和上海青帮大头目岳生一拍即合,青帮愿意出人出力,处座支援武器和军官骨干力量,并负责从军中调来一部分人员,紧急组建一支人数多达二万人的部队,成为军事情报调查处专属部队。
这只部队的成立,标志着军事情报调查处从一个单纯的情报部门转换成为一个拥有自己武装的强大军事集团,这是一支以军情处特工为主导的军事力量。
这对于军事情报调查处来说自然是天大的事情,处座这一次回来就是要动员军事情报调查处里所有的军官军士,调往上海组建这一支部队。
面对这样难得的扩充力量的机会,作为保定系代表的黄贤正和东山系的代表沈勋都是闻风而动参与进来。
而这也是得到了领袖同意的分配方式,因为处座本身的权柄就甚重,主管全国的军事情报,辖制军警宪三大部门,如果再把这样一支军事力量完全掌握在处座一个人的手中,这是极为不妥当的。
第四师是国军系列里面的主力师,这一次淞沪会战一定会参与进去,林慕成当然也要奔赴前线。
从对林慕成监视情况来看,看来日本特高课对他的态度很矛盾,既舍不得放弃又不敢相信,就这么处于闲置状态静观其变。
其实宁志恒对林慕成又何尝不是如此,他把林慕成当成一个诱饵,吸引日本人上钩,可是现在日本人一直不出现,这个诱饵就没有了价值,但是他又忌惮林慕成的背景不敢抓捕,看来也只能够这样闲置下去了。
“让你的人不要动,就在林慕成的家中守着,我们暂且观望一段时间,这条线还是要守下去的,也许以后还有收获。”宁志恒吩咐道。
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这才知道陈延庆已经和郭如雪成亲,本来想请宁志恒也参加,可是宁志恒前往上海执行锄奸任务,刘大同也联系不到,便只能作罢。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宁志恒就专心的处理手头上的案子,准备在这段时间里,再接再励对日本间谍的残余小组进行清剿。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剩余的三个电波信号,竟然再也没有动静,就如同流星般一晃闪过。
这个奇怪的现象让宁志恒和情报科也是大为奇怪,到最后他们甚至每天都去电信科亲自蹲守,督促电讯人员不得放过一丝痕迹,可是再也没有一点收获。
按照西原贵之的口供,日本间谍小组应该已经结束潜伏状态,开始间谍行动了,可为什么又马上陷入沉默了呢?宁志恒百思不得其解。
情报科更是失望至极,好不容易争取下来的任务,可是自从接手后就再也没有了动静,也就没有了侦破方向,只能一天天空耗下去。
不过他们看着宁志恒都素手无策,心里这就好受了一些,毕竟素来以侦破和行动高手著称的宁志恒都没有办法,自己没有收获也是正常的。
现在不知不觉中,宁志恒已经成为军事情报调查处里能力的代言词,他做不到的,别人也没有奢望做到。
终于到了八月十三号,上海军事情报站传来消息,战争正式打响了,中国军队集结重兵向日本占领区发起了进攻。
军事情报调查处里的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了上海,电信科从上海站接收的电报内容,都在最快的时间放到了赵子良和宁志恒的桌案上。
和历史上一样,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占据着主动和优势,情况还算不错,军事情报调查处不少人都保持着乐观态度。
可是很快就被沉重的现实惊醒了,这一天宁志恒在办公室里处理着公务,就听到外面警铃之声大作。
这是防空警报!南京城多年以来,第一次拉响了防空警报,所有人都冲出了办公室,就在大家准备进入防空洞时,消息传来,日本轰炸机袭击轰炸了南部郊区的雨花台驻军,人员和设施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