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晚会

写作要靠灵感,太不容易了!夏小语之前冒出那么一丝丝想投稿的念头,很快就消散了。

平时她喜欢记手账,在本子上记录下发生的一些事情和想法,基本上就是流水账,和那些故事性强的文,半点不沾边。

夏小语不喜欢刻意写文,一切还是随意为好。

某一天傍晚,夏小语突然来了灵感,写下了一篇叙事散文,认真修改后用蘸水笔在信纸上抄好,放进信封,信封上写着那个校园杂志的投稿地址,贴上邮票,等到镇上时寄出去。

夏小语并不认为自己重生了,就会有希望投稿成功,天赋这个东西是天生的,她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天赋。这次只是出现了灵感,自己不想错过便写下来,成与不成,随缘!

信寄出去后,夏小语就把它抛诸脑后了。

新的一批小兔子出生了,每天都要捉母兔喂四遍,还要抓紧时间看书算题读英语,有一点剩余的时间,又要用来做布艺品去卖。

很快,六一儿童节就要到来了,木阳小学要举行一个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晚会,每个班都要表演一个节目。

五(3)班的班主任问过班上同学的意见,便由往年跳舞的同学再次编舞,到时候在晚会上表演舞蹈节目。

林小燕也在舞蹈队当中,下课后,她问夏小语说:“小语,你要不要也参加舞蹈队呢?”

夏小语想了想,说:“还是算了,你们是放学后练舞的,我还要回家喂兔子呢!”

林小燕听了,就没再劝她了。

这一次的晚会,听说比往年更加热闹,六(2)班是男生跳舞,这在木阳小学可是头一次,过去可都是女生跳舞的。大家都期盼着这次的男生舞蹈。

到了举行晚会的那天晚上,夏小语吃过饭,很快就把家里的活都干完了。冲过凉后就往学校里去。

夏小语回到自己的班级,发现自己座位上的凳子没有了,就走到舞台前自己班的那个区域,看到黄丽丽和吕凤思坐在一起,坐的正是自己和黄丽丽的那张长木凳。

过了两天,张文杰把一本书递给夏小语,说:“那两道题恰巧就在这本书里,你看看!”

虽然看答案没什么成就感,但是算了这么多天,那两道题还是算不出来,就只能到书中寻找答案了。

夏小语翻开书,直接看解题方法,发现这两道题是用中学的知识来解答的。

范围广了,方法也就多了。人的思维,往往是自己给局限了。

看完后,夏小语就走到了张文杰的座位,把书还给了他,并道谢。

回到自己座位的路上,经过吕凤思的座位,听到她“哼”了一声。夏小语看都没看她。

班上的人都看得出来,吕凤思是喜欢张文杰的,平时夏小语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偶尔会和张文杰说两句话之外,都没什么交流。假如吕凤思会为了这个而记恨她的话,那也是她自寻苦恼。

解决了这两条题目,就不用惦记着以后还要到城里找书了,又省了一事。

随后的日子,还是像之前那样过,夏小语把高中的英语课本和那些英文杂志报纸都读过两三遍了,感觉自己的阅读速度比之前快了。

有时读过一段文字,夏小语会闭上眼睛,回忆它的大致内容,刚开始时,就像是水过鸭背不留痕迹,一点儿也回忆不起来。练习得多了,渐渐地就有了进步。

夏章喜寄过一封信过来,讲述了伯父家里的一些新发生的事情,说是她希望快点再见到夏小语。

她却不知道,夏小语已经打定主意,除非是红白喜事,否则是再也不去伯父家了。

当然,在回信里,夏小语没有这样说,只是讲述了自己的一些平常事。

某个赶集日,恰巧也是周日,夏小语到镇上去,看见有人摆摊卖旧书,就去那里寻找着。

没想到还真被夏小语找到了一些适合阅读的书,有英文报纸,是和之前夏小语买的那些不同时段的,还有几本英文原版书籍,一本是《简爱》,一本是《呼啸山庄》,一本是《荆棘鸟》,还有一本是《傲慢与偏见》。这些都买下来,本来摆摊的老板要收十八元,夏小语和他讲价,花了十元钱。这个老板收书是按斤收的,卖这个价也能赚不少。

买完这几本书,夏小语是再也不打算买英文旧书了,贪多嚼不烂,能把这些书吃透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