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善被说动,拿了沉香木,但担心来源,更担心会不会对龙体造成损伤,敬嫔却说这沉香木自己曾对人用过,并未出现任何问题,只是敬嫔说的含糊,于善并不知道敬嫔是何时用过,更不知是对谁而用。
此前吴丹雪被下毒,容景祺自认为将事情全部推给吴若彤,便可轻易脱身,可在皇帝心中,早已埋下了一颗诡秘的种子,而如今于善所说的事情,恰好又可以和四皇子之事联系在一起,就连时间都完全能对的上——
当年四皇子落水后,好不容易才将养好一些,却被人用上了有曼舌花水的沉香木,以至于体弱多病,险些夭折,而淑妃和四皇子都没有声张此事,只是之前四皇子发现沉香木不对劲时,才向皇帝提起了此事。
于是敬嫔母子所做的事情,似一条细密的线,被曼舌花水给串联了起来——十二三年前,敬嫔以沉香木对付四皇子,三个多月前,又密谋杀掉吴丹雪想要嫁祸容景谦,同时联系了于善,在皇帝的沉香木中动手脚。
至于这中间他们还做过什么,不得而知,但光是已知道的,加上容景祺往日的所作所为,便足以让皇帝再忍无可忍。
至于华景策,在听完于善的指控后,华景策苦笑连连,大好男儿,竟差点潸然泪下,只说自己同于雅秋从相见到相识最后成亲,自己待她,从来又爱又敬,至于洪则鸣,两人更是半点私交都无。
容景谦则冷静地告诉了于善一个事实——洪则鸣从入狱到最后被凌迟,都是严禁看望的,告诉洪家人这件事,根本是半点不可能。
“所以……”容常曦有些艰难地总结,“容景谦又是无辜的?”
这哪里来的夏日白莲,冬日寒梅啊!怎么所有人都要陷害他,偏偏他还每次都能安然脱身?若不是容景谦也并没有讨着任何好处,她几乎要怀疑是容景谦也有在其中暗暗推波助澜。
容景思显然也是这样觉得,他点点头:“因此事,还更加证实了华景策与景谦之间毫无关系,此前有人所传的景谦与华家结党营私之事更是无稽之谈。”
也是因为这样,皇帝的担忧暂消,洪家又必须解决,这才有华家上位的一番景象。
容常曦道:“那……那个产婆董嫂,可有眉目了?”
容景思点头:“我这次出去,就是因为手下之人竟在京郊一个村落找到了她,只是晚了一步,到的时候,她已察觉到不对,早早离开了。”
“一个产婆居然警惕至此。”容常曦越发肯定这有问题,“我今晚一定要好好试探一番容景谦。”
从吴丹雪死,到沉香木,再到容景谦的身世……
这短短两三个月,容常曦只觉得原本已好不容易逐步清晰起来的容景谦的模样,再一次坠入了浓厚的迷雾之中。
他究竟是不是父皇的孩子?
容景祺与敬嫔所做的一切的一切,他当真毫不知情,却又每次都恰好可以自证清白?
容常曦不信。
无论发生了什么,新年还是要过,且晋州传来消息,说是大皇子已脱离险情,算是唯一的好消息,皇帝下令,还是如同往年一般,同宫中人,还有近臣,一道在迎春殿过节,只是过的比往日更简洁一些。
毕竟胡达派遣此刻入青州,还刺杀大皇子,两国之间的战事想来不会太远。
而容常曦也在安顺二十六年的倒数第二天迎来了容景思。
“这些日子太过忙碌。”容景思捏着眉心,“没能顾上宫内的事情。”
“不碍事。”容常曦赶紧道,“只是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敬嫔……啊不,洪氏和容景祺,会这样?”
容景思有些意外:“你什么都不知道?父皇没有说吗?景谦没有说吗?”
“容景谦比你还神出鬼没。”容常曦摇头,“那日之后就直接离宫了,这都快一个月了,好像说是去晋州看大皇兄了。”
容景思道:“应当不止是为了大皇兄……罢了,这件事既然并未传出去,大抵就是父皇不欲太多人知晓。”
“可我太好奇了。”容常曦哀求道,“那天下午容景祺都不在掌乾殿,为何最后倒霉的却是他们?”
容景思道:“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一场可笑的闹剧。”
于善之所以要说是容景谦和华景策合谋造反,要挟自己下毒,乃是因为于善从敬嫔那里得知了自己的妹妹于雅秋之死的真相。
说到于家兄妹,两人的命途也是颇为坎坷,于善幼年被送入宫,走时还没有妹妹,后来于善入宫,同家中其实一直有书信往来,于善虽恨家人让自己入宫受宫刑,却也晓得那时若是不将他送入宫,只怕一家子都过不下去。
随着年岁渐长,于善倒也不再心存怨怼,只恐后继无人,此时于善父母竟老来得子,一时间就连于善都分外开心,只是最后生出来的是个姑娘,便是于雅秋。
虽有些失望,但于善还是对于雅秋极好,不能轻易出宫,便想尽办法让能出宫的内监宫女帮忙带自己积攒的银钱给父母,让他们好生照顾这个小妹妹。可惜,于雅秋八岁时,于父去世,又两年,于母离世,于雅秋只好跟着舅舅在染坊工作,于善已在皇帝身边伺候,虽然手头宽松,但却更加不能出宫。
只每两年可以出宫一次,都是去看望于雅秋的,兄妹之间感情极好,但于善深知人心黑暗,并不让于雅秋告诉其他人,自己有个在皇帝身边当值的哥哥,于雅秋也听话地隐瞒着,到后来嫁给华景策,也从未告诉华景策此事,只说自己有个兄长,在宫内当差。
她说的含糊,华景策以为只是远方哥哥,在宫内当侍卫一类的。
华景策与于雅秋琴瑟和鸣,十分恩爱,在华景策这里看来,于雅秋是忽然患上重病,诊脉的医师说她郁结成疾,华景策竭力照顾,奈何于雅秋还是郁郁而终。
于雅秋的死,在华景策心中一直是难解的谜,他与于雅秋分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华家也绝没有会为难儿媳的恶婆婆或嘴碎女眷,于雅秋虽曾在染坊工作,但华老爷和华夫人既已接受于雅秋入门,便从不故意以此事难为于雅秋,相反还让她跟着执掌中馈,但也没有给她太多事做,不至于让她积累成疾。
这样的状况下,于雅秋怎么会在大好年华,莫名因愁郁而亡呢?
华景策不明白,于善却知道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