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动声色退后一步。
“翁主莫不是嫌这帕子脏么,可这……”卢三娘在阿妩跟前将帕子摊开。
她神情先是一怔,而后瞬间凝固,神色陡然大变。
卢三娘忽然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阿妩。
与此同时,蔺荀已然靠近。
卢三娘见状,连忙将手中帕子往身后一藏。可惜这般举动,岂能逃过蔺荀的眼睛?他冷声道:“藏了什么?拿出来。”
卢三娘的看了阿妩一眼,随后吞吐道:“并无,不过是我方法落了方帕子。”
阿妩心觉不对,看向卢三娘的眼底也带了几分厉色。
蔺荀一扬手,便有宦官上前将卢三娘手中的帕子扯过呈上。
他接过帕子,目光匆匆掠过,原本就极长的剑眉陡然拧住。
下一瞬,蔺荀眼一抬,端的是眸沉如霜,眼风含刀。
阿妩本身便是绝世美人,与王氏七娘王熙容并称洛阳双姝,风光无限。彼时王七娘已然订婚,名花有主,双姝便仅余阿妩一人。
阿妩正值豆蔻,才貌家世无不显赫,洛阳子弟争相欲求之为妇。
所以崇兴元年的这场夜宴上,所有儿郎都对阿妩赞不绝口。酒过三巡,席间儿郎无不称颂汝南王幼女华容翁主之美,表达对其向往与倾慕。
蔺荀当时涉世未深,并不知这些人所言大都是出于对汝南王与华容翁主的恭维之语。
他自知身份低微,故而心中虽存念想,却一直不敢高攀翁主。
可彼时他已官至高阳郡守,治理一方,再也不是那身份孤微,一无所有之辈。
此前,高阳当地颇有名望的郡望欲将其女下嫁于他,最后被他婉拒了。故此,他原也以为自己姑且算是入了这些世族的眼。直到后来才知,当年欲与他结亲的,不贵过是当地才兴盛三代的小族,与那些世代簪缨,处膏腴之地的豪门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蔺荀听着那些平日自诩雅致的君子,在席间以粗鄙露骨的话暗自对阿妩评头论足时,只觉愤懑难当,难受至极,他心中不爽,只一个劲儿的灌着自己酒,借此压下心中憋屈。
再看席间那些圆头肥脑,家中姬妾成群之辈,也开口向汝南王表达对华容翁主的向往之情,他便再也坐不住,陡然于席上站起。
当时他脑中只有一个想法,若他蔺荀此生幸得华容为妇,必将藏之爱之。
蔺荀起身之时,正是体内究竟酒意发作最猛之时。
首座的汝南王一脸诧异,“蔺府君可是有话要言?”
蔺荀陡然拿起桌岸上的银壶,胡乱一通又灌了一壶酒,待酒意上头,道:“某以为方才诸郎君所言甚是,华容翁主仙玉之资,才华斐然,此等佳人,乃世间罕有,汝南王好福气。”
汝南王时常听听闻世人对夸耀阿妩,早已不以为然。
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为人父母的听到旁人对子女的夸耀总是不嫌腻,汝南王府当即抚了抚胡须,正要笑答,又见蔺荀举着斟满酒的银盏对着他郑重道:“某自知身份低微,本不该开口贸然言语,但此乃某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汝南王感到不妙想要阻止时已来不及,只听蔺荀一字一顿,掷地有声道:“某对华容公主钦慕已久,此生若能有幸得华容为妇,吾愿倾尽所有,以重礼聘之,绝不再置姬妾,仅尊华容一人。”
此话落下,如惊雷炸响,原本交谈阵阵,杯盏相击的会场立时变得雅雀无声。
“吾之所言,字字肺腑,若有半分违背,”他咬了咬牙,举起右手郑重道:“天打雷轰,死不足惜。”
此为防盗章
卢三娘当即道:“翁主好大的派头,只是我为何听闻燕侯连碰你一根手指,都是不愿呢?”太后言燕侯对刘妩十分厌恶,连新婚之夜都未碰她,又怎会将她放在眼底?
言外之意,阿妩无非是虚张声势罢了。
她看向阿妩的眼中难掩厌色。
原本卢太后想将她许给蔺荀,借机拉拢,卢三娘听太后言此事本有希冀,熟料半途杀出个华容翁主,好不容易谈妥之事就这样黄了。
近来,总有人在背后谈议此事,实令她蒙羞。今日既有机会狠狠踩这刘妩一脚,她怎可放过?
阿妩眸光微沉,巧妙转移话题,笑道:“卢三娘子,你尚未成婚,不晓世事,方才那番无心之言,我自不与你一般见识。”
这话落下,卢三娘的脸当场色变。
卢三娘与阿妩同岁,甚至还虚长她三个月。
阿妩故意提谈婚事,无疑是暗讽她一把年纪还未成婚,故意踩她的痛处罢了。
事实上,卢三娘也曾与人订了亲的,只不过前几年战乱,未婚夫不幸死在战争当中,之后一直没有合适的,婚事便就此搁置了下来。
“刘妩,你——”卢三娘恨的咬牙切齿,竟一时找不出辩驳的话来。
阿妩暗笑。
她的确是变了,但骨子里的爪子一直都在,她不过是将之收入了爪鞘当中,这些人便个个都以为她是毫无攻击力的病猫了。
阿妩又道:“三娘子,好歹咱们也算旧识一场,你今婚事未定,实是难题,我听闻夫君麾下猛将甚多,人才辈出,三娘若有中意之人,只管差人知会与我,此等小忙,我必竭力相帮。”
卢三娘子被气得头冒青烟,声音都尖利了几分,“你,你说什么?!”燕侯麾下的武人,大都是武枪弄棒的寒门子弟,将她许配给他们,岂不是活生生的羞辱?
崔三娘上前,一手按住卢三娘肩膀,冷笑着帮腔,“翁主,三娘什么身份,那些武人又是什么?区区寒门贱籍,一群低贱之徒,岂能当得良配?”
“你此话,实在是辱人!”
崔三娘杏眼一横,趾高气扬,高高在上,一身绫罗豪奢,钗环富丽,隐隐之间,好似有淡淡珠光将她团绕,浑身上下都弥漫着贵气。
此刻她薄唇含讥,上扬的眉梢眼角写满了对所谓的武人,所谓的寒门的不屑。
阿妩不是瞎子,如何瞧不出这崔三娘是在借机指桑骂槐?讽她嫁了蔺荀。
她将崔三娘理所应当的模样收入眼底,忽而一怔,似有一盆凉水从头浇下,一股凉意凭空攀升,让她渐渐僵在了当场。
方才有一瞬间,她仿佛……仿佛从崔三娘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缩影。
不识大局,目光短浅,被自以为是身份和往昔繁华迷了眼,还沉溺于那一亩三分地的臆念之中。
阿妩忽觉胸闷,不由攥紧拳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羞愧。
她的父兄都是死在胡人手中,死在战争当中,在场之人,没有谁比她更痛恨战争。
阿妩以前不懂,可自从父兄亡后,她便由衷对那些上阵抗敌,痛杀胡人的将士打从心底敬佩。
若无他们,大魏不会有如今这般的安宁。
哪怕这只是暂时的安宁。
大敌当前时,哪有什么寒门世族之分敌人可不会管你是士族还是寒门,只要是汉人,他们手中的屠刀便会毫不犹豫的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