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筑基后人老得更缓慢,像汪师兄,他年近五十了,看着却还像三十来岁的模样,
易寒很久不泡温泉了,不敢泡得太久,因此率先起身,骆池跟在他身后一起。
俩人进屋子里换衣服,然后就走出泉林透气。
耳边听着里面的笑闹,骆池叹道:“还是山里的岁月宁静好过呀。”
“山下不是更精彩?”
骆池含笑点头,“各有各的好处吧,像我这样不能无缘道途,自然还是在山下拼搏一番才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
易寒去屋里拿出一盘水果,笑着递给他,“我听师父说骆顷入道了。”
“说起来得多谢林道友,若不是她大度,再过几年,小顷也要和我一样了。”
“师兄可以亲去凌峰园里和她道谢。”
“会去的,”骆池笑了笑,回身看了一眼身后的泉林,淡淡地道:“本以为山中宁静,人心也会静下来,可今日看,你曾师兄倒是越发左性了。”
易寒惊诧的看向他。
骆池就迎着他的目光笑道:“你跟他年纪差得多,又早早下山,很多事恐怕不知道吧?”
他笑了笑道:“不过那些事你也不必知道,你以后小心点就是,你曾师兄这人也没多大坏心,就是心性有些不平而已。”
“骆师兄怎么会这样说?”
骆池是有私心的,他儿子入道了,那肯定得找个师父带着,他爹不错,可他爹嫌弃小顷太活泼,他也怕爷孙俩处不来,因此想给儿子另外找个师父。
筑基期里最合适的就是汪师兄和易寒。
这一辈里天资最出众的也是这俩人。
汪师兄那是一根筋儿,这一辈子所有的智商都用在了修炼上,品性也是没得说,可骆池总觉得儿子交给他,若干年后他能收获的也只是一个儿子而已。
其实骆池还是想儿子娶妻生子的,所以思来想去,易寒可能更合适一些。
加上这次儿子能入道也是借了他的福,所以骆池便为这个师弟更着想起来。
逸门有多个泉林,盖因这片山中有个小火山群,至今未喷发过,地热能力也一般,可给大家泡泡澡还是很不错的。
而他们所在的这座山又峰高寒重,峰顶的雪有时要到夏季才可能化尽。
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热泉冷泉皆有。
山上的孩子从会爬开始就会被父母带到泉林泡澡,有时候家里为了省木柴,到了洗漱时间就去泉林。
易寒一直觉得,他们不是为了节省木柴,而是就因为懒。
这种懒,尤其深刻的刻印在一群单身汉的骨子里,所以烧水沐浴什么的是不存在的,泉林是最好的去处。
易寒是同辈中年纪最小的,倒不是他入门早,门派里除了个别是外收的弟子,大多都是自产自销,修士的后代。
易寒是六岁才上的山,这些师兄却是一出生就在门里。
因此除了正儿八经的拜师外,其他人都是照着修为来叫的。
如果曾远不是正式拜曾师姑为师,他以前见到易寒是要叫师叔的。
因为他是练气,而易寒已经筑基。
修真界讲修为,但更讲究辈分。
所以易寒拜他太舅公为师,平时就要叫师父,曾远拜他太姑奶奶为师,就要管她叫师父。
而他们也不再以修为论排行,而是以辈分算。
一群人跳下泉林,易寒在其中最为显目,因为他最黑。
一群常年生活在山里,除了种种药材,伺候些庄稼外就是关在屋里打坐修炼或在崖上练剑,能有多黑?
加上温泉泡着,功法滋润着,他们每个人都很白。
骆池不是修者,但他也是在山上长大的,和伙伴们的感情不错,所以他游到易寒身边,“易师弟,你可得好好养养了,现在可不太流行古铜色,女孩子还是更喜欢又白又斯文的男生。”
“咦,易师弟有心仪的人了?”汪师兄扑腾过来问,“长什么样,是凡人,还是和我们一样是修者?”
骆池虽然没见到林清婉,也没资格去大堂,可他却消息灵通得很,只是半个时辰不到易寒一路照顾林清婉的事就传遍了逸门,自然也传到了他耳中。
他可是人精,一听就知道有戏,所以才游过来的,一方是打探,一方则是劝告。
是在是逸门的发展很困难,如今的新生代几乎都是从山下他们这些归凡的后代里挑选,山上的师兄弟们,十个有九个是光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