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突生变故

苏俊华对开发温泉旅游是特别感兴趣的,莽山上有一处天然温泉,苏俊华已向有关部门问询过开发莽山旅游是否可行,得到的回复是县一级市一级甚至省一级政府都没权力审批,因为莽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很多独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不适合搞旅游开发,因为大量游客前来必然会对莽山的自然生态产生很大的伤害和影响。

莽山要开发旅游需要国家林业局等部门来审批,因此这个难度就非常大了,如果不把温泉旅游和乡村旅游医疗旅游结合起来,凤凰村的旅游开发就将少掉一项十分有吸引力的特色。

所以听说李锦绣获得一处温泉资源,苏俊华还是颇为心动的,龙江县全境没有设立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只要这处温泉不是在自然保护区内,说不定县一级政府就可审批。

如果李锦绣没有骗他,苏俊华是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的,现在龙江开发一处温泉度假村,不要说吸引服务全国各地的游客,就服务怀州当地几百万居民,成为怀州旅游的一张名片,这个项目也是稳赚不赔的。

苏俊华没有表现出对这个项目极感兴趣的样子,而是不动声色地对李锦绣说:

“李阿姨,不好意思,你这个温泉资源是非常不错,不过目前我们公司一心发展壮鸡养殖,短期内没有计划投资其他项目,对不起啦,我先上个厕所,一会我们去趟银行,我把带过来的钱取给你吧。”

苏俊华躲进厕所去给何姿打电话,商量投资温泉项目这件事,还没说几句话,就听到外面一阵躁动:“不好啦,李锦绣不愿意没能力承担责任,解决问题,跳楼寻短见啦!”

苏俊华一听大惊,连忙跑出去,跑到窗户口一看,李锦绣果然躺在楼下的水泥地上不省人事﹍﹍

区区三百五十万对李锦绣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和五亿的承诺相差甚远,李锦绣知道这点钱根本无法平息职工们的怒火,给他们信心,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李锦绣现在深陷泥潭不知如何解套。

苏俊华摇摇头,对李锦绣深表同情,却又爱莫能助:“李阿姨,饮料厂完全可以重整起来,不过原来的这些员工绝大多数素质太差,要择优留用,哪怕半个闲人也不能养。除非资金到位,可以把大部分不需要的职工买断工龄打发走人,不然即使项目有再好的前景也不敢有人来投资啊,这个风险实在太大了。”

“买断工龄大部分职工能接受,不过一年三万块,十年就得补偿三十万,一千个职工那就得至少三个亿,要清理一千五百个职工,不准备至少五个亿的资金根本想都不要想这事,我若是有五个亿就不来趟这个浑水了,买一些物业拿来出租,舒舒服服可以养老。

所以我就想着分流大部分职工去龙江养鸡,管理果园,如果有五个亿的资金就能打造上万亩优质果园,年出栏两百万羽生态放养鸡,年产值可以达到五个亿,按纯利润百分之二十计算,投资五个亿,五年就可以回本,如果再附带开发乡村旅游,效益会更好。”

苏俊华做农业比李锦绣早也比他更有经验,农业投资是周期回报比较长,风险相对比较大的一个领域,善于经营,善于控制风险,回报可能不止百分之二十,如果遭遇不可预测的风险,比如自然灾害,果树欠收大量减产,养鸡遭遇禽流感,一年的辛苦可能会白费,投入血本无归。

所以苏俊华觉得李锦绣的这个计算又有点过于理想化,李锦绣告诉苏俊华,本来这个月和下个月饮料厂职工的工资她是筹集到的,但在龙江县发现一处天然温泉,该温泉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凭此优质温泉资源既可以开发温泉度假旅游项目,又可以生产高档矿泉水,所以就当机立断以一千万把这处温泉资源的开发权给买下来了。

李锦绣计划拿这处温泉资源去融资,因为优质温泉资源十分稀缺,抢先把优质资源圈占在自己手上,以后就能轻轻松松坐在家里拿着麻袋装钱。

所以李锦绣特别有信心找到合作伙伴,融到一笔数额比较可观的资金,优先开发温泉度假村,生产高端温泉矿泉水,目前国内知名的高端温泉矿泉水好像还没看到。推出一款温泉矿泉水一定能够收到市场的追捧与青睐。

李锦绣计划把这处温泉打造成为她产业版图里一只源源不断下金蛋的金鸡,彻底解决她投资饮料厂,投资果园和养鸡项目,乃至未来投资房地产开发项目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