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省委大院 纳川 6426 字 2024-04-23

第三章

进入六月份,江城市的气温一天比一天热起来,动不动就是三十多度,让没在南方呆过的王一鸣,有种提前进入伏天的感觉。办公室里,一天也离不开空调了,整天呆在屋子里看文件,开会,也是无聊的的很。尤其是开常委会的时候,十几条烟枪,熏得整个会议室里,像是扔了一颗烟雾弹。王一鸣看了看,省委常委里面,除了自己是不抽烟的,其他的人,都是瘾君子。有几个烟瘾特别大的,更是一屁股坐下来,香烟就不离嘴巴了,开一个上午的会,面前的烟灰缸,都是一堆烟屁股。个个朝上,像是射箭的靶子。

当然,他们抽的都是好烟,一般的是软中华,办公厅开会的时候,都会提前准备好两条,放在会议桌上,大家一人一包,不够抽了,还可以再上。

高天民作为省委秘书长,在后勤服务水平上面,是没法说的。反正都是花的公家的钱,就为主要的几个领导服务,谁也不会说什么。一般的老百姓,他也不知道啊。他怎么了解,现在这些当大官的,连抽的烟都是财政上埋单的。财政上哪来的钱,还不是从老百姓头上收的税。一包烟五六十块钱,可以买几十斤大米了,够五保户半个月的口粮了。

为什么党政机关的经费年年增加?我国的行政成本,占gdp的比重,都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了,每年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考察,都是几千亿,比军费还高,究其根源,就是这些当官的,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脱离群众,忘记了毛主席一再的提醒,“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他们挥霍起民脂民膏来,比任何一个朝代的官员,都更加肆无忌惮。反正不花白不花,都是公家的,大家都是这样干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家群众也没有监督的权力了,官员们头上没有了任何紧箍咒,想干什么,为所欲为。现在像王一鸣这样,什么时候还问问自己的良心的官员,已经是稀有动物了,估计属于大熊猫这个级别的。

曾几何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还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廉价、最节俭的政府,整个行政经费的开支,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在世界上的大国中,都是最低的。我们的周总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外国银行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这样的总理,全世界还能找到第二个吗?!

王一鸣想起看过的一则资料,说是在当时,在中南海里开总理办公会的时候,出席会议的副总理陈永贵,在会议中,从来都是喝白开水。服务员问他:“陈副总理,要不要喝茶叶?”他总是摆摆手,说:“我喝白开水。”别人一开始不知道,以为他就是个农民,没有喝茶的习惯。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怕花钱。因为他虽然在职务上是副总理,但他的工资,是在大寨发的,算公分。是没有多少钱的。当副总理,开会的时候,有一定的补贴,但在中南海喝一杯茶,是要算钱的。好像是一杯五分钱。即使你是副总理,也要从你补贴里扣。陈副总理为了省下这几分钱的茶水钱,就忍着,一直喝白开水。

王一鸣看了这则报道,眼睛都湿润了,以前不了解,他上大学的时候,正是彻底颠覆批判那个时代的时候,媒体上充斥的是对那个时代的指责,批判。小说和文学作品中,充斥的是对那个时代的反思,鞭挞。所有的中国人,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中,已经不知不觉间,被洗了脑袋,事实真相,也从这个社会,灰飞烟灭了。我们以为那是一个邪恶的年代,是个人鬼颠倒的年代,是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只有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亲身体会了官员们是如何腐化堕落的,社会风气是如何空前败坏的,多少人的生活,没有任何保障,充斥着大街小巷的,是走投无路,不得不鸡鸣狗盗的男人,和操皮肉生涯的女人。这个新旧对比,简直是太明显了,我们才从残存的资料中,发现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是正义,是公平,是为政清廉,是奋发向上,是一个把妓女改造为自食其力的新人的时代,她们在那个年代,都是好母亲,好妻子。而在这个几千年未遇的盛世里,她们却成千上万的走上色情场所,成了千人骑、万人睡,人人可以糟蹋的妓女。

新社会把鬼变成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虽然身居高位,已经成了官僚权贵集团的一分子,王一鸣可以装糊涂,得过且过,也和那些达官贵人一样,浑浑噩噩的过一生,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玩的玩,该贪的贪,没有人制约了他,但良心上,他却一直觉得自己过不了那个坎。

看着老百姓受罪,他就心痛。看着贪官污吏腐败,他就忍不住怒火冲天。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没办法。

省委常委会开了一个上午,快十二点的时候,终于散会了。大家等杨春风站起来,缓缓地踱出了会议室,才一个一个,鱼贯而出。在这里,什么都要看老一的脸色,他不出去,你就是再急,也要忍着。这是规矩。

王一鸣站起来,跟着刘放明往外走。

到了走廊上,刘放明把手中提着的黑色公文包递给等在门口的秘书小方,对王一鸣说:“一鸣老弟,我去一下你办公室。有些事情要和你谈谈。”

虽然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但刘放明作为一省之长,他说到谁办公室坐坐,那也是很大的面子啊!估计在整个西江省里,没有人会拒绝。

王一鸣自然更不会拒绝。刘放明比自己大十几岁,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老领导,人家这么客气,你就是再有别的事情,也得靠后,什么都没有接待老领导重要。

王一鸣脸上忙带着笑容说:“欢迎,欢迎,我来这么久,还没有单独和老哥交流过,你总是很忙,开完常委会就走。让我也找不到时间。”

刘放明也知道,王一鸣这也是嘴边上的客套话,作为省委副书记,他王一鸣是没必要屈就到刘放明办公室里汇报的。除非有特别棘手的事情,要拜托刘放明办。这样的情况一般很少有。混到他们这个级别的,每个人手中都有自己的权力范围,想办什么事情,都尽量在自己的权力覆盖之下,不求人,顺理成章,说句话,签个字,事情就办好了。不用欠人家的人情债。

