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西望圩范家

异墓录 珍壶轩 3560 字 2024-04-23

“对,就一把。”汪立之很肯定地说。

“可是……这些钱起码能做五把上档次的壶了。”说到这里,范林翔才想起汪立之还站着,忙起身招呼,“瞧我,都被小鬼子给揍糊涂了。来来,咱们进屋说。”说完,领着汪立之往屋里去,嘴里喊着,“红影,红影。”

“哎。哥,有什么事呀。”随着一个清脆的声音,范林翔的妹妹范红影从房间里出来。当她看到跟在范林翔身后的汪立之时,忽然变得忸怩起来,低着头,轻声地说了句,“立之哥,您来啦。”

汪立之原本想大大方方地跟范红影打招呼,但看见范红影忽然变得忸怩,他也跟着拘谨起来,小声地说:“范……范小姐好。”

见两人差点就满面红霞了,范林翔笑着说:“呵呵,立之兄弟,你也不是头一次见到我妹妹,干吗这么客气。以后,叫她红影好了。哦对了。”他对范红影说,“红影,你去村里买些卤菜回来,我和立之兄弟今天好好喝一杯。”

汪立之忙摇手:“别,千万别破费。我一会就回去了。”

“瞧你说的,就算不论咱们的交情,单说兄弟你帮我介绍这笔生意,随茶便饭请你一顿总是应该的吧。难不成,兄弟你跟了高家人,眼界也变得高了,瞧不起我家的粗茶淡饭?”

见范林翔这么说,汪立之忙解释:“不不,不是这么个说法。”

“那就好。既然无关眼界的高低,那么,说明咱们兄弟情谊还在,这顿饭你得留下来吃。红影啊,赶紧去买菜,要不然,你立之哥可就要走喽。”

范红影应了声,朝汪立之说了声:“立之哥,你先坐,我买菜去。”说罢,红着个脸走了。

汪立之见状,料想今天这饭是吃定了,干脆,随范林翔坐了下来。他将高继祖订制祝寿壶的事情跟范林翔说了说。

范林翔听完点了点头,说:“那我得用心做。一来,高家人的要求比较高;再则,我也不能丢了兄弟你的面子。”

聊了片刻,范红影提着篮子回来了。张罗一会之后卤菜摆上桌,三人就着半瓮烧酒边吃边聊。

汪立之问:“我说林翔兄弟,你们范家也是个大户人家,怎么会手头缺钱的呢?”

范林翔一仰脖子喝干了碗里的酒,愤愤道:“还不是小鬼子给弄的。日本人来到镇子上,欺凌百姓搜刮民财,稍有不从便拳脚伺候;甚至,有些人还为此丢了性命。有一次,鬼子来村里要我们范家壶,给的价钱跟不给没啥区别。我家老爷子没接这个活,惹怒了小鬼子,他们就放火烧了库房,毁了村上的窑厂作坊。老爷子自责,认为这一切都是范家引起的,便散尽家财,帮窑户们重建窑厂和作坊。没料到,小鬼子那次碰了南墙怀恨在心,又来砸了几次,弄得我们范家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说完这话,范林翔情绪变得低落,竟自顾自喝起闷酒来。

汪立之劝慰道:“兄弟,想开些,矮东洋毕竟不是咱中国人,迟早会滚回日本去。只要咱们挺下去,总会有出头的一天。”

范林翔点了点头,举起酒碗,说:“来,兄弟,为小鬼子早日滚回日本干一个。”

“好,干一个!”

没等仇雷说完,周坤生一脸地不快地打断对方的话头:“仇帮主,我们是周家,高家的事,跟我们没关系。”

“这……”仇雷见周坤生态度强硬,不但不合作,连高家都不放在眼里,料想,今天这事是没得谈了,当下脸色一沉,说了句,“生哥,多条路比多道墙来得好啊。”说罢,领着手下,憋着一肚子的火离开了。

周坤生见仇雷阴着个脸离开,知道这个青帮老大不会就这么算了。他吩咐随他一起来的两人留守在周云长的店里,要他们时刻留意青帮的一举一动。他和周云长走去东坡书院门口,喊了两辆黄包车,回“周家大宅”去了。

碰了一鼻子灰的仇雷回到茶馆后,灌了几大杯茶水,觉得心中的火苗子还是没压下去。他吩咐几个手下继续在茶馆里收钱,他和张洪兰去河对面的“似蜀仙”烟馆抽闷烟,商量对付周家的办法。

张洪兰说:“兄弟,如果周坤生这小子不妥协,南街西头的商户们就会以为有周家撑腰,都不交‘保全费’。少收钱是小事,咱们这面子可就成了抹布了。”

仇雷用力吸了口烟,又重重的吐出来,咬着牙道:“谁挡我财路,那就是不让我活。既然不让我活,那我就得把他往死里整。”

“但眼下没什么好的办法呀。”

“有!”仇雷说出一个字来,语气肯定而有力。

“真的?说来听听。”

仇雷四下里瞧了瞧,没见有旁人,就压低声音对张洪兰说:“那个‘贵康诊所’的刘义贵,也是跟周家混的。咱们就拿他开刀,来个杀一儆百,绑他‘肉粽子’。”

“啊?”张洪兰没想到,仇雷所谓的办法,就是喊他重操旧业干绑票的买卖,心里寻思:周家人可不是随便能动的,万一出了纰漏,搞不好,自己在镇子上混不下去是小事,严重一点,还会落得蹲窑子掉脑袋的经过。他非常担心,问仇雷有没有把握。

见张洪兰担心的样子,仇雷咧嘴一笑,说:“呵呵,兄弟,别担心,咱们有靠山。”

“有靠山?”

“嗯。在‘小迎春’饭店我送史老大、周区长离开时跟他们聊了几句。周区长说了,只要咱们能协助他稳住镇上的百姓,不让百姓跟日本人作对,就是功劳一件。咱们就算真干出点出格的事来,他和史老大也会出面帮咱们摆平的。”

张洪兰觉得这话听着挺别扭的,说:“这……这不是喊咱们当汉奸吗?”

“胡说。”仇雷白了他一眼,“什么叫当汉奸?咱们是跟着史老大走‘曲线救国’的正道。反正,这事就这么定了,晚上瞧准机会,把刘义贵给我弄来。”

丁蜀镇“西河头”,这里大部分房子都是高家的产业,高的,矮的,又或是新的旧的,门外无一例外地挂着小木牌,上面写着一个“高”字。

牌子虽不起眼,但它向世人昭告,这里的一切都归“高家大院”所有,旁人想要过问,先得高家点头才行。

高继祖手捧一把紫砂壶,独自来到一排临河的矮房子前,这里,是高家的陶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