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小镇

在路上,和周围的乘客聊了一下,得知那个小镇离a大有十几公里远,不过那边的景色很美,是天然的疗养院,无论什么季节去都是很适合的。

到了那个小镇,下了车后,在周围逛了一下,发现这个小镇真是名不虚传,随便一个角度看去,都是人间胜景。

“可惜这里有些偏远,要不是这样的话,到这里来疗养也还是挺合适的。”夏小语说道。

萧罄鸣说:“这里还是挺不错的,不如我们到这边来买房子,偶尔来这边度假,好吗?”

夏小语想了想,说:“我们上学那么忙,哪有时间到这边度假?每次来还要打扫一番,多麻烦啊!”

萧罄鸣说:“可以买房子租出去,你又不是第一次当包租婆。”

夏小语笑嘻嘻地说:“我在你眼里就这形象?这里还没怎么开发起来,就算有商品房卖,买了房子也不知道租给谁呢。”

萧罄鸣说:“不如我们去打听一下这里有什么楼盘,要是合适的话就买下来,就当是投资算了。反正a股现在也不太好。”

夏小语说:“就算不好,偶尔也会有反弹。”

萧罄鸣说:“反弹通常都是逃命良机,我通常都不会满仓。我喜欢这里的景色,要是有合适的,这次我是打算买的。”

夏小语想了想,说:“那好吧,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问了一些人之后,两个人来到了一个楼盘,这个楼盘的位置很不错,夏小语一看,只觉眼前一亮,太值得投资了!

走过一个转角,他们看到了一条横幅,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买房送北京户口。

送户口?夏小语觉得很意外。在她看来,人在哪里工作,户口就自然而然地迁去了。

不过北京户口是很难得到的,对很多从外地来北京工作的人来说,有个北京户口,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子女读书,都是很便利的。

听了萧罄鸣的话,夏小语的心里感到有些暖,但是又有点不能确定,说:“是给你的吧?”

萧罄鸣剥开一粒开心果,塞进她的嘴里,说:“我奶奶知道我很少吃这类零食,这次特地把它们寄过来,不是给你的,还能是给谁的?”

夏小语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上次去你家没有买东西,是不是很不应该?”

萧罄鸣说:“我奶奶不在意这个,我们还是学生,不买也没什么。你后来不是送了她膏药吗?心意到了就可以了。她在电话里说了,你送给她的膏药很好用。”

夏小语听了,顿时松了口气,说:“能用得上就好。”她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要是再去看望他的爷爷奶奶的话,就买一些东西过去。

春节快到了,到处都是喜庆的气氛,很多地方都张灯结彩的。春节期间,不少外地来北京的人都回老家了,留在这里的外地人只剩不多的一部分,留下来的这部分人,还想趁着这次春节,做点小生意,打点小工什么的,能让收入更多一些。

可惜外面太冷了,除非必要,夏小语都不想出外。这一天,外面的雪停了,她被萧罄鸣拉出外面逛了一会儿,看到外面有卖糖炒栗子的,买了一包,在寒冷的冬季,吃着热乎乎的糖炒栗子,感觉很幸福。

看着那些在这么冷的天气还在外面做生意的人,夏小语感觉心里有点异样的感觉,他们很勇敢,为了生活,用勤劳的双手为周围的人带来温暖。

夏小语很敬佩这些人,不敢用“同情”一词,有的时候,同情对他们是一种亵渎。

就像她从来不喜欢给钱乞丐,怕会助长了他们的懒惰和人贩子的恶行。但是对于这些自食其力的小商小贩,就会尽力帮衬。

回到家里后,屋里暖洋洋的。夏小语脱下大衣和靴子等各种御寒装备,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雪景。

萧罄鸣在她身边坐下,轻搂住她,说道:“你喜欢在这里过春节还是喜欢回广东过春节?”

夏小语想了想,靠在他身边说:“只要有你在身边,在哪里过春节都是一样的。”

“去年我们没有去外面行大运,今年去吗?”萧罄鸣问道。去年春节也是在北京过,但是那天晚上谁都没有想起要去行大运。

夏小语摇了摇头,说:“这么冷的天气,还不如在家里睡觉。看来这个行大运只适合在广东进行。”

萧罄鸣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我们在家里走几圈意思一下就是了。”

“嗯!”夏小语忙不迭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