这一次,刘放明是不得已。为了自己的秘书肖钢的前程,他不得不出马。

去年就因为一时兴起,没给周广生面子,让他临阵打了一耙子,结果输的很没面子。今年是王一鸣说了算了,正好,不用和那个愣头青周广生打交道了。要不然还要向他低头,真是他妈的晦气。

刘放明在前,王一鸣在后,后面跟着刘放明的秘书方志刚。刘放明的两任秘书,名字里都有一个“刚”字,所以省政府里的工作人员,都称呼他们是“大小金刚”。

到了王一鸣办公室的门口,小龚连忙迎出来。一看刘放明到了,连忙喊:“刘省长好。”

刘放明记不清小龚姓什么,像他这样的大人物,每天要见那么多的人,他们又是贵人多忘事,自然对省里主要领导的秘书这样的小角色,是不会过多留意的,除非你是国家主要领导人的秘书,他才会记住你的名字。所以,刘放明只是微笑着点点头,说:“好,好。”在王一鸣的陪同下,走到里面的办公室里。

方志刚自然和龚向阳见过几次面,领导出席大的招待活动时,他们带的秘书,自然会聚在一起,交换交换号码,日后有什么好联系。大家都是为主要领导服务,相互之间,说不定会用到对方。

小龚连忙为刘放明倒了杯茶水,关上门,才回来和方志刚握了手,招呼对方坐下,也倒上茶水,两个人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王一鸣的办公室里,两个领导已经坐下了。

刘放明环视了一圈,说:“办公室装修的不错,一鸣老弟,你不知道,你这个办公室,还是我为你腾出来的。你来了,高天民打我的电话,说你这里还需要一套办公室,我说,腾我的吧,反正我在省政府那里还有一套,省委常委楼,我也不在这里办公,闲着干什么,也浪费。”

王一鸣说:“我还真是不知道,那太感谢老哥了。你看现在,常委楼上你连一个休息地方也没有了。真不好意思。”

刘放明潇洒地摆了摆手说:“小意思,小意思,反正有车,累了就直接回家了,为了我一个人,一年难得用几次,不值得。你来了好,好,我们都是北京下派的干部吗,俗话说,是京官。只不过我比你早来十年。”

王一鸣知道,刘放明原来在北京一个部委里,也做过司长的,到地方锻炼,就留在了西江,先是做了省长助理,后来就升了副省长。现在这样升官的,速度快。在北京不好安排,一个部里,位子就那几个,到了地方,四大班子,几十个人,随便塞哪里,都是副省级,比在北京提拔的快。

同是从北京下派的,都是外来户,感情上本来就容易沟通。

王一鸣说:“老哥,我刚来,情况不熟悉,两眼一抹黑,今后还请你老哥,多多指教啊!”

你看王一鸣,这话说的多低调啊!作为一个省委副书记,又是有深厚背景的人,谁都知道,他王一鸣是来做大事的,两三年之后,整个西江省里,说不定就是他说了算。而像刘放明这样过气的领导,到时候,只能是回全国人大或者政协,安排个专门委员会的副主任什么的,就非常不错了。虽然你现在还是省长,但已经日薄西山了,好日子屈指可数,明知道也升不上去了,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王一鸣的话,还是起了作用,不管多大的官,他都喜欢别人尊重他,况且你王一鸣又年轻,比人家刘放明小十几岁,低调一些,还是应该的吗!

刘放明吹了吹冒烟的茶水,小心的喝了一口,说:“你老弟,真谦虚,做事也厚道,我北京的朋友,有认识你的,他们说起你的为人,都赞不绝口啊。赵老也是,我当司长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他批的文件,老人家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啊,言简意赅,直言不讳,一是一,二是二,字也写的好,都是公文的样板了,我们部委的官员,就爱比较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字体,批示,从这里面,研究他们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真是有些道理。”

王一鸣知道,刘放明说这些东西,都是为了拉近彼此心中的距离,在官场上混,谈话是很注意艺术的,彼此是同僚,谁也不比谁高多少,大家就像兄弟一样,你好我好,有些事情,还好办些。

两个人又天南海北的聊了一会儿话,看看时间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刘放明才话锋一转,到了正题。

他说:“老弟啊,现在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你。我的秘书肖钢,不是外面坐着的那个小方,在省政府办公厅第一秘书处当处长的那个,跟着我六七年了,小伙子素质不错,资历也够了,我也向杨书记打过招呼了,他也同意,给小肖提个副厅的位子。去年的时候,本来就可以通过了,但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上省委常委会的时候,没有他的名字,会后我一问,才知道周副书记有不同意见,认为他没有基层工作经验,要下去挂职锻炼一年。我想这也好,年轻人吗,多历练一下,有好处。我们这些人,不是在多个岗位上锻炼过,才进入组织上的视野吗!今年这一批,我希望他能顺利通过,具体位子,我就不要求了,你老弟看着办。只要上了副厅级就行,他才三十多岁,上了这个台阶,以后就看他自己了。我也老了,说不定两年后,就回北京了,所以今后还少不了,让你老弟关照。”

王一鸣看他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连忙表示说:“老哥,你放心吧,没问题,等秦大龙报上来名单的时候,我为你留意着,到时候我肯定会征求你的意见,一定要让你满意。”

刘放明看王一鸣这么给自己面子,自然很高兴,站了起来,说:“好,时间不早了,你也该吃中午饭了。中午还要休息一下。我们有时间再聊。”

说着站起来,转回身,就往外走。

王一鸣连忙快走几步,为他开了门。

刘放明迈开不紧不慢的步子,出来套间。

小龚和小方两个秘书,连忙结束谈话,站了起来,笑眯眯的看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