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一年的a11bionic堪称性能怪兽。
a11采用台积电当时最先进的10nm工艺制程,拥有43亿个晶体管,采用六核心的设计,大核性能相比a10提升25%,4颗小核相较a10提升70%,多性能处理提升75%;搭载的gpu是水果自研的三核心gpu,性能较a10性能提升30%,而功耗则降低了50%,此外,a11首次搭载神经网络引擎,采用双核设计,每秒运算次数高达6000亿次,主要胜任机器学习任务,能够识别人物,地点和物体,最典型的应用便是其首次推出的faceid及其衍生功能动画表情。
a11之于水果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其是水果当时自主程度最高的一代a系列处理器,当中包括自研cpu,自研gpu,自研isp,自研解码器等等,当然还包括神经网络引擎,从那一年开始,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把ai运算能力当做宣发ppt的主打页面,ai时代就此开启。
这是水果的牛哔之处,是资本和科技的完美融合。
而另一个此方代表,不是别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高通。
高通的第一份合同是和米方签订的cdma技术研究项目。但这并非唯一的侧重。在1988年,高通发布了基于ominitracs卫星的数据通讯系统,来确保卡车公司能够追踪和监控自己的车队。但是,真正确立了高通发展方向的是他们在1989年向50家无线产业领导者所进行的cdma展示。
在1993年,高通得以通过cdma来展示自己的数据服务,这也为更好的移动网络连接扫清了道路。米国电信工业协会采纳了cdma这种蜂窝网络标准,高通也很快开始向合作伙伴们供应网络基础设施和芯片,并对自己的技术进行授权。到了1999年,国际电信联盟把cdma选作是3g背后的技术。
1998年,世界首款cdma智能手机降生,那就是高通和palm联合开发的pdq。这款设备基本上就是将palmpilot和手机整合在了一起,它不仅块头很大,同时价格不菲。但具备互联网功能的手机就此开始崛起。高通非常善于设计、制作和销售集成芯片,他们同时也会为手机和无线网络提供软件服务。广博的研究让高通积累了大量的专利,他们也从其他公司那里获取到了更多——最近,高通又从惠普那里购买了一个专利组合。创新硬件和软件的销售,再加上专利授权的收益,这些都维持了高通非常健康的状态。
在2000年,高通在自己的多媒体cdma芯片和系统软件当中集成了gps,这也就把gps和互联网、mp3和蓝牙功能结合在了一起。在随后的几年里,高通的芯片又获得了更多的能力,包括大幅增长的处理性能和改良的电源管理。这也确保了他们在2007年成为世界领先的移动芯片提供商。
高通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在2007年年末推出了骁龙芯片平台。该系列芯片也把手机的功能、性能和节能性带到了新的水平。
高通还和htc合作,为世界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2008年10月问世的t-mobileg1——制作了处理芯片。虽然骁龙系列还兼顾了黑莓、windowsmobile和windowsphone设备,但它们真正的成功来自于android平台。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大厂都采用了骁龙芯片,包括三星、索尼、lg、摩托罗拉等等。
高通想做的还不止于此。他们还想要提供智能手机当中的所有通讯部件。他们的rf360解决方案打算以较小的身材来支持尽可能多的lte频段,同时把功耗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这在未来将会造就真正的世界手机。
高通、水果,这两者,就是周方远的远方科技下一步的目标。
电池方面,远方科技不准备入行,毕竟国内有个比亚迪,远方集团就不和它抢饭碗了。但除了电池,系统方面和屏幕方面,现在远方科技都是一家独大,下一步就是芯片了,作为智能手机真正的心脏,周方远不可能看着水果和高通专美于前,虽然国内也有做芯片的,但速度慢,成果也不算大,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成功,但总要试一试吧?:,,,