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048章:归家

掌珠 今十二 3470 字 2024-04-23

卢三娘忽然以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阿妩。

与此同时,蔺荀已然靠近。

卢三娘见状,连忙将手中帕子往身后一藏。可惜这般举动,岂能逃过蔺荀的眼睛?他冷声道:“藏了什么?拿出来。”

卢三娘的看了阿妩一眼,随后吞吐道:“并无,不过是我方法落了方帕子。”

阿妩心觉不对,看向卢三娘的眼底也带了几分厉色。

蔺荀一扬手,便有宦官上前将卢三娘手中的帕子扯过呈上。

他接过帕子,目光匆匆掠过,原本就极长的剑眉陡然拧住。

下一瞬,蔺荀眼一抬,端的是眸沉如霜,眼风含刀。

可不待她开口,卢三娘先便她一步,似窥见了不可告人的秘密,神色惶恐道:“燕侯恕罪!妾非有意拾得翁主的帕子。方才,妾不过匆匆扫了一眼,旁的,旁的一概不知。”她不出声还好,此番发声,言辞里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反倒愈发叫人想知晓那方帕子到底有何机密,竟叫她如此惶恐。

卢三娘暗暗敛神,心中有种说不出的畅快。

蔺荀环视一周,目光在卢太后身上微停了几息,唇角扯开一讥讽的笑,犹如实质的目光转而牢牢钉在卢三娘身上,“你怕什么吗?不过是阿妩写给我的情诗,瞧见便瞧见了,不过闺房之乐,何须如此惊慌?”

闺房……闺房之乐?!

卢三娘闻言难以置信的瞪大眼。

阿妩亦甚是惊讶。

什么闺房之乐!那手帕上落款之处,白纸黑字地写着临渊二字,怎可能是燕侯写给刘妩的?

王三郎王邈,字临渊。

寻常儿郎若遇此事,如何忍得?遑论燕侯这等手握权柄之人。

卢太后此计,本意是为了增加二人之间的矛盾,可万万未料,事已至此,他竟还帮着刘妩辩白!

卢三娘摇头,犹不死心,“可,可这上头所书,分明为——”

“分明为何?”

卢三娘的话被蔺荀一个锐利如钩的眼刀给冻在了喉中。

蔺荀眼神阴沉,唇边却扯出冷笑,再次重复道:“分明为何?”他的威压沉重如山,无形地压在卢三娘身上,犹如实质,几乎逼得她齿关错位,差点说不出话来。

卢三娘垂眸,齿关微颤,早已忘了卢太后所谓的吩咐,僵着答道:“为,为燕侯同……同华容翁主的的闺房之乐。”

不知不觉,阿妩后背已泛出些细汗,闻卢三娘此言,不由微松口气,然她的心还未完全放下,就觉手腕一紧,手被人强制抬起,将掌往外翻了去。

蔺荀眸光落在阿妩原本白嫩,此时被磨得翻了的手腕上,眸光陡然一厉,神色比先前还要阴沉。

卢三娘被他看得心中发毛,惶恐不已,下意识抬头去看卢太后,未料卢太后微微垂眸,竟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你推的?”

听到他话中森寒,卢三娘只觉不寒而栗,手脚发软,立时扑通一声跪下,匍匐求饶:“燕侯恕罪,妾,妾不过一时失手,同翁主顽耍时失了分寸,才致使翁主不慎跌倒。”

此为防盗章近来,总有人在背后谈议此事,实令她蒙羞。今日既有机会狠狠踩这刘妩一脚,她怎可放过?

阿妩眸光微沉,巧妙转移话题,笑道:“卢三娘子,你尚未成婚,不晓世事,方才那番无心之言,我自不与你一般见识。”

这话落下,卢三娘的脸当场色变。

卢三娘与阿妩同岁,甚至还虚长她三个月。

阿妩故意提谈婚事,无疑是暗讽她一把年纪还未成婚,故意踩她的痛处罢了。

事实上,卢三娘也曾与人订了亲的,只不过前几年战乱,未婚夫不幸死在战争当中,之后一直没有合适的,婚事便就此搁置了下来。

“刘妩,你——”卢三娘恨的咬牙切齿,竟一时找不出辩驳的话来。

阿妩暗笑。

她的确是变了,但骨子里的爪子一直都在,她不过是将之收入了爪鞘当中,这些人便个个都以为她是毫无攻击力的病猫了。

阿妩又道:“三娘子,好歹咱们也算旧识一场,你今婚事未定,实是难题,我听闻夫君麾下猛将甚多,人才辈出,三娘若有中意之人,只管差人知会与我,此等小忙,我必竭力相帮。”

卢三娘子被气得头冒青烟,声音都尖利了几分,“你,你说什么?!”燕侯麾下的武人,大都是武枪弄棒的寒门子弟,将她许配给他们,岂不是活生生的羞辱?

崔三娘上前,一手按住卢三娘肩膀,冷笑着帮腔,“翁主,三娘什么身份,那些武人又是什么?区区寒门贱籍,一群低贱之徒,岂能当得良配?”

“你此话,实在是辱人!”

崔三娘杏眼一横,趾高气扬,高高在上,一身绫罗豪奢,钗环富丽,隐隐之间,好似有淡淡珠光将她团绕,浑身上下都弥漫着贵气。

此刻她薄唇含讥,上扬的眉梢眼角写满了对所谓的武人,所谓的寒门的不屑。

阿妩不是瞎子,如何瞧不出这崔三娘是在借机指桑骂槐?讽她嫁了蔺荀。

她将崔三娘理所应当的模样收入眼底,忽而一怔,似有一盆凉水从头浇下,一股凉意凭空攀升,让她渐渐僵在了当场。

方才有一瞬间,她仿佛……仿佛从崔三娘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缩影。

不识大局,目光短浅,被自以为是身份和往昔繁华迷了眼,还沉溺于那一亩三分地的臆念之中。

阿妩忽觉胸闷,不由攥紧拳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羞愧。

她的父兄都是死在胡人手中,死在战争当中,在场之人,没有谁比她更痛恨战争。

阿妩以前不懂,可自从父兄亡后,她便由衷对那些上阵抗敌,痛杀胡人的将士打从心底敬佩。

若无他们,大魏不会有如今这般的安宁。

哪怕这只是暂时的安宁。

大敌当前时,哪有什么寒门世族之分敌人可不会管你是士族还是寒门,只要是汉人,他们手中的屠刀便会毫不犹豫的挥下。

同样的,上阵痛杀敌寇之时,又哪有什么身份高低贵贱之分?

唯有前方的将士们不断坚守,以身相抗,才能为后方城池的百姓妇孺,换得一夕安宁安稳。

故而,阿妩很敬佩那些将士们。

只是她却忽视了一个问题……论杀敌最多,功劳最大,除当今燕侯之外不做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