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养殖的书,夏小语就到旁边的书架看了看,这个书架都是服装制作和针织技术的书籍。
上辈子的夏小语,非常喜欢看这类书,因为上面有很多精美的图案。但是也只是看看而已,上辈子的夏小语既不会使用缝纫机,也不会裁剪,更是不会织毛衣,甚至连围巾也不曾织过。
这个年代,有相当一部分人家家里有缝纫机,买这些书的人也不少。除此之外,会针织的人也多,织毛衣、织围巾、甚至用钩针勾袜子、勾背包等等,对这方面有兴趣的人,就会来买这些书。
对于会针织的人,夏小语心里是敬佩的,羡慕的,但是现在确实没有多少兴趣去学。
至于裁剪,倒是可以学一学,但是,夏小语并不想买书,学会简单的裁剪就可以了,复杂的服装,没必要去学,这一类书籍很贵,也比较重,夏小语可不想买着背回去。
夏小语想了一下,不如干脆趁这几天在城里,到这边看书,然后把一些内容用纸和笔简单地记下来?
想好了这一点,夏小语就走开了。这一次的目标,就是关于学习类的书籍。
夏小语首先找到的是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类的书籍,在那里看了一下,找到了几本书。
夏小语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着,发现里面的大部分题型,自己借林如意的那本《数学奥林匹克》上都有,但是其中也有个别题型比较新颖。除了奥林匹克书籍,书架上也有华罗庚编写的数学书,夏小语也认真翻看过,也发现了一些新题型。她想把它们记下来,可惜手上没有纸和笔,就只能作罢了。
然后,夏小语又走到放置初中教辅类书籍的书架那边,找到了初中的数学竞赛类书籍,看到了几本这一类的书。
三堂哥给的初中书籍,自己都大略学习过了,数学还是仔细研究过的。
然而,这些初中的数学竞赛类书籍,夏小语仅仅能看懂一部分。
此时,夏小语深深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再想了一下,夏小语心中就释然了。
现在自己才读小学一年级,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可以努力。只要自己不放弃,也许能搬动这座大山。
照完哈哈镜,夏小语和夏章喜就往楼上走去,一走上二楼,就看到了卖发饰的柜台。
各式发夹,发圈,发箍,都做得很不错。不过,它们的价格也不便宜,一个蝴蝶发夹,要十元钱。就算是这么贵,也有人买,由此可见,无论在哪个年代,女人和小孩子的钱都是最好赚的。当然,也要是有钱的女人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才有可能买。
姑侄两个人挑选了一会儿发饰,什么也没买。
夏章喜家里有发箍和发圈,是过去逛商场时买的,现在再逛商场,没看到有什么新奇的发饰,就没买。
夏小语对于发饰之类的,向来要求不高,头发用发圈扎起来就可以了,自己就是做发圈卖的,更是不可能从这里买回去。
看完发饰,夏章喜就拉着夏小语来到了一个柜台。
夏小语一看柜台上面摆放着的商品,就笑了。
柜台上满是芭比娃娃套装。每个套装用一个大纸盒装着,里面有一个芭比娃娃、一两套衣服、炉灶、锅、锅铲、勺子和碗盘筷子等等。这完全就是过家家的一整套工具。
这些套装,有便宜的,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也有贵的,但是要十几二十元才能买到。便宜的套装,道具少,贵的,道具多。
上辈子,每到春节期间,夏小语和夏章喜两个人就会到这个柜台买这种套装,通常都是买最便宜的那种,然后玩过家家的游戏,把芭比娃娃的衣服换了又换,换的时候,把它的胳膊和腿拆下来又装上去,乐此不疲。
夏章喜还在挑选着芭比娃娃。再世为人,夏小语对这种玩具却再也提不起兴趣,就没有说买。夏章喜见夏小语不想买,再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这个柜台。
两个人再在整个商场逛了一会儿,也没买什么,这里适合小孩子看的柜台也不多。夏小语则是一心只想进书店看书。
从楼上走下到转角处,又照了一会儿哈哈镜,开心地笑过之后,就走下楼梯了。
走出商场,夏小语和夏章喜就往旁边的新华书店走去。
这个新华书店,是市里最大的书店。一走进书店,就看见旁边一排卖各种文具的柜台。
玻璃柜台里面摆放着各种办公文具,夏小语上辈子就在那里买过一张复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