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摆摊

现在离学校开学还有几天时间,夏小语每天除了照料家里的鸡兔菜园,学习之余的时间做了不少发圈和铅笔袋。将近集市日,夏小语数了数,铅笔袋一共做了五十个,发圈做了三十个。夏小语是故意多做铅笔袋的,即将开学,铅笔袋也许会更好卖一些。

这一天,是开学前的最后一个集市日。夏小语和奶奶来到集市,感觉这次赶集的人群中,小孩子多了许多。

夏小语选了一条有几家文具店的街道,在街口的一个地方摆摊。过去人们都是在百货商店里买文具,如今卖文具的店铺多了,顾客渐渐地也分流了,毕竟这些店铺可以讲价,价格有时更加实惠,文具种类也更多一些。

夏小语和奶奶把一块塑料布铺在地上,还在上面铺一张夏小语做的拼接布,然后把铅笔袋和发圈放在上面,分类摆好。

要是换了上辈子的夏小语,在这个年纪,肯定是不敢开口吆喝的,重生回来的夏小语,虽然性格不会变得活泼开朗热情如火,但是毕竟见过不少世面,开口吆喝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见夏小语大声喊着:“卖铅笔袋,卖发圈了,好看实用还不贵……”

夏小语这一吆喝,很多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了,都是大人带着小孩过来的。

“呀!这个真好看!”一个小女孩拿起一个发圈,同时又被铅笔袋吸引了注意力,又拿起一个铅笔袋,拉开拉链查看着。

“铅笔袋里面有笔槽,可以固定铅笔,不会碰撞发出声音呢。”夏小语连忙指着里面的笔槽说道。

“多少钱?”那个女孩问。

“铅笔袋三元一个,发圈两元一个,一共五元。”夏小语回答。

“这么贵!能不能便宜一些?”那个小女孩的妈妈开口道。

夏小语做出为难的样子,说:“外面卖的发圈,要三元钱,还没这个好呢!”

“四元钱!”那个女孩的妈妈抛出了这个价格。

“好吧。”夏小语答应卖了。

接下来陆陆续续卖出了不少,有一些是没讲价就买了的,有一些是要少五毛钱才肯买下来。

夏小语数了数,一共卖出了三十五个铅笔袋,发圈卖出了二十二个。看了看太阳,时间差不多到中午了,夏小语和奶奶便准备收摊回家。

第二天,忙完家里的一切后,奶奶就带着夏小语又往镇上去了。

这一次,她们去的是布店。镇上有一条老街,都是裁缝铺,同时也卖布。

夏小语和奶奶一家一家店铺地逛着,最后停留在其中一家最大的店铺,这家店铺单是裁缝就有三个。店铺里面不但布料的种类多,颜色也多。

夏小语看见了一种红色的绒面布,这种布料摸起来柔软,假如制成发圈看起来也会很好看。

店里的售货员是个中年妇女,个子不高,穿着斯文,看起来很是和气。夏小语转向她,问道:“这种布料怎么卖?”

“三元一米。”售货员回答。

“有多宽?”夏小语问道。

“宽度是一米六。”售货员用手比划了一下。

夏小语想了一下,问:“能不能便宜一些?”

那个售货员说:“我们这里是最实惠的价格,不信你去别家问一下。三元一米,我们也只是赚一点小钱,不能再少了。”

夏小语又摸了一下那布料,说:“给我量一米吧。”

“好的。”售货员赶紧找来剪刀剪布料,不需要找尺子,柜台上面就画着一把尺子,一比就知道有多长了。

夏小语往四周看了一下,发现脚下有一大堆碎布头,不禁眼前一亮,手指着那布头,向售货员问道:“这些布头你们还要用吗?”

售货员看了一眼那些布头,说:“不要了,有谁想买就便宜点卖掉,定期还会有人上门全部收购的。”

等剪完手中的布,她又说:“你想要的话,就挑一些吧,一毛五一斤。”

夏小语心中大喜,连忙说:“那我就挑一些了。”

那个售货员还指着店铺里面的几个麻布袋,说:“那里还有,你可以进去挑一些。不过,挑完了,要把剩下的装回袋子里。”

“好的。”夏小语连忙蹲下挑选,奶奶也蹲下帮着选布料。

夏小语挑选的都是那些比较大块的、方正的布料,不方正的布料,就算再多块也裁不了几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