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就轮到夏小语了。那张三千元的定期存单,一年的利息是三百元,拿到这么高的利息,夏小语心里都有点不淡定了。
夏小语把活期存折的三百元取出来,再加上手里的一千九百元,都存了定期,得到了一张五千五百元的定期存单。
活期存折里也不是空的,活期利率虽然低,也是有利息的,整百的钱取了出来,里面还有零头。
夏小语把定期存单和活期存折放好,高利息带给自己的激动还没消退,就对奶奶说:“奶奶,我请你吃凉粉!”
奶奶笑着说:“好的,我的乖孙女请的,奶奶一定要去!”
祖孙两个人笑着找到了个卖凉粉的摊档,吃凉粉去了。
嘴里吃着凉粉,夏小语心里也在算着账。
上次寒假期间,自己存了两次一千元,得了两张一千元的定期存单,加起来就是两千元,那么现在自己一共就有七千五百元了。
在这个年代,自己也算是能自食其力了。再努力一些,将来读书的钱也不用愁了。小学的学杂费可以减免,初中以后的学杂费就不一定可以减免。
夏小语不打算上初中的时候还去申请减免学杂费,因为太难办到了。伯父是不会帮助自己的,这个是肯定的。夏小语不想为了减免学杂费这件事不停地周旋着。
现在夏小语这么勤奋学习,也是为了未来上学作打算,希望可以用实力换取免费读书的机会。
当然,夏小语是不敢肯定自己能成功的。所以,还是得赚些钱,万一自己的愿望不能达成,也可以自己负担学杂费和生活费。
夏小语对于上学这件事是非常执着的,她上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是为了让自己懂得更多。
事实上,上学并不能保证成功,也不能保证出人头地。但是,认真读书,懂得的知识多了,在人生的旅途中,就更加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方向。
这样想着,夏小语的心中愈发坚定起来。
吃完凉粉,夏小语给了钱,就和奶奶随意地在镇上逛了一会儿,买了自己要用的布艺品原料,还买了一些鱼和肉,祖孙两个人就回木阳村了。
每天晚上,夏小语一个人在家里睡觉,关紧了门,倒也不害怕。每天晚上都是七八点钟的时候就上床躺着了。
有时,在晚上七点钟的时候,林奶奶会走到夏小语里屋的窗下喊一声,见夏小语回应了,才放心回家看电视。
这个时候,村里有电视机的人家也多了起来,买的大都是黑白电视机,接的是天线。
上辈子,夏小语在小时候就很喜欢看电视剧,每天晚上都要在电视机前追剧。但是,工作后就再也不看了。
现在重生了,就更是不会去追剧了。
虽然自己家装了电线,家里有电灯和插座,但是自夏小语重生以来,极少用到它们。在夏小语的印象中,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才交一度电的电费。
这个时候的电费也贵,村里要一元五角钱一度电,对于此时的物价来说,用电可是很奢侈的。
除了电费不便宜,还经常停电,经常在晚上用电高峰的时候停电。停电的时候,追电视剧的人家,惦记着当晚的电视剧,心里就痒得不行。
为了对付停电,村里好多人家都常备着煤油灯。夏小语不喜欢用煤油灯,不但味道难闻,还容易弄脏手。于是就买了蜡烛备用,不过使用蜡烛相对比煤油灯,要贵不少。奶奶在离开前,还给自己准备了个新的手电筒,以备不时之需。
夏小语发现,在自己家里住,比在奶奶那边住,更容易安排时间。现在虽然每天要自己煮饭,但是,最起码不用在自己家和奶奶家往来那么多次了。母兔生了小兔子,照料起来也方便得多。假如是在自己家里住的话,多养几只母兔,也能轻松以对。
在暑假期间,夏小语和林小燕跟着林奶奶一起去了三次镇上,把做好的布艺品交了,也把布料和辅料买了回来。
夏小语不敢做太多布艺品,怕滞销,好在每次做出来的布艺品,九成以上都能卖出去。
与此同时,暑假里还卖了一次小兔子,是某次夏小语跟着林奶奶到镇上买布料时找到黄大叔,让黄大叔找时间上门收购的。
算了算手上赚到的钱,一共是六百多元,一个暑假收获这么多钱,夏小语的心里很满足。
开学前两天,奶奶回来了,夏小语很高兴。
奶奶给自己带了很多零食,有糖果,有饼干,还有话梅和各种点心。
奶奶拎了一大袋零食,送到林奶奶家里,以感谢她家对夏小语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