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章 社会担当

因为有华富农业大量供应的新鲜无公害生菜,平溪县城的市民顿时感觉无价回到二十年前呢,这个生菜也被本地人发明出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吃法。

生菜这个项目虽然产量巨大,但的确不怎么赚钱,租地成本,设施的投入,人工的投入成本都不小,辛辛苦苦种上一年的生菜可能赚到的利润还不如苏俊华销售几瓶宝芝油赚得多呢。

所以苏俊华不会在乎这些,也不会要求何姿把这个不赚钱生菜种植项目停掉。做为一名有社会责任心的青年企业家,不能只以自己是否赚钱来作为企业经营是否成功的标准。

企业只要不亏,这个项目解决了大片耕地闲置的问题,解决了一批农民就近务工的问题,既可以在家门口打工获得相对不错的收入,又兼顾着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就没有那么多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悲剧产生了,同时,大量便宜的优质的生菜投入市场,让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变得好起来。

所以,由此看来,这种经济效益不是很好,但社会效益却非常好的项目必须得坚持做下去。

一个企业家,没有点社会担当,总是想着投机倒把多赚钱,这样的企业也是做不大,做不长久的。

李桂兰把众人叫到饭厅里来吃中午饭,陈婷婷坐在轮椅上被陈教授推着也来了。苏俊华拿出那两瓶从鑫源超市买回来的所谓外国进口红酒,招呼大家道:“我前几天去了趟法国,没什么可带的,就从一家古老的酒庄里买了两瓶红酒回来,今天趁有这么多人在,大家都品尝一下。”

“好,华仔,难得你有这份心,惦挂着我们。婷婷,华仔可是这个村子里最会做菜的,我们都很难得吃上一次他做的菜,因为他很忙吗,经常不在家里,你也喝杯酒,尝尝华仔的手艺。”

1491、

苏俊华用彩虹西红柿和黄瓜榨了一杯果蔬汁,很快拌好了蔬菜沙拉,这蔬菜沙拉所使用的食材十分的简单,就切成两半的彩虹番茄和生菜叶。

因为陈婷婷习惯吃西餐,所以李桂兰去菜市场采购了很多生菜,西餐里的生菜都是生吃的,夹在汉堡里或者做成蔬菜沙拉吃。

而华夏人的饮食习惯不习惯吃生的东西,不管什么菜不过一下火就觉得吃着不卫生。其实这些生菜在金田镇上的菜市场很容易买到也多亏了何姿的功劳,华富农业公司在平溪县岩山镇上整了个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一万多亩的种植面积的确没有任何的夸大,其中六千亩是种的红薯,余下的四千亩是种的生菜,一万亩蔬菜种植基地就种了这两种作物,没有像苏俊华计划中的那样种上几十种蔬菜,因为何姿说品种多了管理起来麻烦,费劲,成本也高,效益出不来。

这六千亩红薯种下去了到现在还没成熟呢,但生菜生长速度快,科学种植的话,一年亩产可达到八到十茬,最高可达到十二茬,也就是一个月即可长成上市销售。这一亩地会种又能解决好销路问题的话,一亩地的年毛收入可以达到八到十万块。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收益水平,规模化种植这个生菜的经济效益可比种水稻等主粮,种红薯,种辣椒,种西红柿等等各种经济作物的效益都要好多了。

生菜的种植技术绝对没问题,苏俊华有湘南农大教授秦四海领先的专家级的技术顾问团队,华富农业跟湘南农大有着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种植基地出产的生菜亩产每茬能达到五六千斤,品质好。应该不愁销路。

但关键的问题就出在这个销路上,平溪县城只有十万人口,整个平溪县也只有九十万人口,其中还有二三十万人常年在外务工,本地的消费市场十分有限,这个生菜的主力消费市场是省城星沙这样的大都市,连宝庆这样的地级市消费量都很有限,生菜的批发价本来就不高,装上满满一大货柜车生菜,装满一车可以装个十几吨,运到星沙,人工成本,运输成本,还有压坏的一些损耗,在平溪种植生菜的效益就没有规划之中的那么丰厚了。

在苏俊华看来,生菜不是不可以规模化种植,但生菜种植基地应该就近设立在消费市场的郊区。不过像星沙这样大城市的郊区租成片的菜地来种菜,又有一些不利因素存在,首先是地的租金会比较贵,肯定比在平溪乡下租地贵十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