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盛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十
宁古塔
阿丑上个月做的腊肉得了,今儿趁着中午的太阳地儿,下山去给陈奶奶家送点子过去。
到了集贤书屋,这次给阿丑开门的不是陈奶奶,而是陈清玄。
“陈先生,陈奶奶不在家吗?”阿丑跟着陈清玄进来,左右没有看见陈奶奶。
“回屯子里去了,屯子里亲戚家有喜事儿,她回去给帮忙去了,”陈清玄一边从她手里接过了腊肉,一边含笑跟阿丑道,“怎么好收你这么大的礼,我这儿刚好还有一罐子好茶,你且拿回去喝吧。”
“不不不用了陈先生,”阿丑忙得连连摆手,有点儿不好意思地道,“前几天才买了新茶回来,买了好些呢。”
“母后说的是,朕也有这个打算,”方之衡点点头,手指摩挲着茶碗,顿了顿,一边又沉声道,“若是给明峥封王的话,自然明峨也不能落下,到底明峨还是兄长。”
“这是自然,”太后点点头,一边看向钟之衡,“那皇上以为该分别给明峨和明峥什么位份才合适呢?”
“不瞒母后,朕原本想着给明峨和明峥相同的位份,明峥虽然是贵妃所生,身份更尊贵些,但到底明峨年长,且明峨做事一向稳妥,朕也不忍心让明峨低弟弟一头,”方之衡轻轻叹息着道,“只是如今,明峥府上传出喜讯,若是朕一味儿仍给他们兄弟相同的位份,怕是要让人多思了。”
“皇上说的是,但凡是个明眼的,必然都知道这一次封王,两位皇子的位份应当有所不同,若是皇上竟给了他们相同的位份,自是不妥,”太后缓声道,当下沉吟道,“那就封明峥为正一品亲王,封明峨为从一品郡王吧。”
“可是到底是委屈了明峨,那么老实稳重的一个孩子。”方之衡叹息道。
太后抿了一口茶,忽然看向方之衡:“明峨大婚到现在也有七八年了吧?可是却一直膝下无处,皇上,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是,朕心里一直这个疑影儿,只是朕几次派太医给明峨,还有二皇子妃请脉,皆无不妥,朕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方之衡叹息道,“朕膝下皇子不多,不成想到了孙辈,更是子息衰败,如今除了明峥府上有个丫头之外,就指望着明峥媳妇儿肚子里是个皇孙了。”
“皇上也别太焦心了,到底明峨明峥还年轻呢,”太后轻声道,一边伸手拍了拍方之衡的手道,“再说不是还有明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