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对他说打人是错误的,但知错能改还是好同志。局里准备搞一次执法整顿,希望把他当成一个典型,希望他配合一下。春水特意说,这不会扣工资,不会扣奖金,如果他能配合,也算是对局里工作的支持。
李永昌不肯。他说又不是他一人干的,凭什么拿他开刀。看来他是个明白人,糊弄不过去。
春水说队里的同志都说他打人最凶,这典型就是抓最严重的。如果他不配合,那就别怪局里对他不客气了,不但坏典型逃不掉,还会扣工资资金,甚至还会除名。
这下把他吓得不轻。他权衡利弊,知道这一劫逃不掉。如果真如春水说得那样,倒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他勉强同意了。
春水让小江写好材料,然后把情况向魏局长作了汇报。魏局长对春水的作法十分肯定,这种暴力执法如果不加以遏制,必定会给局里抹黑。
回来后,春水又叫来刘二,把他的整顿计划与魏局长的批示向刘二传达了。刘二听说整顿城管队,有些不乐意,碍于魏局长的面子,没有反对,只是问怎么整顿呀。春水说首先要召开大会,让大家提高执法水平,舍弃暴力执法,从思想认识上得到提高。其次会对伤人事件作出处理。
刘二听说要处理伤人事件,紧张了,问怎么处理。春水让他放心,只会处理表现最差的。这个人就是李永昌。他还让刘二做好对李永昌的安抚工作。
看着刘二走出办公室,春水如释重负,这个棘手的事终于得到解决了。他见小江还坐在电脑前打着材料,就走到她身边,让她休息下,不用那么辛苦。还说这次事件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多亏了她了。小江停止了手头的事,抬起头问春水:“局长,那你怎么谢我呀?”“你想我怎么谢你呀?”春水反问。她想了想,说:“请我吃饭吧。”说完,她妩媚地一笑,一脸的娇羞。春水爽快的答应了。有了她,春水的工作才那么顺利,他真心地想感谢感谢。
下班了,春水与她有了默契,人家问怎么还不下班呀,他(她)们说有点事需要再忙会。等大家走完了,他(们)才一起出了办公大楼。小江想回去换衣服,说这身不太好看,春水没让她走,他觉得挺好看的,再说跑来跑去,累人。他开着车,想着不如让她去买套衣服,他买单也无所谓。他以后的工作还需要她的帮忙。送她一套衣服,会换来她的全心付出。
当车停在商场门口时,她诧异了,问他要买什么吗。他说是买衣服。她没反应过来,春水让她进去随便挑,他买单,算是对她努力工作的奖励。她的诧异变成感动了,手掩着口说不出话来。他让她赶紧去,别磨磨蹭蹭的。领导的话还是很管用的,她踩着高跟鞋扭着细腰一路小跑进了商场,春水在门口等着她。她是得力助手,春水在城管局的工作开展顺利,没有出什么差错,多亏了她。这一点,春水十分清楚。虽然在级别上,他是她的上级,但春水把她当朋友,当良师益友,真诚相待,细致关怀。她哪曾得过这样的真诚,感恩戴德自然免不了。
孩子可以让男人更加有责任感。春水明白了嫂子的一番苦心。
同时,他也必须面对一个问题:怎么样与孩子相处。在他与孩子之间,横着一个人,他就是钟洪。
这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嫂子说了,如果遇到问题,无法解决,就暂时地放一放,不去管它。
如果这个问题纯属他的私人问题的话,那么怎么样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那就是人人必须面对的公共问题了。
市里这几年的污染越来越厉害了,空气污浊,水流发出恶臭,虽然一些有识之士一再发出呼吁,希望有关方面能切实地负起责任来,解决这些问题。但问题的根源在化工厂,根源不除,其它的什么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这个公共问题目前来看也解决不了。
春水想,他必须做些什么,解决这个问题。化工厂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他的村子里,逼迫他离开村子。
他进入官场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官场的声色让他失去了初衷。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这是他在开会时经常说起的一句话,如今他对自己说,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的指南。
个人的恩怨比起这个大问题,算得了什么呢。做了官,他才明白,人要胸怀开阔,不要只想到个人的好处,才能走得正,走得远。他在烟草专卖局时的一些上司,只想到给自己谋私利,最终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想到这些,他似乎对于未来有了一个明晰的规划。嫂子的一个举动,引起他热烈的回响。
他感谢嫂子无言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