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上学了

夏小语把这两条裙子用肥皂洗干净,在院子的太阳底下晾晒着。看着家中的一切,夏小语心中感觉非常满足,目前的生活,什么都不缺。

在要求高的人看来,夏小语的生活还是很清贫的,但是夏小语的要求不高,所以感觉幸福。

期望值再小一点,幸福感就更多一些。

盼望着,盼望着,上学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夏小语早上五点多钟起床,晨练,洗漱,浇灌菜园,喂过兔子,把家里收拾好,然后去奶奶家吃早饭。

吃完早饭,夏小语就把水壶装满温开水,放进帆布包的夹层,往村里的小学走去。奶奶说要送自己过来,夏小语说不用了,最后还是拗不过她,不过只让她送到能看到学校大门口的地方。

走到学校门口,就看见“木阳小学”四个红色的大字。能看到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上学,都是些低年级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都不用父母跟着来,早就自己过来了,在校园里玩耍着。

夏小语找到一年级的教室,发现一年级有三个班,不知道自己在哪一个班,夏小语就在旁边等着。

很快,来了三个女老师,其中一位个子高高的老师拿着一张纸,说:“一(1)班的同学,念到名字的过来。”

接下来她开始念,直至念完,夏小语都没听到自己的名字。

一(2)班是另外一个老师念,其中也没有自己的名字。

剩下一个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个子不高,像是刚毕业出来工作的样子,只见她也开始念了,很快就念到了夏小语的名字。

夏小语被分到了一(3)班,班里一共有五十八人,当大家都被安排坐在教室里时,刚才那个年轻的女教师就走上讲台,对大家说:“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教你们语文,你们可以叫我林老师。”

班里的学生很多都上过学前班,都坐得很端正,听着老师说话。

就要开学了,夏小语的心情一天比一天激动。

帆布背包早就用肥皂洗过,晒干。铅笔削好了三支,两支hb,一支2b,插在铅笔袋的笔槽中,铅笔袋中还有一块橡皮和一个转笔刀。

军用铝水壶用淘米水洗过,再用开水烫过,晾干放在帆布背包的夹层预备着。背包的另一个夹层放着一个小棉麻布袋和一张棉布手帕。棉麻布袋里放着两张草纸,棉布手帕是夏小语从布头中裁剪,然后用缝纫机锁边而制成的。

夏小语是个做事细致的人,喜欢把一切都准备好。带着草纸是预备自己如厕的时候用的。其实夏小语在这方面很有规律,每天早上都会到家门口不远处的鱼塘厕所去一趟,不是特殊情况,都不需要在学校上如厕。

现在是一九九零年,还可以买草纸,草纸的产量虽然不高,可是大部分人都不会使用,因为过去草纸是分配的,所以多数人家里用竹子做成一片片的厕筹,如厕使用。虽然现在草纸可以很方便就能买到,可是人们还是觉得厕筹不用花钱,没必要买草纸。还有一些人用稻草,家里有报纸的用报纸,还有的人撕下书或者本子的纸,用手揉着,直至纸张柔软再使用。

书包里,夏小语放了一个小小的笔记本,上面写着几道奥林匹克数学题目。

去上学,只是为了体验读书的幸福时光,小学课本的内容,夏小语不需要在上课的时候用心识记,那就每天带着几道数学题,在脑子里思考吧。

这两年,夏小语不间断地研究《数学奥林匹克》和《华罗庚数学》,大部分题目都了然于心,还是有一小部分题目还没学透。偏偏那一小部分还是最难的,有时候,一道难题,能思考几天时间。

夏小语学习有一个习惯,就是题目思考了三天还没做出来,才会看答案。一看题目就找答案,那就没意思了。

学习这类知识,不是勤奋就可以的,天赋非常重要,天赋达不到,努力得再久也爬不高,知识水平到达一个瓶颈后就会停顿。

夏小语知道自己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并不觉得自己是天才,所以,还是需要勤奋才能学更多的知识。

比如牛顿,上学上得晚,所有重要的成就都是三十岁之前达成的。他这种就是天才,他努力的时间并不多,却取得了其他人穷其毕生力量也无法取得的成就。

夏小语只知道,过好眼下的日子才是对的。自己也许爬不到最高处,尽力就对了。

此时是夏天,夏小语拥有的衣服鞋子也不多,之前不合身的都拆了,目前夏天的衣服只有一条连衣裙、一件短袖衬衣和一条裤子,鞋子是一双塑料凉鞋。衣服刚好够换,夏小语就没有急着买衣服,奶奶是个节俭的人,见自己还有衣服替换,也没有提出要给自己买新衣服。

夏小语并不认为,物品拥有得越多越幸福,东西够用就好,太多了是负担。

但是目前两套衣服,虽然能够替换,但是还是少了点,既然要上学了,就自己做两条连衣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